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銀發經濟"增長潛力 護航養老產業發展
2021/5/22 9:36:18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伴隨著撲面而來的老齡化,如何讓老年人健康幸福地安度晚年,是一個必須回答好的大課題。 2010年至2020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占18.70%。其中,6伴隨著撲面而來的老齡化,如何讓老年人健康幸福地安度晚年,是一個必須回答好的大課題。
2010年至2020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占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4萬人,占13.50%。這一數字的背后,也折射出我國老齡化人口進一步增長的嚴峻現實。
“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未來一段時期將持續面臨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壓力。”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說,人口老齡化將減少勞動力的供給數量、增加家庭養老負擔和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壓力,不過,這也促進了“銀發經濟”的發展,擴大老年產品和服務消費,有利于推動技術進步。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胡繼曄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銀發經濟"對技術進步有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例如日本,開發出了洗澡機器人,通過洗澡機器人來為老年人提供服務,這款洗澡機器人一個人就可以操作。從此案例可以看出,為老年人服務,為老年產業服務還需要大批的技術創新。
胡繼曄說,在數字經濟時代,可以不用到現場就能夠為老年人解決很多問題,因此,數字經濟為老年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不可否認,科技創新、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也為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撐。
養老產業蓄勢待發
近日發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人口共141178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相比,東部和西部地區人口占比上升,中部、東北地區人口占比下降。在少兒人口比重回升的同時,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有觀點認為,按照國際通行劃分標準,當一個國家(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超過7%,或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超過10%,意味著這一國家(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
前不久,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預計"十四五"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十四五"《綱要草案》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
據《中國產經新聞》記者了解,前一段時間,相關部委圍繞養老服務業開展了密集調研和部署,下一步,更多支持養老服務產業的政策舉措也會陸續出臺。
前不久,養老服務部際聯席專題會議召開,強調要探索制定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更加清晰地界定基本養老服務的具體項目和內容,推動基本養老服務與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長期護理保險的銜接,增強制度之間系統集成、協同高效、銜接配套。要優化基本養老服務資源配置,強化政策和資源支持。
老齡化人口增多,養老保障需求也將持續提升。中國社科院《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預計到2030年我國養老產業市場可達13萬億元。另有多家機構預測,到2022年中高收入老年人口數量將超1億人,達到新的高點,進一步推動養老產業消費水平和服務需求的提升。老齡人口增多將帶來較高社會消費傾向,預計2024年我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增長將突破10萬億元,年均增速約20%,中老年市場將成為巨大的藍海市場。
多層次應對老齡化
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突破2.6億,如此龐大的群體中蘊藏著巨大的消費潛力,養老產業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根據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老年用品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5年,老年用品產業總體規模超過5萬億元,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市場環境持續優化,形成技術、產品、服務和應用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
近日,有媒體描述未來智能養老產業場景:只要發出一個語音指令,就有一款智能機器人走到床邊攙扶老人起身,洗澡時發生緊急情況,一拉噴頭邊上的報警器,專業服務人員馬上到位等。未來智能科技賦能,必將為養老產業發展注入一股新活力。
據記者了解,某壽險公司推出了康養品牌挺進養老社區,這也是國內頭部企業最后進入養老社區的企業。該公司通過"金融+醫療+康養"結合的創新發展方式,整合公司金融、醫療與科技領域的優勢資源,布局康養產業。
有業內人士認為,不同于西方國家,我國大多數老人希望養老不離家,民政部提出"9073"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也就是說將有97%的老年人通過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的方式獲取服務,3%的老年人接受機構養老服務。要滿足絕大多數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就需要大力發展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
胡繼曄告訴記者,前一段時間,他參加了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的一個未來設計會議,這個未來設計就是將房屋建筑設計的標準進行適老化改造。如果將專門為老年人設計作為一個標準來執行的話,這也意味著未來國家要真正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空間。
此外,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作為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地區,天津市河西區依托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整合多部門資源,最大限度發揮大數據和智能科技手段的作用,同時注重人文關懷,滿足區域內老人的養老服務需求,使智慧、高效、便捷的居家養老服務成為現實。
據悉,天津正在以河西區居家智慧養老模式為試點,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體制機制和運營模式,來推動區域養老服務產業快速發展。
"全面提升養老服務水平,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提供支撐。"民政部部長李紀恒日前表示,未來將大力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讓所有老年人能夠享有"身邊、床邊、周邊"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提高服務的可及性、多樣化水平;優化機構養老,優先發展護理型床位,加強醫養康養相結合,盡可能滿足老年人最迫切的失能照護剛需。(記者 梁文艷)
轉自:中國產經新聞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