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參產業已進入南北融合發展階段
2021/7/17 9:31:03 來源: 中漁協海參產業分會微信號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7月12-14日,在中國漁業協會海參產業分會協調安排和陪同下,霞浦縣人民政府陳文頌副縣長帶領縣海洋漁業局、工信局、海洋投資公司、海參養殖主要鄉鎮領導及企業負責人一行12人前往大連,考察海參育苗、養殖、加工及品牌建設情況,與大連瓦房店、普蘭店政府、協會、企業交流南北方海參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和方向。“ 海參產業已經進入南北全面融合階段,產業、管理、產品、技術的深度融合已經勢不可擋,南北方海參產業多層次交流將更加頻繁,全國海參一盤棋成為各地政府、協會和海參人的共識。”
7月12-14日,在中國漁業協會海參產業分會協調安排和陪同下,霞浦縣人民政府陳文頌副縣長帶領縣海洋漁業局、工信局、海洋投資公司、海參養殖主要鄉鎮領導及企業負責人一行12人前往大連,考察海參育苗、養殖、加工及品牌建設情況,與大連瓦房店、普蘭店政府、協會、企業交流南北方海參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和方向。
01
產業融合
海刺參原產于遼寧、山東,瓦房店被譽為中國遼參故鄉,但第一枚人工培育的海參苗1955年出自河北,首次底播增殖在山東長島,首次池塘養殖在山東威海,第一個海參新品種出自大連,霞浦北參南養規模化從2003年開始。
在最近10多年里,海參產業創造了圍堰養殖、池塘保苗、網箱保苗、吊籠養殖、工廠化養殖等一系列新的模式,海參分段式養殖使海參產業南北融合更加緊密,山東、遼寧、河北的育苗室培育的小苗經過大連、山東6個月左右的網箱和池塘暫養,達到8-20頭,11月末運往福建霞浦,采用吊籠投喂的方式養殖4-5個月,即可達到2-10頭成品規格,集中加工成為半成品鹽漬海參,再銷售到山東、遼寧及全國各地,成為干海參和即食海參的原料。
海參分段式養殖模式催生了30多億元的網箱養殖產業,20多億元的手撿苗養殖產業和霞浦50億元的海參成品養殖加工產業,同時使行業分工協作越來越精細和默契,南北方的產業交流和融合更加頻繁。
02
管理服務融合
產業融合帶來了管理和服務的融合。自2019年開始,大連瓦房店、葫蘆島興城、山東煙臺、福建霞浦等地政府領導和主管部門,為共同發展海參產業,相互交流頻繁,沒有一個水產品能夠像海參一樣牽動地方政府的心,促成各地政府如此頻繁的登門聯系和溝通。這次霞浦縣大規?疾靾F深入大連、山東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全產業鏈考察交流,重點研究南北海參苗種標準和規模、安全和質量管理、技術合作與交流等方面問題。7月24日,遼寧葫蘆島興城市政府也將與中國漁業協會海參產業分會聯合舉辦中國(興城)海參發展論壇,興城市政府將邀請瓦房店、普蘭店、霞浦等地政府和協會共聚興城,研究海參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0年9月29日,為適應海參產業融合發展的需要,中國漁業協會海參產業分會在大連成立,來自遼寧、山東、河北、福建等地的海參協會、企業成為創始會員,經過十個月的發展,中國漁業協會海參產業分會與瓦房店海參協會、遼寧省海洋水產養殖協會、霞浦海參協會、興城海參協會等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協會之間交流更加頻繁,在產品標準、技術、模式、市場等方面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尤其是瓦房店海參協會在政府指導下,依托國內首個海參國家級產業園,為轄區養殖戶提供了更多優質、有效、扎實的服務,并在南北融合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03
產品融合
產自山東蓬萊的“安源1號”,來自榮成的“東科1號”和來自青島的“參優1號”優質海參苗經過網箱和池塘暫養,成為遼寧錦州、福建霞浦搶手的成品海參,來自大連皮口鑫玉龍、瓦房店銀海馬的“水院1號”改良海參苗也成為山東、遼寧海洋牧場的底播苗,來自河北、遼寧葫蘆島興城的海參苗也成為各地網箱和池塘養殖的苗種來源。分段式養殖使海參苗種深度融合,也使優良品種得到有效推廣,海參產業良種覆蓋率已經超過40%,目前6個國家級海參新品種均有不同程度的推廣應用,其中安源1號市場占有率超過10%。
來自長海和長島的底播海參,來自錦州凌海、大連瓦房店、皮口等地的圍堰海參,來自山東榮成、威海等地的圍堰和池塘海參和來自福建霞浦的吊籠海參,被山東、遼寧等地的加工企業收購,加工成為淡干、速發、鹽漬、即食等形態的成品,由線上線下各個銷售渠道銷往全國各地,甚至遠致西藏、新疆。原料收購早已實現全國性的融合。
04
技術融合
來自大連海洋大學、大連工業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科院海洋所、水科院黃海所、南海所、遼寧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福建水產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學、寧波海洋大學等眾多專家活躍在遼寧、山東、河北、福建海參育苗、養殖、加工第一線,為海參產業種質改良、病害防治、養殖增產、餌料配方、底質改良、人工魚礁等技術默默奉獻,也將各種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進行了廣泛傳播和分享,為海參產業技術融合做出了突出貢獻。
來自各地的育苗技術員、養殖高手不斷流動,以其經驗和技術帶動著海參育苗、養殖、加工技術的融合。據不完全統計,福建霞浦在大連、山東等地區從事網箱苗、池塘手撿苗養殖的占20%左右,山東、遼寧在福建從事海參養殖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
大連是國內海參加工技術和品牌建設的領先地區,山東煙臺是國內海參加工品最大的交易地。今年以來,山東煙臺海洋漁業局、蓬萊區政府、霞浦縣政府領導先后到大連臥龍工業園區、棒棰島海產集團、鑫玉龍生物、有德生物、廣參堂,煙臺華康生物醫藥等加工銷售企業,了解加工園區建設和加工設備、工藝等情況,蓬萊、霞浦以海參為主的產業園正在抓緊建設,大連的先進技術和品牌建設經驗將成為蓬萊和霞浦的未來方向,規范加工、追求品質、打造品牌將逐步成為全國主要海參產地政府和企業的共識。
05
有融乃大
海參產業已經進入南北全面融合階段,產業、管理和服務、產品、技術的深度融合已經勢不可擋,南北方海參產業多層次交流將更加頻繁,只有相互融合、相互溝通、相互學習、相互配合,才能使海參產業做大做強做優!叭珖⒁槐P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已經成為各地政府、協會和海參人的共識。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