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輕包裝”成為社會新風尚(人民時評)
2021/8/15 9:31:02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大盒套小盒的商品禮盒,里三層外三層的快遞包裹,產生白色垃圾的外賣餐盒……近年來,隨著電商快速發展、消費需求日益多元,過度包裝現象“反復發作”,而且花樣不斷翻新。過度包裝不僅給消費者…大盒套小盒的商品禮盒,里三層外三層的快遞包裹,產生白色垃圾的外賣餐盒……近年來,隨著電商快速發展、消費需求日益多元,過度包裝現象“反復發作”,而且花樣不斷翻新。過度包裝不僅給消費者帶來困擾,也成為事關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對商品而言,包裝起著包裹、裝飾的作用。歷史上,包裝材料一般取材于自然界。隨著生產力大幅提升,包裝材料逐漸向紙、塑料、玻璃等轉變。同時,印刷、彩繪等工藝的發展,助力包裝更加精美。因此,包裝的功能也豐富起來。如今,包裝的設計制作水平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彰顯著商品價值,還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買決策。特別是在網購潮流下,包裝成為快遞運輸不可或缺的環節,在保護商品、避免損耗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為什么會出現過度包裝問題?其實,無論是華而不實的禮盒包裝,還是包裹過于嚴實的快遞物品,背后都繞不開商家趨利避害的心理。對于商家來說,面對生產、銷售趨向同質化,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與其花費大量時間精力提升產品質量,不如在包裝上下功夫來得“性價比高”。一些消費者對此深有感觸:品質相近的商品,如果包裝更加精美華麗,價格往往會高出一截。為了謀求更高利潤,有的商家便傾向于重包裝、輕產品乃至過度包裝。此外,在快遞運輸中,一旦商品有損傷,商家往往需要承擔相應損失。為了保證商品完好,包裝寧多勿少、層層疊疊,則是最簡單直接的辦法。
從長期來看,過度包裝的負面效應不容忽視。一方面,過度包裝需消耗大量紙張、膠帶、塑料泡沫等材料,帶來資源浪費。另一方面,多余且過剩的包裝回收再利用率較低,尤其是膠帶、塑料泡沫等一次性包裝材料常被丟棄,而此類垃圾難處理、難降解,很可能對水、土壤、空氣造成長期污染。此外,一些劣質包裝含有的增塑劑、超標的重金屬以及有毒有機物等,容易通過皮膚接觸損害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其實,過度包裝并非新鮮話題,早已引起社會關注,相關部門也在積極行動。去年3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郵政局印發《關于開展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工作的實施意見》;去年10月,《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規則》發布,這意味著快遞包裝產品有了綠色認證門檻。今年3月,《郵件快件包裝管理辦法》正式施行,明確了包裝選用要求,提出建立實施包裝物管理制度、按規定使用環保材料、包裝減量化措施等,同時鼓勵寄遞企業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和回收流程,對包裝物進行回收再利用。種種舉措,有力遏制了過度包裝現象,推動綠色環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日常包裝雖小,卻是事關行業綠色發展的大問題。解決過度包裝問題難以畢其功于一役。監管部門、商家、消費者還需攜手努力,不棄微末、久久為功,從源頭減少過度包裝,才能讓“輕包裝”、簡包裝、包裝循環利用成為社會新風尚。
《 人民日報 》( 2021年08月10日 10 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我國網民規模已達11.23億人 互聯網普及率達79.7%
- 新供給、新體驗激發文旅消費新動能 多元業態添彩“暑期經濟”
- 政策紅利深度釋放激活文旅市場潛力 “China Travel”持續升溫解鎖多樣中國
- 托管“小”服務連起民生“大”幸福 各地探索“花樣”暑期托管解決群眾看護難題
- 夏糧穩產豐收、農民收入穩步增長、產業提質增效——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勢頭良好
- 3.33億人次,15.8%!數據勾勒活力圖景 中國成“常來常新”超級目的地
-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上半年發電量突破1200億千瓦時
- 上萬零件、4小時內,一輛智能新能源汽車!“超級產業鏈”展現磅礴力量
- 多項數據創新高!“十四五”時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 6.4%,工業生產增勢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