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化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完成編制
2021/12/9 13:10:23 來源:中國工業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到2025年,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污染物排放強度顯著下降。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降低10%。同時,能源效率穩步提升。規模以上工業單到2025年,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污染物排放強度顯著下降。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降低10%。同時,能源效率穩步提升。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3.5%,粗鋼、水泥、乙烯等重點工業產品單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12月3日,工信部印發的 《“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 (以下簡稱 《規劃》),為 “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描繪了藍圖。
《規劃》提出 “聚焦一大行動、構建兩大體系、推動六大轉型、實施八大工程”的整體工作安排。即以實施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為引領,著力構建完善的綠色低碳技術體系和綠色制造支撐體系,系統推進工業向產業結構高端化、能源消費低碳化、資源利用循環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產品供給綠色化、生產方式數字化等6個方向轉型,配套實施工業碳達峰推進工程、重點區域綠色轉型升級工程、工業節能與能效提升工程、資源高效利用促進工程、工業節水增效工程、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改造工程、綠色產品和節能環保裝備供給工程、綠色低碳技術推廣應用工程等八大工程。
實施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中, 《規劃》提出,基于流程型、離散型制造的不同特點,明確石化化工等行業的主要碳排放生產工序或子行業,提出降碳和碳達峰實施路徑。推動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應用比重。加快氫能技術創新和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氫能多元利用。支持企業實施燃料替代,加快推進工業煤改電、煤改氣。對以煤、石油焦、渣油、重油等為燃料的鍋爐和工業窯爐,采用清潔低碳能源替代。通過流程降碳、工藝降碳、原料替代,實現生產過程降碳。發展綠色低碳材料,推動產品全生命周期減碳。探索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資源化轉化利用、封存等主動降碳路徑。
工業碳達峰推進工程包括:開展二氧化碳耦合制化學品、可再生能源電解制氫、百萬噸級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重大降碳工程示范。發展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羥基烷酸、聚有機酸復合材料、椰油酰氨基酸等生物基材料。
推進產業結構高端化轉型方面, 《規劃》提出加快石化化工等行業實施綠色化升級改造,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落實能耗 “雙控”目標和碳排放強度控制要求,推動重化工業減量化、集約化、綠色化發展。對于市場已飽和的 “兩高”項目,主要產品設計能效水平要對標行業能耗限額先進值或國際先進水平。嚴控尿素、磷銨、電石、燒堿、黃磷等行業新增產能,新建項目應實施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強化環保、能耗、水耗等要素約束,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
加快打造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為重點的綠色低碳發展高地,積極推動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扎實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長江經濟帶加強化工園區整治提升和污染治理,長江干支流1公里范圍內嚴禁新建擴建化工項目,開展沿江工業節水減污。中上游地區加強磷石膏、粉煤灰、廢塑料、廢輪胎等資源綜合利用。黃河流域按照以水定產原則,嚴控煤化工、有色金屬、鋼鐵等行業盲目擴張。引導新型煤化工產業與石化化工、鋼鐵、建材等產業耦合發展。推動煤化工等行業水資源循環利用等。
加快能源消費低碳化轉型方面, 《規劃》提出,鼓勵氫能、生物燃料、垃圾衍生燃料等替代能源在化工等行業的應用。嚴格控制煤化工等主要用煤行業煤炭消費,鼓勵有條件地區新建、改擴建項目實行用煤減量替代。
加快重點用能行業的節能技術裝備創新和應用,持續推進典型流程工業能量系統優化。重點推廣石化化工行業原油直接生產化學品、先進煤氣化等先進節能工藝流程。
促進資源利用循環化轉型方面, 《規劃》提出:全面合理開發磷礦石等礦產資源,加強釩鈦磁鐵礦中釩鈦資源、磷礦石中氟資源等共伴生礦產資源的開發。加強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化工企業間原材料供需結構匹配,促進有效、協同供給,強化企業、園區、產業集群之間的循環鏈接,提高資源利用水平。
推進尾礦、粉煤灰、工業副產石膏、化工渣等大宗工業固廢規模化綜合利用。推動鋼鐵窯爐、水泥窯、化工裝置等協同處置固廢。
根據 《規劃》,石化化工行業清潔生產改造工程包括:實施高效催化、過程強化、高效精餾等工藝技術改造,以及廢鹽焚燒精制、廢硫酸高溫裂解、高級氧化、微反應、煤氣化等裝備改造。(張楠)
轉自:中國工業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