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延慶:打造旅游共生社區 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2021/8/24 17:07:09 來源:央視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這是北京市延慶區舊縣鎮盆窯村的一個民宿,坐落在幾處村民住宅的中間。青磚黛瓦,清凈幽雅。角落里還有兩口燒陶的舊窯,時尚中又帶著濃郁的古樸氣息。發展鄉村旅游不僅能增加農民收入,還可以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不過,游客進了村,怎么跟村民融合也是個問題。不同的社會背景和生活習慣,很可能會造成矛盾。北京市延慶區就探索出了一條游客和村民的融合之道,跟隨《中國三農報道》記者一起去看看。
這是北京市延慶區舊縣鎮盆窯村的一個民宿,坐落在幾處村民住宅的中間。青磚黛瓦,清凈幽雅。角落里還有兩口燒陶的舊窯,時尚中又帶著濃郁的古樸氣息。
盆窯村有著悠久的制陶歷史,有明清古窯遺址80余處。然而,要把這些散落在村里各處、甚至農戶家里的古窯利用起來,就不可避免地讓游客的游覽和村民生活交織在一起。一開始,村民并不接受這種規劃。
北京市延慶區舊縣鎮盆窯村村民 胡春華:因為來的大部分都是年輕人,他們喜歡唱歌跳舞的,有點擔心,怕吵到我們,因為有孩子上學都非常擔心這塊。
為了打消村民的顧慮,民宿的運營方從硬件設施和管理方法上進行了充分考慮。
北京市延慶區盆窯村半月山社民宿負責人 莫泰來:比如建筑的一些隔音,包括一些建筑的布局,包括我們一些比較鬧的設備,比如KTV這些硬件設備我們都是不提供的。我們的定位是針對于鄉村的這種寧靜的氛圍,貼近自然和生態做一些比較寧靜的產品。
這種既考慮游客又顧及村民的建設理念,就是延慶區近年來倡導的“社區共生”理念。通過游客和村民的良性互動,讓游客在深度參與中感受田園生活。例如村里的這個村史陳列館,下一步就會被運營方打造成一個陶藝體驗館,原本用來展示傳統制陶流程的紙質模型,會變成一個個真實的場景,不僅能讓游客體驗,也能給村里的孩子們展示歷史。
北京市延慶區舊縣鎮盆窯村第一書記 安喜杰:體驗中心建成之后,盆窯村的孩子就會知道我們的祖輩制陶的過程,把這種陶藝文化能夠不斷地傳承下去。
通過“社區共生”的理念,游客的體驗更加豐富多彩,村民也充分受益,實現了多方共贏,極大提升了當地鄉村游的整體品質。
北京市延慶區舊縣鎮黨委書記 王贏:推廣和發展這樣的一種“共生社區”的建設模式,實現旅游產業與村莊生活狀態、生活樣式的融合和文化的深度融合。讓游客來了之后不僅能感受到這種優美的風光,更能感受到“千年舊縣”的文化底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