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常會派發“政策紅包” 惠及多個群體
2021/6/22 9:36:1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針對今年以來農資價格較快上漲對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發放補貼;決定擴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增強農民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針對今年以來農資價格較快上漲對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發放補貼;決定擴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增強農民抵御風險能力;部署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減費讓利惠企利民;確定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政策,緩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
此次會議議題很多,政策含金量非常足,給種糧農民、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新市民、青年人都派發了“政策紅包”。
受益群體:種糧農民
中央財政安排200億元左右資金對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發放補貼
會議指出,農業是穩民心、安天下的產業。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考慮到今年以來受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影響,化肥、柴油等農資價格明顯上漲,當前正值夏收夏種關鍵時期,為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會議決定,在加強農資市場調節、引導企業增加國內市場供給的同時,立足我國發展中國家實際,根據主要糧食作物農資等價格上漲情況,中央財政安排200億元左右資金,對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發放補貼,以穩定農民收入。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化肥等農資價格上漲比較多,糧食價格雖然也在上漲,但漲幅不及農資價格,因此針對農資價格上漲發放一次性補貼,有利于減少農民種糧成本,保護其種糧積極性。”
農資價格與糧食生產休戚相關,國家高度重視農資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幾天前李克強總理在吉林省松原市考察時就指出,要保持合理糧價水平,遏制農資價格上漲,保護好種糧農民積極性。
為幫助農民抵御災害等風險、穩定種糧收益,會議決定,今年在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份,對500個產糧大縣實施稻谷、小麥種植完全成本保險,覆蓋種子、農藥、化肥等直接物化成本和土地、人工成本,彌補自然災害、病蟲害等導致的損失;實施玉米種植收入保險,彌補因價格、產量波動導致的損失。兩種保險保障水平最高可達相應品種種植收入的80%,保險費率按保本微利原則確定。明年推廣至主產省份所有產糧大縣。加大保險保費財政補貼,其中省級財政補貼不低于25%,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及東北地區補貼45%。
李國祥表示,這是落實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相關內容,未來要實現“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在糧食主產區全覆蓋,對于幫助規模種植戶應對價格波動和風險災害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遏制耕地“非糧化”。
受益群體: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
繼續發揮金融機構作用采取6方面減費措施
會議指出,今年要繼續發揮金融機構作用,采取6方面減費措施,幫助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降低成本,減輕上游大宗商品漲價傳導壓力。其中包括:鼓勵免收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支付賬戶提現手續費,將網絡支付商戶手續費降低10%,降低銀行卡刷卡手續費,推動減免小微企業跨行轉賬匯款手續費,推動降低自動取款機跨行取現手續費等。這些措施預計每年可為企業和群眾減負240億元。
這是最近一個多月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連續第4次部署紓困小微企業。此前政策涉及延長部分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期限、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等,此次則是打出減費“組合拳”。
“今年一條政策主線就是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紓困發展。此次一系列舉措的主要目標還是減輕中小企業負擔,幫助企業渡難關。”民生銀行宏觀研究員王靜文對記者說。
去年金融機構減費讓利有效支持了市場主體紓困發展。據央行數據,去年全年銀行累計發放3萬多億元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3000余萬戶經營主體,實現1.5萬億元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目標。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對記者表示:“預計未來金融機構以減費讓利的方式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尤其是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支持,將成為常態。這也是金融機構踐行普惠金融理念,實現包容性發展的必要舉措。”
受益群體:新市民、青年人
增加租金低于市場水平的小戶型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為保障城鎮化進程中進城務工人員、新就業大學生等新市民、青年人基本住房需求,會議明確了多項舉措,包括落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鼓勵市場力量參與,加強金融支持,增加租金低于市場水平的小戶型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等,可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企事業單位自有土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允許將閑置和低效利用的商業辦公用房、廠房等改建為保障性租賃住房。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馬泓表示,由于國內高房價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關鍵的內在原因是住房結構性供需矛盾,因此,為了有效抑制房價上漲過快,增加大城市租賃住房供給將是長期趨勢。
近年來,國家頻提“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從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到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2021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都將大城市住房問題擺在了比較突出的位置。
馬泓認為,當前的一個大的趨勢是,整體適齡購房人群的比重在下降,而年輕人租房群體的比重在上升,全國范圍內適齡的租房年輕人大約在1.5億至2億左右。未來租賃住房市場有著很大的需求和潛力。
會議還確定,從10月1日起,住房租賃企業向個人出租住房適用簡易計稅方法,按照5%征收率減按1.5%繳納增值稅;對企事業單位等向個人、專業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出租住房,減按4%稅率征收房產稅。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過去政策更強調對個人房東的減免政策,現在首次明確對租賃企業進行減稅。減稅力度大、支持性條款多,進一步體現了為租賃企業創造更好營商環境的導向。
馬泓分析說,從長期角度出發,還是應當鼓勵城市增加多種手段的租賃住房,并從財稅政策出發支持長租房市場,加快建立長效機制,擴大住房保障范圍,加快租賃住房登記備案等工作,推進“租購同權”,促進租賃房市場健康發展。
轉自:上海證券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我國網民規模已達11.23億人 互聯網普及率達79.7%
- 新供給、新體驗激發文旅消費新動能 多元業態添彩“暑期經濟”
- 政策紅利深度釋放激活文旅市場潛力 “China Travel”持續升溫解鎖多樣中國
- 托管“小”服務連起民生“大”幸福 各地探索“花樣”暑期托管解決群眾看護難題
- 夏糧穩產豐收、農民收入穩步增長、產業提質增效——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勢頭良好
- 3.33億人次,15.8%!數據勾勒活力圖景 中國成“常來常新”超級目的地
-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上半年發電量突破1200億千瓦時
- 上萬零件、4小時內,一輛智能新能源汽車!“超級產業鏈”展現磅礴力量
- 多項數據創新高!“十四五”時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 6.4%,工業生產增勢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