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交所董事總經理巴曙松:新經濟正重塑香港資本市場 未來與內地合作空間廣闊
2021/10/22 10:25:16 來源:和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0月21日,中國資本創新成都峰會在蓉拉開帷幕,聚焦“多元資本創新 多維金融供給”。行業權威專家學者、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高管、知名創投機構負責人、國內上市公司董秘等嘉賓齊聚10月21日,中國資本創新成都峰會在蓉拉開帷幕,聚焦“多元資本創新 多維金融供給”。行業權威專家學者、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高管、知名創投機構負責人、國內上市公司董秘等嘉賓齊聚蓉城,共同探討全生命周期金融供給賦能數字經濟發展,以資本市場力量推動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加快構建“數智”生態,促進城市能級躍升。
在香港交易所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看來,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促進創新、支持創新,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資本市場的上漲動力主要集中在新經濟及龍頭公司。當下,港交所正推行一系列有利于促進新經濟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與此同時,新經濟的發展壯大也重塑著香港的資本市場!卑褪锼杀硎。
新經濟重塑香港資本市場生物科技表現突出
雖然受到疫情沖擊及局部貿易摩擦影響,全球資本市場依然展現出非常強的活力與韌勁。在巴曙松看來,這樣的活力主要源自新經濟!翱v觀全球資本市場,無論是美國,還是我們的香港、上海、深圳及北京新三板,新經濟公司展現出了獨特活力。”
在談到香港資本市場的最新趨勢時,巴曙松表示,新經濟公司正在顯著地重塑香港資本市場!耙郧按蠹乙徽劦较愀鄣馁Y本市場,就是一大批制造業和一大批金融地產,F在,新經濟的表現愈發亮眼。2020年香港前十大新股里面,有7個來自新經濟。2021年前9個月,新經濟公司的集資額占比高達87%。”他透露。
作為全球最大的首發市場之一,港交所近年來通過第二上市、差別投票權等一系列政策舉措,有效地為新經濟公司上市打通了渠道,令其更加高效地對接內地和國際資本市場。去年,香港首發數量達到154家,集資總額排名全球第二。
以生物科技為例,目前香港已經成為亞洲第一大、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集資中心,圍繞多家上市公司,整個產業生態圈不斷完善。這主要得益于港交所針對新經濟企業的融資需求作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創新。
巴曙松表示,港交所上市新規生效以來,已有70多家生物科技公司相繼在港上市,首發集資總額超過2300億港元。其中,有40家是還沒有實現營收的創新型生物科技公司,通過“18A章”順利上市,首發共募集超過1000億港元!斑@些都流入到生物醫藥的實體經濟里,推動了生物科技的創新,其中有不少用于抗疫第一線!
“在香港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無論是交易活躍度還是籌資方面的表現,都非常具有國際競爭力!卑褪锼芍赋。
談到成都生物醫療行業,巴曙松表示:“在全國生物醫療行業版圖中,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們看到越來越多不同創新領域的企業計劃赴港上市,涉及醫療器械、外包服務、診斷治療、醫療數據等。未來,我們希望來自成都的創新型企業,特別是醫療健康類企業能夠更好地利用香港的資本市場。”
港交所再融資優勢明顯與內地合作空間巨大
一直以來,相較于滬深兩地,港交所有其獨特的比較優勢。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深港通進入香港資本市場,而南下資金的流入也體現出越來越大的影響力,成為港股市場非常重要的投資力量。
滬港通與深港通逐步將香港與內地密切聯系成一個共同市場。巴曙松介紹,從滬港通、深港通開通到現在,內地累計南下資金超過2萬億元。雖然目前金融地產占比依然比較高,但一些新經濟板塊越來越受到市場關注,創新型公司的交易非;钴S。
除通過滬港通、深港通直接投資外,投資者還通過2000多只基金間接投資!笆袌鲱A測,南下資金年均的流入規模有望維持在5000億到6000億元。”巴曙松表示。
與此同時,巴曙松指出,越來越多的中概股赴港第二上市,募集資金超過3000億港元,在港股總市值中的占比不斷上升。像美團和小米被納入港股通后,明顯觀察到,其流動性大幅提升!斑@凸顯了港交所的獨特優勢,可以快捷高效地與內地、國際資本實現無縫對接!
事實上,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與發展戰略之下,每個交易所都有其自身優勢。巴曙松認為,港交所一個非常重要的優勢就是――在首發融資以后,再融資非常便捷。
巴曙松表示:“相對來說,我們的融資非常便捷和多元化,上市后的融資渠道涵蓋了后續增發配股,大宗交易、共股等。而且效率上,大宗交易與后續發行可以隔夜進行,操作非?旖,進一步降低市場風險。而再融資可以在下一個交易日早上開始前公布,不用停牌,保持連續的交易!
最后,巴曙松表示:“A+H雙重上市”證明了港交所和內地交易所伙伴們的合作共贏空間非常大,無論是先H后A,先A后H,還是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都有非常廣闊的空間,蘊藏著許多新機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政策紅利深度釋放激活文旅市場潛力 “China Travel”持續升溫解鎖多樣中國
- 新供給、新體驗激發文旅消費新動能 多元業態添彩“暑期經濟”
- 托管“小”服務連起民生“大”幸福 各地探索“花樣”暑期托管解決群眾看護難題
- 我國網民規模已達11.23億人 互聯網普及率達79.7%
- 夏糧穩產豐收、農民收入穩步增長、產業提質增效——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勢頭良好
- 3.33億人次,15.8%!數據勾勒活力圖景 中國成“常來常新”超級目的地
-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上半年發電量突破1200億千瓦時
- 上萬零件、4小時內,一輛智能新能源汽車!“超級產業鏈”展現磅礴力量
- 6.4%,工業生產增勢良好
- 多項數據創新高!“十四五”時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