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年考”成績優異 國家高新區有“幾板斧”
2021/10/19 10:12:0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今年1-6月,中關村示范區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總收入38513.1億元,同比增長31.2%;成都高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93.1億元,同比增長13.6%;杭州高新區(濱江)實今年1-6月,中關村示范區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總收入38513.1億元,同比增長31.2%;成都高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93.1億元,同比增長13.6%;杭州高新區(濱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40.7億元,同比增長13.9%;合肥高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18.3億元,同比增長19.3%……
中關村、成都、杭州、合肥等國家高新區日前公布的“半年考”成績單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家高新區經濟運行整體呈現“穩中加固、穩中提質、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經濟總量實現時間任務“雙過半”的小目標。
看數據 數據會說話
上半年,中關村示范區率先發布國內首個自主可控區塊鏈軟硬件技術體系“長安鏈”,打造“食品安全鏈”、電子印章等200余個應用場景;設立國內首個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14家企業、近百輛測試車安全測試里程突破300萬公里……
歐林生物、康諾亞等生物醫藥企業相繼上市,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首家醫院成都京東方醫院開診……上半年,成都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同步穩定增長,規模以上生物制造業增長13.2%。
“這種穩中向好的態勢,可以說實現了'十四五'的良好開局!敝袊茖W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中國高新區研究中心主任劉會武表示,國家高新區規上工業增加值等主要指標在總量和增速上大多領先于所在地市,充分體現了國家高新區經濟韌性大、后勁足的特點。
“看到這樣的成績單,并不意外!北本┦虚L城企業戰略研究所所長王德祿說,國家高新區是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多年來一直是區域經濟的增長極。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特殊背景下,國家高新區表現亮眼,成為疫后經濟發展當之無愧的生力軍。
抓亮點 高質量成色十足
數據指標“增增增”背后,是高質量發展激發新動能的亮點和底色?傮w來看,新經濟持續引領、高成長企業大量涌現、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是上半年國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三大突出特點。
新經濟持續引領。國家高新區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實現快速發展,新動能持續壯大。成都高新區上半年新經濟屬性規上企業營收544.7億元,增速達38.8%;廈門火炬高新區上半年規上工業總產值中,數字經濟企業占比高達91.8%。
“新經濟正在國家高新區實現全面爆發和引領發展。”王德祿說。
高成長企業大量涌現。上半年,國家高新區在新注冊企業、獲得風險投資企業、獨角獸企業、科創板上市企業等企業主體數量上大幅增加,突出反映了新經濟、新動能在實現快速發展。王德祿表示,長城戰略咨詢發布的2021年中國潛在獨角獸報告顯示,半數以上的潛在獨角獸位于國家高新區。如,蘇州工業園擁有潛在獨角獸企業36家、科創板上市企業9家;成都高新區擁有潛在獨角獸企業12家、科創板上市企業6家。
“作為創新創業主體的科技企業增長迅速,尤其是高成長及上市企業成為這一輪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劉會武分析說。
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從行動上看,重慶高新區大力建設一流的西部(重慶)科學城;西安高新區提出率先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硬科技創新示范區;成都高新區啟動新型研發機構“岷山行動”計劃,未來5年將投入300億元建設50個新型研發機構……
“國家高新區堅持科技自立自強,通過增加研發投入、建設科學城科技城、支持新型研發機構等方式,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蓖醯碌撛u價說。
談經驗 實干是硬道理
成績是一點一點干出來的。仔細研究,每一個國家高新區都有一本因地制宜的高質量“發展經”。
“我們始終把企業服務放在首位,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聚焦產業鏈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大力精準招引,同時深耕產業培育,以最優服務助推科技型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背啥几咝聟^相關負責人總結說。
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均保持兩位數增長,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7%……廈門火炬高新區負責人總結的經驗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聚焦實體產業強鏈補鏈,狠抓龍頭項目攻堅;盯住關鍵,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培育發展未來產業、數字經濟,夯實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
杭州高新區(濱江)在科創板上市企業數量占到浙江省總數的近35%,成為創新鏈產業鏈聯動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范例。杭州高新區(濱江)主要負責人道出其中關鍵:“我們在新發展格局中加強創新鏈和產業鏈對接,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實現共同富裕打下堅實基礎!
株洲高新區負責人說,注重修煉“繡花”功夫是制勝的“大招”。株洲高新區堅持產業強區、突出創新引領、深化改革開放,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和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迸發出了磅礴的奮進力量。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1.7億元,同比增長13.7%,
研究一份份“半年考”成績單,劉會武總結認為,成績亮眼主要得益于兩方面:一方面,國家高新區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培育和發展新興產業的重要策源地,國內創新資源最集中的功能區,儲備了優質的本土科技人才和科技企業;另一方面,國家高新區是新時代改革探索的先行區,在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體制機制方面持續進行改革創新,是國內最具創新創業活力的地區,具備對經濟環境的政策響應速度優勢。
探趨勢 仍需久久為功
下一步,國家高新區如何再接再厲,交出新時代“趕考”路上的新答卷?
劉會武提出,要以國務院提出的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目標,重點加強三方面的建設:一是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提升數字化基礎設施和數字化服務水平;二是布局未來產業,進一步加強產業鏈和創新鏈的融合;三是完善創業孵化與科技金融深入結合的體系,讓更多優質項目轉化為生產力,推動更多的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成長企業誕生。
王德祿認為,研判國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新經濟持續引領、發力科技自立自強、綠色宜居發展必須擺在顯著位置。國家高新區在新賽道、新場景方面要持續突破發展,涌現更多的獨角獸、潛在獨角獸、哪吒企業,在數字經濟、智能經濟、平臺經濟等方面走在前列。作為創新驅動發展的關鍵力量,國家高新區要進一步發力自主創新、推動科技自立自強,尤其是要在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新型研發機構、科技項目揭榜掛帥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索。在國家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推動綠色園區建設,大力發展綠色科技、綠色產業,推動產城融合建設,將是國家高新區下半年要重點開展的工作。
因此,王德祿建議,要大力發展新經濟,打造新經濟活力區;開展未來研究和新研發,加快布局和發展未來產業;加快傳統產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升級;加快推動大學城、科學城、高新區融合發展,打造區域創新增長極。以此四大抓手為重點,持續推動國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
他還特別強調,建議有條件的國家高新區打造新經濟活力區,找到疫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突破口和新抓手。重點要抓獨角獸、哪吒、瞪羚等新物種企業的挖掘與培育,開展應用場景創新,布局培育新賽道,同時不斷探索適應新經濟發展的新治理模式、新經濟制度。(記者 張偉)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