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半年經濟政策定調 企業境外上市監管措施將加碼
2021/11/11 15:36:15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專家表示,會議為下半年經濟和宏觀政策定下基調。下半年乃至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將保持連續性、穩定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專家表示,會議為下半年經濟和宏觀政策定下基調。下半年乃至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將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此外,在完善企業境外上市監管制度方面,相關舉措可能加快出臺。
做好今明兩年宏觀政策銜接
會議要求,要做好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統籌做好今明兩年宏觀政策銜接,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今明兩年宏觀政策銜接意味著政策考慮時點,不是為了今年一年,而是統籌安排今年和明年兩年,同時明確了合理區間的上限,否則將會導致基數抬高,明年壓力較大,造成年度波動。”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負責人楊暢表示。
在貨幣政策方面,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下半年乃至未來一段時間,金融管理部門將全面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貨幣政策將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在總量上,堅持穩健基調,流動性將保持在合理充裕水平,更好地支持保障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在結構上,突出精準服務,更多運用結構性工具,加大對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小微企業、鄉村振興等支持。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表示,下半年積極財政政策更加強調政策實施效果。此次會議要求合理把握地方債發行進度,推動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實物量,可以讓經濟運行更加平穩。
境外上市監管重要性大幅提升
會議要求,要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落實地方黨政主要領導負責的財政金融風險處置機制,完善企業境外上市監管制度。
專家分析,在強調防范風險的部分提到完善企業境外上市監管制度,這意味著企業境外上市監管重要性大幅提升。此前,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上表示,證監會將切實處理好開放與安全的關系,企業赴境外上市的前提是要符合境內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也專門提到要加強跨境監管合作,加強中概股監管。《意見》明確,修改國務院關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別規定,明確境內行業主管和監管部門職責,加強跨部門監管協同。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表示,中概股公司多集中在各領域高科技企業,涉及海量數據和國家信息。目前此類公司設立及運作的模式給監管帶來一定程度挑戰,因此,對于境外上市公司監管應該致力于整個跨境監管體系的建設,有必要將紅籌或VIE架構境外上市企業納入境內監管體系。
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會議要求,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加快發展租賃住房,落實用地、稅收等支持政策。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一方面,房地產調控總基調不變,堅持定位、落實“三穩”、促進發展,這也是下半年房地產調控和發展的指導思想。另一方面,會議強調了對租賃住房發展的導向,并提出一些支持政策,說明房地產市場正處于調整結構、深化改革階段。
此外,會議要求,要挖掘國內市場潛力,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行業保持高速增長,產銷量創新高,但滲透率較低,擁有巨大市場空間。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為9.4%,其中6月份滲透率超過12%。因此,新能源汽車還處于早期快速擴張階段。
“會議確定了新能源汽車長期發展方向,將更快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普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表示,當前新能源汽車對燃油車的迭代依然需要政策推動。比如,可以考慮將新能源汽車企業納入到碳權交易中。
轉自:中國證券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政策紅利深度釋放激活文旅市場潛力 “China Travel”持續升溫解鎖多樣中國
- 新供給、新體驗激發文旅消費新動能 多元業態添彩“暑期經濟”
- 托管“小”服務連起民生“大”幸福 各地探索“花樣”暑期托管解決群眾看護難題
- 我國網民規模已達11.23億人 互聯網普及率達79.7%
- 夏糧穩產豐收、農民收入穩步增長、產業提質增效——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勢頭良好
-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上半年發電量突破1200億千瓦時
- 上萬零件、4小時內,一輛智能新能源汽車!“超級產業鏈”展現磅礴力量
- 多項數據創新高!“十四五”時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 3.33億人次,15.8%!數據勾勒活力圖景 中國成“常來常新”超級目的地
- 6.4%,工業生產增勢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