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個紅牛”商標紛爭不休,東鵬飲料158億營收實現業績顯著增長
2021/12/13 13:41:08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東鵬飲料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年度營收達158.39億元,同比增長40.63%,凈利潤33.27億元,同比增長63.09%。在功能飲料市場,紅牛與泰國天絲的商標權之爭持續升溫,備受關注。此前被泰國天絲堅決否認的50年《協議書》,如今隨著其聲明態度轉變,疑似默認協議真實,這對紅牛糾紛走向影響重大,讓這場紛爭再成焦點。就在紅牛市場地位因糾紛飄搖之時,東鵬飲料卻在動蕩中強勢崛起,以亮眼成績成為行業新星,其發展態勢與紅牛形成鮮明對比,背后的商業邏輯和市場趨勢值得深入探究。
業績騰飛:東鵬飲料的市場突圍
東鵬飲料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年度營收達158.39億元,同比增長40.63%,凈利潤33.27億元,同比增長63.09%。這一數據不僅大幅超越行業平均水平,也反映出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所展現的非凡韌性與增長潛力。
作為東鵬飲料的核心產品,東鵬特飲無疑是業績飆升的引擎。尼爾森IQ數據表明,2024年東鵬特飲在中國能量飲料市場銷售量占比由2023年的43.0%提升至47.9%,連續四年蟬聯銷量冠軍;銷售額份額也從30.9%攀升至34.9%,市場主導地位進一步鞏固。這一成就的背后是東鵬特飲精準的市場定位策略和差異化競爭優勢。
功能飲料東鵬特飲
東鵬特飲初期精準鎖定長時間工作需提神人群,滿足了能量補充的剛性需求。隨著市場演進,品牌適時調整,以"年輕就要醒著拼"的品牌主張打入年輕消費群體,成功拓寬了受眾面。其500ml大瓶裝的親民價格和獨特防塵蓋設計不僅降低了包裝成本,還提升了產品便攜性和使用體驗,形成了明顯的性價比優勢。多年來"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的口號深入人心,品牌與功能性需求緊密綁定,在消費者心智中占據了C位。
戰略布局:多品類發展與全國化拓展
東鵬飲料的成功不僅來自單一產品的市場表現,更得益于其前瞻性的多品類戰略布局。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電解質飲料"東鵬補水啦"2024年表現尤為亮眼,全年銷售額同比增長280.37%,營收近15億元,銷售量占比提升5個百分點至6.7%,成功躋身公司第二個十億級單品。"東鵬特飲"與"補水啦"兩大旗艦產品,一個滿足提神醒腦需求,一個滿足電解質補充需求,有效拓展了不同消費場景。同時,"東鵬大咖"即飲咖啡、"上茶"無糖茶飲等新品的推出,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線,不僅分散了對單一產品的依賴風險,也滿足了消費者多樣化的飲品需求。
東鵬飲料產品家族
截至目前,東鵬飲料在渠道布局上成果顯著。通過與超 3000 家經銷商攜手,構建起一張全面覆蓋全國 33 個省級行政區、333 個地級行政區(地級城市覆蓋率達 100%)的銷售網絡,旗下近 400 萬家活躍終端網點星羅棋布,無論是繁華都市的商超,還是偏遠鄉鎮的小店,都有東鵬產品的蹤跡。這一龐大銷售網絡有力支撐產品快速觸達消費者,保障市場高效流通,精準對接消費需求 。
同時,東鵬飲料在廣東、廣西、安徽、重慶、浙江、湖南、天津、云南等地戰略性布局13個生產基地,形成了輻射全國的產能網絡。這種"區域深耕、就近供應"的策略不僅顯著降低了物流成本,還大幅提升了市場響應速度,年設計產能從280萬噸飆升至480萬噸。比如,昆明生產基地的建成有效優化了西南地區的供應鏈網絡,助力該區域市場拓展。
質量立基:東鵬飲料的核心競爭力
東鵬飲料的成功絕非偶然,其背后是對產品質量始終如一的嚴格把控,這也構成了公司最核心的競爭力。
在硬件設施上,東鵬飲料斥巨資打造世界一流自動化生產線,融入先進工藝與智能控制技術。例如東鵬特飲罐裝時,自動化設備精準控制灌裝量,誤差極小,保障品質一致。同時,現代化檢測實驗室配備高精度色譜分析儀、微生物檢測儀等儀器,對產品從原材料到成品全流程嚴格檢測。智能立體倉庫不僅提升倉儲管理效率,還能依據產品特性精準調控溫濕度,確保儲存品質。瓶碼和箱碼追溯系統為產品賦予 “身份證”,便于質量問題的精準追溯與責任劃分。
東鵬飲料智能立體倉庫
軟件管理層面,東鵬飲料構建了嚴密質量管理體系。供應商準入評審設高門檻,生產遵循保健食品 GMP 及飲料 GMP 要求,成品經多維度檢測,形成閉環管控網絡。倉儲環境嚴格管理,物流合作伙伴資質優良,保障產品流通不受外界干擾。并且,定期抽檢市場產品,收集消費者反饋,持續改進產品質量。憑借對產品質量的全方位、全流程把控,東鵬飲料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當紅牛面臨商標權糾紛,東鵬憑借核心產品優勢、多品類戰略、全國化布局以及極致質量追求,重塑中國功能飲料市場格局 。
展望未來,東鵬飲料有望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在細分市場深耕的同時不斷創新拓展,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優質、多元的產品選擇,最終實現從中國功能飲料領導品牌向中國領先的多品類飲料集團的華麗轉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