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氣危機正蔓延到石油市場
2021/11/3 15:09: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國際能源署(IEA)日前表示,歐洲和亞洲的天然氣短缺正推高石油需求,這將加大原油市場的供應缺口。油價已飆升至每桶80美元以上,是3年來的最高水平。交易商預計,創紀錄的氣價將國際能源署(IEA)日前表示,歐洲和亞洲的天然氣短缺正推高石油需求,這將加大原油市場的供應缺口。油價已飆升至每桶80美元以上,是3年來的最高水平。交易商預計,創紀錄的氣價將刺激其他燃料的消費,尤其是發電燃料。國際能源署近日表示,這種情況已經發生,未來6個月平均每日可能增加約50萬桶石油消耗量。
國際能源署表示,“全球經濟復蘇加劇了天然氣、液化天然氣(LNG)和煤炭供應的嚴重短缺,引發能源價格急劇上漲。8月的數據已表明,一些國家的發電廠對燃料油、原油和中間餾分油出現了不合‘時宜’的高需求”。
國際能源署最新分析顯示,天然氣嚴重短缺正波及其他能源市場。這場危機可能打亂歐佩克+逐步恢復備用產量的計劃,并抑制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和推高通脹。
國際能源署將今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增長預期上調30萬桶,至550萬桶,并將2022年的日均需求預期小幅上調至330萬桶。該機構表示,油氣轉換的影響將出現在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
天然氣危機并不完全是對石油消費的正面影響。國際能源署表示,“能源價格上漲增加了通脹壓力,再加上停電,可能導致工業活動減少,經濟復蘇放緩”。
國際能源署指出,“雖然主要石油消費國呼吁更大幅度的增產,歐佩克+仍堅持將石油日產量提高40萬桶的計劃”。
歐佩克+沒有任何偏離目前增產計劃的跡象。近期,沙特能源部部長薩勒曼重申了對逐步恢復備用供應的承諾。他說,“席卷其他能源市場的危機表明,歐佩克+在監管石油方面做得很好”。
國際能源署稱,由于歐佩克+繼續縮小減產規模,且美國石油產量從颶風“艾達”造成的破壞中恢復,全球石油日產量9月至年底將增加約270萬桶。即使增加了這些供應,在今年剩余時間市場仍將出現約70萬桶/日的供應缺口,直到2022年初才會恢復供應過剩。(李雪)
轉自:中國石化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