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緩解“豬周期”波動 多部門合力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
2021/6/10 15:36:20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今年以來,豬肉價格持續下行,但穩產保供壓力仍然較大。記者9日了解到,為了有效緩解生豬和豬肉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近日聯合印發《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 做今年以來,豬肉價格持續下行,但穩產保供壓力仍然較大。記者9日了解到,為了有效緩解生豬和豬肉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近日聯合印發《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 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
過去,由于我國生豬規模化養殖程度不高,入行門檻太低,導致“豬周期”每隔兩三年就會出現一次。
2018年非洲豬瘟疫情暴發后,生豬生產和豬肉市場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影響。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多部門積極應對,根據形勢變化及時組織政府豬肉儲備收儲和投放,保障了重要節假日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居民豬肉消費基本需要。
面對反復“發作”的“豬周期”,如何有效平滑波動、調控市場異常影響?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預案將本輪政府豬肉儲備調節中的經驗做法機制化、制度化,力求為豬肉市場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
具體來看,圍繞促進監測預警、儲備調節、政策協同,預案明確提出了一系列工作安排。
——豐富預警指標。“豬糧比價”指標是直觀反映生豬養殖成本收益對比關系的重要指標,廣受生豬養殖業關注,預案繼續沿用了這一指標。與此同時,預案增加兩個指標:一是“能繁母豬存欄量變化率”,該指標能夠顯著提高風險預警和儲備調節工作的前瞻性;二是增加了“36個大中城市精瘦肉平均零售價格”指標,該指標更貼近消費者感受,在豬肉價格過度上漲時能夠及時作出預警和響應。
——調整預警區間。預案區分生豬價格過度下跌和過度上漲兩種情形,設立了三級預警區間。其中,根據近年來養殖成本收益變化情況,將生豬養殖盈虧平衡點對應的豬糧比價由此前的5.5∶1至5.8∶1提高到7∶1,當豬糧比價處在7∶1至9∶1時不進行預警,為市場自發調整留有充足空間。
——分類設置儲備。預案依據政府豬肉儲備的不同功能定位,分設了常規儲備和臨時儲備。國家層面常規儲備主要用于滿足市場調控和應急投放需要。臨時儲備是結合此輪調控實踐、積極借鑒其他有關重要商品儲備建設經驗提出的,主要是在生豬價格過度下跌、產能大幅下降時進行收儲,以穩定生產預期,實現有效“托市”穩產能。同時,儲備規模較以往有了大幅提升,調控能力明顯增強。
——完善工作機制。對本輪豬肉市場調控工作中創新采取的部門會商機制予以鞏固,并結合本輪調控實踐經驗,對地方政府豬肉儲備規模、收儲機制等相關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有效提升央地聯動、區域聯動合力。
價高傷民、價賤傷農,生豬產業在我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價格過高時,將投放儲備以保障居民消費需要,推動價格向合理區間回落,避免生豬產能過度擴張;價格過低時,將啟動收儲以托住市場,為養殖場戶吃下‘定心丸’,避免生豬產能過度淘汰。”該負責人說,預案將充分發揮政府豬肉儲備調節作為關鍵抓手的重要作用,對生豬及豬肉價格堅持“調高”與“調低”并重,以供應穩保障價格穩,以價格穩促進供應穩。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已恢復到正常年份的97.6%。這位負責人預計,隨著產能持續恢復,生豬和豬肉價格有望繼續向合理水平回歸。同時,生豬養殖的規模化、標準化程度以及生物安全防護水平較以往明顯提高。(記者 鄒多為、安蓓)
轉自:新華社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我國網民規模已達11.23億人 互聯網普及率達79.7%
- 新供給、新體驗激發文旅消費新動能 多元業態添彩“暑期經濟”
- 政策紅利深度釋放激活文旅市場潛力 “China Travel”持續升溫解鎖多樣中國
- 托管“小”服務連起民生“大”幸福 各地探索“花樣”暑期托管解決群眾看護難題
- 夏糧穩產豐收、農民收入穩步增長、產業提質增效——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勢頭良好
- 3.33億人次,15.8%!數據勾勒活力圖景 中國成“常來常新”超級目的地
-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上半年發電量突破1200億千瓦時
- 6.4%,工業生產增勢良好
- 暑期文旅市場“百花齊放” “夜經濟”引領夏日消費熱潮
- 上萬零件、4小時內,一輛智能新能源汽車!“超級產業鏈”展現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