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斷改進金融服務 滿足制造業融資需求
2021/10/20 10:25:17 來源:中國政協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金融是國民經濟的命脈,現代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撐。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推動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的核心引擎。作為一個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國,一個完整、強大的制造業體系,是我金融是國民經濟的命脈,現代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撐。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推動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的核心引擎。作為一個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國,一個完整、強大的制造業體系,是我們綜合國力的基礎和根本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這句話精辟地闡釋了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辯證關系,是我們認識和推動金融與實體經濟協調發展的一個重要遵循。將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制造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推進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是新時代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要“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健全實體經濟中長期資金供給制度安排,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增強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功能”。近年來,我國金融“脫實向虛”現象有所緩解,但與“‘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的目標要求相比,我們還要繼續努力,不斷改進金融服務,滿足制造業的融資需求。
經濟委員會對于發揮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撐作用一直非常重視,連續多年對此問題進行跟蹤調研并報送相關成果。比如,2019年4月開展了“優化金融生態,暢通制造業融資渠道”專題調研,同年10月至11月開展了“加強和改進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專題調研。調研后上報的成果都得到了中央和國務院領導的重視,為相關問題的解決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這一次,我們將在之前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新情況新變化,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出現的新問題新趨勢,進一步深化前期調研成果,深入了解當前金融服務制造業的現狀,研究如何加強對制造業發展及其技術創新、轉型升級的金融支持,改進制造業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金融服務。同時,全國政協重點提案“優化再融資政策,助力科技企業”將結合這次調研進行督辦,相關提案人劉偉委員也應邀參加調研活動。
山西是我國資源大省、煤炭大省,曾點亮過全國一半的燈。近年來,山西堅定走上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之路,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國資國企改革全面推進。我們高興地看到,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鵝”的空前沖擊,山西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依然取得明顯成效,經濟增長趨穩向好,經濟結構明顯優化,高質量轉型發展呈現強勁態勢。我們也衷心希望,山西更好地發揮金融業引導資金、配置資源的作用,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促進新興制造業蓬勃發展,進而帶動全省經濟在平穩健康發展軌道上行穩致遠。
安徽省承東啟西、沿江近海,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區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安徽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穩居全國前列,經濟總量接近4萬億元。隨著一批在全國乃至世界都有影響力的大企業、大項目成功落地,省內傳統產業加快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方興未艾,省會合肥還被稱為“最牛創投機構”,發展勢頭令人矚目。
專題組希望通過這樣的走訪座談,系統了解金融和制造業在上述兩省是否能夠同生共榮,有哪些可以借鑒推廣的經驗,還有哪些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依法依規守正創新 營造更好的金融環境
- 下一篇:應對全球能源危局 中國有底氣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我國網民規模已達11.23億人 互聯網普及率達79.7%
- 新供給、新體驗激發文旅消費新動能 多元業態添彩“暑期經濟”
- 政策紅利深度釋放激活文旅市場潛力 “China Travel”持續升溫解鎖多樣中國
- 托管“小”服務連起民生“大”幸福 各地探索“花樣”暑期托管解決群眾看護難題
- 夏糧穩產豐收、農民收入穩步增長、產業提質增效——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勢頭良好
- 3.33億人次,15.8%!數據勾勒活力圖景 中國成“常來常新”超級目的地
-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上半年發電量突破1200億千瓦時
- 6.4%,工業生產增勢良好
- 上萬零件、4小時內,一輛智能新能源汽車!“超級產業鏈”展現磅礴力量
- 多項數據創新高!“十四五”時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