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炭/鋼鐵/有色金屬行業產能過剩危名在外 或成違約重災區
2015/12/24 8:35:2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伴隨著經濟增速持續放緩,信用風險逐漸暴露,而在供給側改革和去產能政策背景下,煤炭、鋼鐵、有色等強周期產能過剩行業將首當其沖。煤鋼色信用利差擴大四季度以來,市場伴隨著經濟增速持續放緩,信用風險逐漸暴露,而在供給側改革和去產能政策背景下,煤炭、鋼鐵、有色等強周期產能過剩行業將首當其沖。
煤鋼色信用利差擴大
四季度以來,市場對強周期產能過剩行業基本面惡化形成了較強共識,對煤炭、鋼鐵、有色等行業信用風險的擔憂隨之升溫,其行業利差在四季度以前所未有的幅度走擴。
據中金公司最新統計,以AAA級行業利差絕對水平看,最高的依舊為煤炭和鋼鐵,中位數分別為122bp和96bp;AA+級行業利差最高的是煤炭、有色金屬和鋼鐵,中位數分別為139bp、122bp和103bp;AA級行業利差最高的是煤炭和化工,中位數分別為159bp和157bp。作為四季度利差走擴幅度最大的行業,煤炭AAA和AA+評級行業利差擴大超過50bp,AA級也走擴15-20bp,鋼鐵四季度AAA和AA+評級鋼鐵行業利差亦走擴30bp以上。
究其原因,市場人士認為,在宏觀經濟增速持續下行的背景下,周期性產能過剩行業的經營環境持續惡化,而今年多起信用違約及主體評級調低和展望變為負面的信用事件中,鋼鐵、煤炭、有色等行業企業數量相比往年成倍增加,不少高危個券面臨兌付考驗,導致投資者對相關行業越發謹慎。
據華創證券統計,伴隨信用債市場快速擴容,評級下調和負面展望次數在持續增加,截至12月21日,債項評級調低次數共計120次,主體評級調低次數共計1339次,擔保人調低評級次數共計68次,負面事件主要發生在鋼鐵、水泥、煤炭、化工、有色金屬等產能過剩行業。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