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黃梅縣市場監管局智慧監管平臺把食品安全“曬”出來
2021/8/25 19:16:15 來源:中國質量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以前吃飯并不知道衛生狀況,現在用微信掃一掃在線觀看后廚食品加工操作過程,吃得放心多了。”近日,家住湖北省黃梅鎮的許先生同家人在小食候湘餐飲店就餐,通過掃描餐桌上的二維碼,“以前吃飯并不知道衛生狀況,現在用微信掃一掃在線觀看后廚食品加工操作過程,吃得放心多了。”近日,家住湖北省黃梅鎮的許先生同家人在小食候湘餐飲店就餐,通過掃描餐桌上的二維碼,清晰地看到了該店后廚場景后,大呼“真安心”。
據悉,為進一步加強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黃梅縣市場監管局著力完善2020年建成的“互聯網5G+明廚亮灶”智慧監管平臺的功能建設,啟用了“一店一碼”二維碼。將二維碼張貼于餐飲單位,消費者可通過手機掃碼,實時觀看后廚情況,把餐飲安全“曬”在了消費者的手掌心。
“通過安裝智能監控設備,將視頻監控點位部署在后廚的加工操作、清洗消毒、食品留樣等關鍵區域,實現了對餐飲服務單位開展視頻監控、智慧抓拍、可視化取證、雙向互動等功能于一體的實時可視化監管。”黃梅縣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進一步介紹道,在實現消費者掌心觀后廚的同時,可通過AI抓拍,向經營單位與監管人員實時推送后廚違規操作,及時提醒從業人員改正,確保了“舌尖上的安全”全程可控。
截至目前,黃梅縣市場監管局的智慧監管平臺共入駐全縣158戶餐飲單位(含學校食堂),上線位點530個,App下載5085次,通過AI抓拍不規范行為5453個,公眾觀看直播量達13萬余次。
不僅如此,黃梅還通過建立食品快檢服務中心和推廣網絡訂餐“食安封簽”兩大實招,著力把控重點風險環節的食品安全。
食品快檢服務中心每日由第三方檢測機構在全縣農貿市場、大型商超等地隨機抽取不少于44個蔬菜、水果、畜禽類、水產品樣品,進行快速檢測,當日出結果并通過縣政府網站、云上黃梅平臺、商超和農貿市場內的電子顯示屏同步公示。自4月14日以來,共檢測3036批次。搭建外賣包裝封簽網絡管理平臺,印制專用防偽的一次性“食安封簽”,對“餓了么”“美團”外賣全程進行管控,達成外賣餐品信息可查、食材可追、加工可視、配送可控的目的,實現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監管無死角。4月6日以來,已向市場投入“食安封簽”150萬張。
“下一步,我們將通過‘一店一碼’、食安指數評價等功能的全面推廣,不斷提高市民的知曉率和參與率,變過去的‘少數人管多數人’為現在的‘多數人管少數人’,推動構建食品安全的全社會共治共享新格局。”對于智慧監管的后期發展,黃梅市場監管局局長蔣雷軍自信滿滿地表示。
《中國質量報》(吳慕楓 陳汶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