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宗原材料漲價下的中小企業
2021/6/10 14:54:36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1年的這個春天,對做鋼結構加工的邢延益而言,和其他中小企業主一樣難忘。不同的只是,面對建筑原材料價格一路飛漲,同區域的同行被逼到不敢接單,門庭緊閉,但邢延益的龍口信達卻停不下來,工廠產能全部排滿。2021年的這個春天,對做鋼結構加工的邢延益而言,和其他中小企業主一樣難忘。
不同的只是,面對建筑原材料價格一路飛漲,同區域的同行被逼到不敢接單,門庭緊閉,但邢延益的龍口信達卻停不下來,工廠產能全部排滿。
有這樣的局面,全憑了他多年努力完成的鋪墊。
從一個僅十來名員工的小工廠,一步步發展到今天超3萬平方米的企業,做到煙臺鋼結構加工領域的數一數二,龍口信達花了20年時間。
回過頭看,它的每一個腳印都異常清晰。有踩準時代節拍的幸運,也有長期用心經營的必然。
作為一個普通中小企業的掌舵人,邢延益身上有那種屬于民營制造企業主的共性。就是極度務實,然后步步為營,以及非要用有限的資源做更多事的決心和韌勁。
一本與時代有關的發家史
如果要總結龍口信達的發家史,那就是:趕上好時候,趕上好運氣。
2000年,邢延益在煙臺市靠近市政府的地方低價買下20畝地,成立了龍口信達鋼結構有限公司,從此有了近9千平方米的廠房。
在此之前有兩個事情與之相關。一是1996年中國鋼產量超過1億噸,之后一直位居世界鋼產量首位。二是從1998年開始,中國進入房地產的黃金十年。
但當時,鋼結構的應用不溫不火。那時他還不會想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場館的建成會是一個節點,之后鋼結構在建筑行業的需求迅速爆發,而他也有幸趕上這一趟中國城市化的快速列車。
在中國,過去建房子主要用混凝土,但自重比較大,而鋼結構的組成形式不象混凝土結構那樣單一,且自重輕、強度大,可以廣泛應用于跨度要求較大的廠房、體育館、展覽館等。
2008年北京奧運會場館鳥巢用鋼結構搭建。一時間,鋼結構建筑在中國快速興起,幾乎出現在每一個城市的中心城區:上海世博會會場、2010年亞運會、上海環球中心、北京電視中心、國貿中心......
據統計,全國每年有200-300萬平方米的高層鋼結構建筑施工,用鋼量約45萬噸。
那是龍口信達的快速發展期間。在高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前,早年拿下的地塊不僅為龍頭信達爭取到更低的成本,也成為公司后來擴大產能的重要基礎。
2004年、2017年龍口信達再次買入土地。如今煙臺市的工業地價已翻了數番。從煙臺城市的上空俯瞰,龍口信達面積超3萬平方米的廠房,就是邢延益最顯赫的資產。
△從城市上空俯瞰,龍口信達2004年購入的廠房,面積十分惹眼。
一本勤儉持家的經濟賬
光靠有本錢和好運氣,能使企業走20年嗎?不能。即使有低于同行的價格,也不能。
產品質量總比同行高出一些,才是邢延益屢試不爽的法寶。“我們就是要高于市場的標準去做,把低端產品做成高端。”邢延益說。
為此,他在2019年上了激光加工設備,使用了一年之后,把火焰切割和數控鉆床全部換成激光加工,產品精度隨即上了一個臺階。
更重要的,邢延益善于精打細算,他的賬算得比誰都清楚,但不是只算眼前賬,也算長遠。這就像滾雪球,講求勻速前進——既要照顧到眼前,也要抬頭看天氣。
邢延益精于此道,這不僅體現在土地便宜時不失時機拿地,也體現在他總是比同行更早換上先進加工設備。
按照邢延益的習慣,每引進一項設備,他自己得先研究透。激光加工他老早就關注,但是不行動,因為價格沒降下來。直到2018-2019年間激光加工逐漸普及,價格變得親民。
上激光加工之前,他又仔細算了一筆賬:原材料的節約是大頭。相比火焰切割+數控鉆床,一年能節約費用50萬,三年就能收回一臺激光切割機的購買費。
不光這些,還有氣體的節約、廢氣處理費用的節約。甚至產出的廢品也比過去值錢:數控鉆床鉆出來的是鐵削,回收價格低,但激光加工切出的是鐵塊,比鐵削值錢。
最讓邢延益得意的是,產品的質量提高了,加上設備放在工廠里,本身就是企業實力的體現,這給他帶來了明顯的攬單優勢。訂單多了,不僅產能滿足,如今邢延益有底氣篩選用戶。
一次與成本有關的平安渡險
到2021年春天,邢延益又面臨新的考驗,但這一次,靠的不全是好運。
春節一過,建筑原材料價格一路飛漲,鋼材價格在5月一度飆到去年底的兩倍。鋼結構加工以原材料成本為主,加上行業向來賬期壓得重,對現金流不夠的中小企業,幾近于滅頂之災。
很快,這導致同在煙臺的許多小型廠家,面臨無活可干的局面。倒不是因為無單可接,而是不敢接單。因為資金跟不上,做工程不僅沒賺還虧。在煙臺,這是普遍現象,其他地區也可想而知。
邢延益能躲開這波行業危機,多虧了過去幾個重要的經營動作。得益于成本的優勢,產品質量的優勢,這個春天,他還有錢可賺。
不僅如此,他的優勢還被放大了:原來節省一噸材料省2000元,現在能省3000-4000元。節省下來的,是實實在在的現金。
然而平安渡險的當下,邢延益也為同行捏一把汗。畢竟對中小企業,尤其是私營企業來說,手里資金緊張,卻要時刻面對市場因素的不確定性,有時候風浪稍微大一點,就容易船身不穩。
即使企業規模不大,卻不能不朝前看遠一點。這是邢延益的經驗。“企業要往前走必須要學習,出了新設備新技術要去了解,不可能一次到位,要一步步來,這樣才穩當,不需面對那么大壓力。”
眼下,原材料價格漲了,但龍口信達不打算漲價,邢延益換了一個思路,他正琢磨著把企業內部的生產要素利用率進一步優化,把單位成本再壓縮一些。
他還是那條樸實的生存法則:錢要花,但要花在刀刃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我國網民規模已達11.23億人 互聯網普及率達79.7%
- 新供給、新體驗激發文旅消費新動能 多元業態添彩“暑期經濟”
- 政策紅利深度釋放激活文旅市場潛力 “China Travel”持續升溫解鎖多樣中國
- 托管“小”服務連起民生“大”幸福 各地探索“花樣”暑期托管解決群眾看護難題
- 夏糧穩產豐收、農民收入穩步增長、產業提質增效——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勢頭良好
- 3.33億人次,15.8%!數據勾勒活力圖景 中國成“常來常新”超級目的地
-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上半年發電量突破1200億千瓦時
- 6.4%,工業生產增勢良好
- 暑期文旅市場“百花齊放” “夜經濟”引領夏日消費熱潮
- 上萬零件、4小時內,一輛智能新能源汽車!“超級產業鏈”展現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