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5年,國網擬投入3500億美元推進電網轉型升級
2021/9/28 18:09: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日前,2021能源電力轉型國際論壇在京舉行。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理事長辛保安在論壇演講中表示,電力是能源轉型的關鍵領域,隨著碳達峰、碳中和進程加快和能源轉日前,2021能源電力轉型國際論壇在京舉行。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理事長辛保安在論壇演講中表示,電力是能源轉型的關鍵領域,隨著碳達峰、碳中和進程加快和能源轉型深化,電力系統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壓力。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為中國電力系統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也為全球電力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
辛保安表示,推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亟待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新型電力系統是以新能源為供給主體,以堅強智能電網為樞紐平臺,以源網荷儲互動和多能互補為支撐,具有清潔低碳、安全可控、靈活高效、智能友好、開放互動基本特征的電力系統。從數字化與多能轉換的視角來看,它是一個智慧能源系統,具有能源互聯網的技術特征。與傳統電力系統相比,新型電力系統具有更加強大的功能特征,可以有效破解新能源發電大規模并網和消納難題,有效實現新型用電設施靈活接入、即插即用,有力支撐源網荷儲各環節高效協調互動,有力促進電力與其他能源系統的互補互濟。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推動能源清潔轉型的關鍵之舉,也是一項極具挑戰性、復雜性的系統工程,在建設過程中,要堅持安全為本、創新驅動、政策引導,加強合作共為。
據透露,未來五年,國網計劃投入3500億美元,推進電網轉型升級;其中研發投入90億美元,用于突破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核心技術。
在創新電網發展方式方面,國網將持續完善特高壓和超高壓骨干網架,提升電網對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大范圍消納的支撐能力,目前,累計建成27項世界上最先進的特高壓輸電工程,最遠輸送距離達到3300公里,2030年,跨省跨區輸電能力將提升到3.5億千瓦;國網利用數字技術為電網賦能,著力提高配網智能化、數字化水平,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云"平臺,目前累計接入新能源場站200萬個、裝機容量4.8億千瓦,開發的"網上國網"應用,注冊用戶數突破1.8億,能夠實現廣大客戶線上辦電、線上交費。
在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方面,國網將立足電網實際,通過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支持新型儲能規模化應用、引導電力用戶參與削峰填谷和應急響應、積極配合推進火電靈活性改造等,多措并舉、協同發力。目前,國網經營區在運抽蓄電站28座、裝機2341萬千瓦,在建35座、裝機4853萬千瓦,力爭2030年運行裝機達到1億千瓦。同時,協同推進儲能建設和需求側響應,通過應用市場化機制,引導用戶合理錯峰避峰,參與系統調節,力爭使2030年可調節負荷容量從目前的3320萬千瓦提升到7000萬千瓦。
在終端消費領域實施電能替代方面,國網將聚焦工業、交通、建筑和居民生活等重點領域,發揮碳市場、綠電交易等作用,大力實施電能替代戰略,提高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目前,國網累計完成1063萬戶居民"煤改電"配套電網建設任務,每年可減少煤炭直接燃燒37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6600萬噸;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智慧車聯網平臺,累計接入充電樁超過130萬個;在國內機場廊橋、港口碼頭積極發展岸電系統,實現了長江沿線主要港口岸電全覆蓋。(記者韓逸飛)
轉自:中國能源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我國網民規模已達11.23億人 互聯網普及率達79.7%
- 新供給、新體驗激發文旅消費新動能 多元業態添彩“暑期經濟”
- 政策紅利深度釋放激活文旅市場潛力 “China Travel”持續升溫解鎖多樣中國
- 托管“小”服務連起民生“大”幸福 各地探索“花樣”暑期托管解決群眾看護難題
- 夏糧穩產豐收、農民收入穩步增長、產業提質增效——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勢頭良好
- 3.33億人次,15.8%!數據勾勒活力圖景 中國成“常來常新”超級目的地
-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上半年發電量突破1200億千瓦時
- 上萬零件、4小時內,一輛智能新能源汽車!“超級產業鏈”展現磅礴力量
- 6.4%,工業生產增勢良好
- 多項數據創新高!“十四五”時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