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 我國荒漠化沙化石漠化面積持續縮減
2021/8/11 10:12:0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7日是第二十七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今年我國確定的主題為“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目前,我國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擴展態勢,荒漠化、沙化、石漠化土地面積近517日是第二十七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今年我國確定的主題為“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目前,我國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擴展態勢,荒漠化、沙化、石漠化土地面積近5年以年均2424平方公里、1980平方公里、3860平方公里的速度持續縮減,沙區和巖溶地區生態狀況整體好轉,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積最大、受影響人口最多、風沙危害最重的國家之一。全國荒漠化土地總面積261.1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7.2%。巖溶地區石漠化土地面積為1007萬公頃。我國堅持治山、治水、治沙相配套,封山、育林、育草相結合,禁牧、休牧、輪牧相統一,積極推進荒漠化石漠化防治。
“十三五”時期,我國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1097.8萬公頃,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積160萬公頃,建成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46個,新增封禁面積50萬公頃,國家沙漠(石漠)公園50個,落實禁牧和草畜平衡面積分別達0.8億公頃、1.73億公頃,荒漠生態系統治理保護成效顯著。
國家林草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時期,我國的荒漠化石漠化防治工作將按照“全面保護、重點修復與治理”的原則,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綠,充分考慮水資源承載能力,全面保護原生荒漠生態系統和沙區現有林草植被,加大對干旱綠洲區、重要沙塵源區、嚴重沙化草原區、嚴重水土流失區的生態修復和沙化土地治理力度,將科學綠化要求貫穿防治、監管全過程,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顧仲陽、寇江澤、尤家楨)
轉自:人民日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我國網民規模已達11.23億人 互聯網普及率達79.7%
- 新供給、新體驗激發文旅消費新動能 多元業態添彩“暑期經濟”
- 政策紅利深度釋放激活文旅市場潛力 “China Travel”持續升溫解鎖多樣中國
- 托管“小”服務連起民生“大”幸福 各地探索“花樣”暑期托管解決群眾看護難題
- 夏糧穩產豐收、農民收入穩步增長、產業提質增效——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勢頭良好
- 3.33億人次,15.8%!數據勾勒活力圖景 中國成“常來常新”超級目的地
-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上半年發電量突破1200億千瓦時
- 上萬零件、4小時內,一輛智能新能源汽車!“超級產業鏈”展現磅礴力量
- 多項數據創新高!“十四五”時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 6.4%,工業生產增勢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