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鮮超市小型化、密集化成主流趨勢
2022/6/21 10:34:15 來源:國際商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當前,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傳統超市面臨著新形勢變化和經營業態轉型的問題。在進入云消費模式的當下,通過網絡平臺整合資源消費,新型消費模式打破了時間、空間、地域的障礙,實現當前,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傳統超市面臨著新形勢變化和經營業態轉型的問題。在進入云消費模式的當下,通過網絡平臺整合資源消費,新型消費模式打破了時間、空間、地域的障礙,實現了“三個零”,即零時差、零距離、零渠道,這是未來消費的趨勢。
過去大賣場里商品一應俱全,消費者一站式購足。如今消費者都是拿出手機,隨時隨地隨意購,網上下單送貨到家。消費者對大賣場的需求下降了,進去轉半天可能也就買點生鮮蔬菜、水果鮮肉就滿足了需求。
缺少消費者,大賣場的銷售額下降,坪效壓力、租金壓力等讓企業經營越來越艱難。那么傳統超市是不是因此就沒有競爭力、沒有市場了呢?
消費者的線下消費需求仍然存在,主要集中在生鮮主食廚房、預制菜等領域。其特點就是需要消費者當面挑選。在中國,生鮮類產品和農產品的分級還不夠完善,在網上購買生鮮產品如同霧里看花,在實體店購買仍然占很高的比重。因此,未來超市業態對于消費者的價值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還會存在并具有生命力,但重點是以生鮮為主,包括主食廚房類的生鮮。
從規模上來說,門店也會趨于小型化,如面積為1000~2000平方米,甚至500平方米,以最小的面積擺放消費者愿意購買的生鮮產品。
總的來看,超市業態將以生鮮為核心。消費者的購物習慣發生了變化,過去是逛得越足越好,現在是大部分商品通過線上購買,消費者在超市通常即購即走,時間越短越好。在精細化經營和管理的背景下,超市甚至可以分時間段經營不同品類,以滿足不同時段消費人群的消費需求。
鑒于以上變化,企業的輻射半徑也發生了變化,過去是5公里服務圈,現在則是3公里服務半徑,甚至是15分鐘便民生活圈,小輻射、小半徑、小面積店鋪是未來的主流趨勢。因此,店鋪的小型化和密集化是一個發展方向。這些店鋪需要在生鮮供應鏈上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從而具備更強的優勢。
不過,很多大型超市的小型化效果并不理想。其實小型化的關鍵是以經營生鮮為主,而以經營生鮮為主的最大挑戰就是與產地供應鏈的直接對接,特別是經營降低損耗率的生鮮供應鏈,企業如何提升核心經營和競爭能力是其難點和關鍵所在。
此外,很多企業在進軍線上、發展數字化,這是大勢所趨。但數字化不是萬能的,商業模式得到消費者認同才是本質。絕對不能片面地認為只要采取數字化就靈了,最根本還是要重構經營業態,如在什么地方開店、店鋪的格局、商品結構是什么、核心競爭力是什么、產品的性價比如何等。
[38]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