-
低碳綠色冶煉 推動鎂行業高質量發展
2021/12/8 15:10:59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隨著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深入,“雙碳”目標實施對工業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貿易戰、新冠肺炎疫情等突發事件時有發生,有色金隨著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深入,“雙碳”目標實施對工業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貿易戰、新冠肺炎疫情等突發事件時有發生,有色金屬行業發展環境經歷深刻變化,鎂行業的發展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變化,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我國鎂產業穩健發展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
原鎂產量穩步增長
據統計,2020年,全球原鎂產量112萬噸,我國原鎂產量96.1萬噸,約占全球總產量的86%。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深入,我國原鎂生產逐步向能源優勢地區轉移,并呈區域化、集群化的特點。目前,陜西省榆林市、山西省運城市是我國原鎂主要供應基地。2020年,上述地區原鎂產量80.6萬噸,約占全國總產量的83.8%。
原鎂消費增長 出口下降
我國是全球的原鎂消費國,鎂作為實際應用的最輕結構材料,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期,我國鎂消費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年均增長率約為9%。雖然總體保持增長態勢,但時有徘徊,且總量仍不足20萬噸,加工應用的拓展將是未來鎂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據統計,2020年,我國原鎂消費量為54.13萬噸,相比于2017年的41.75萬噸增長了30%;其中,加工材應用為15.57萬噸,相比于2017年的14.19萬噸增長了10%,但比2019年還略有下降。
隨著應用的開拓,國內消費的增長,我國鎂產品出口呈下降趨勢,出口依存度顯著下降。據統計,2020年我國鎂產品出口39.38萬噸,相比2017年的46.02萬噸下降了14.4%,出口依存度也從2017年的50.4%下降到41%。
國家支持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系列產業政策、行業規劃、指導文件等,鎂產業得到了重點關注和支持。
2020年4月,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年度評估報告2019》,根據該汽車技術路線圖,將大力推進鎂合金材料在中國汽車上的應用,單車用鎂量的具體的目標是:2020年達到15kg,2025年達到25kg,2030年達到45kg。
2020年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新能源汽車輕量化可以使電池維持更久的續航里程,鎂在輕量化方面的優勢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更多可能。
應用拓展各領域取得新進展
在交通運輸領域,鎂合金實現批量化應用。浙江萬豐鎂瑞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型薄壁鎂合金件、儀表盤骨架等已在蔚來等多個新能源車型實現批量供貨。浙江萬豐奧威汽輪股份有限公司德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鍛造鎂合金汽車輪轂在改裝車小規模應用,并有望在整車上批量應用。上海交大、東風汽車與天正模具有限公司共同參與的鎂合金副車架項目已研制成功,為下一步真正應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聞喜銀光集團研制鎂合金精密擠壓型材已成功列裝160余輛高鐵車輛,同時,該公司“結構功能一體化鎂合金及擠壓成形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重慶市技術發明一等獎,對推進軌道交通輕量化,拓展鎂合金在軌道交通領域的應用有重大意義。
在航空航天領域,鎂合金應用進一步拓展。上海輕合金精密成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應用新型高性能輕質鎂稀土合金材料,研制成功了直升機的關鍵復雜承力部件,填補了我國新一代直升機用高強耐熱鎂合金材料空白,減重30%以上。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制的高強鎂合金慣組支架于應用于運載火箭。鄭州輕研自主研制的超輕鎂鋰合金產品成功助力長十一火箭、長征六號、長征八號運載火箭,圓滿完成發射任務,實現了高達45%減重效果,大大提高了衛星自身的有效載荷量。西安交大與西安四方超輕材料有限公司共同開發新型鎂鋰合金應用于天問一號探測器。
在醫用領域,鎂合金應用進入新階段。上海交大等單位承擔的863計劃課題“新型可控降解骨修復用鎂合金材料研發”通過技術驗收,使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降解骨修復用高性能鎂合金材料實現了體內“均勻可控降解”,并實現了規模化生產和供應。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可降解鎂骨內固定螺釘正式獲得歐盟CE認證。
產業集群凸顯行業骨干浮現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深化,我國形成了以陜西府谷、山西聞喜為中心的鎂冶煉產業集群,并成為全球最為重要鎂冶煉基地。同時,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沉淀,我國鎂產業也孕育出多個具有明顯特點的行業領軍企業。
聞喜銀光鎂業股份有限公司以冶煉為基礎,致力向下游延伸,構建從冶煉-加工-應用完整產業鏈,是國內鎂深加工門類最為齊全的單體企業。
浙江萬豐奧威汽輪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收購加拿大鎂瑞丁之后,實現了很好的融合發展,已成為全球最為重要的汽車行業鎂合金供應商。
南京云海特種金屬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引進投資者、兼并等多種方式,實力和行業影響力顯著增強。2018年,云海金屬用轉讓股份的方式引進國內大型國企——中國寶武參股;2019年,云海金屬出資2.35億元收購重慶博奧鎂鋁金屬制造有限公司100%股權,提升云海金屬整體實力,完善深加工領域布局。
行業規模偏小抵御風險能力較弱
近年來,我國鎂產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行業實力得到有效壯大。但鎂產業是新興產業,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存在不少問題和較多不足。
最為顯著的問題還是我國鎂產業總體還偏小,全球鎂消費規模仍在100萬噸左右徘徊,這與鎂材料優異特性極不相稱。規模小帶來的問題之一就是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差,價格容易大起大落,2008年價格暴漲暴跌還歷歷在目,2021年價格的波動更是前所未有,鎂價從年初的1.4萬元/噸一直狂漲到歷史最高價7萬元/噸,上漲幅度超過500%。更為嚴重的是,9月份以后,價格單月漲幅超過3萬元/噸,日最大漲幅接近2萬元/噸,雖然狂漲原因主要是原材料價格上漲和能耗雙控政策府谷地區全面停產所導致的,但是對行業傷害是難以估量的。因此,鎂行業還須發展壯大,同時,要引入期貨等工具合理規避市場風險。
未來,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環境,鎂行業要以“綠色冶煉、提高性能、擴大應用”為工作重心,持續推動鎂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綠色冶煉,一要充分適應碳達峰碳中和總體要求,對現有冶煉技術進行技術升級,提高機械化、自動化水平,徹底改善工況條件,創造條件實現智能化,合理處置廢渣實現減量化、資源化;二要審慎遴選新技術進行中試和產業化,推動鎂冶煉技術的革新。擴大應用,徹底脫離在100萬噸規模徘徊的格局。一要培育并建立研發中心,推動關鍵技術的孵化和產業化;二要突出重點,抓好重點產品,以點帶面實現突破;三要發揮骨干企業的帶頭作用,培育發展產業基地,實現行業的集群化發展。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