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障能源安全,油氣產業要“扛起大旗”
2021/5/4 11:36:18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國家能源局日前印發的《2021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給今年的油氣產業明確了目標:石油產量1.96億噸左右,天然氣產量2025億立方米左右,比去年產量均有明顯增長。 不僅是設國家能源局日前印發的《2021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給今年的油氣產業明確了目標:石油產量1.96億噸左右,天然氣產量2025億立方米左右,比去年產量均有明顯增長。
不僅是設置具體目標,國家能源局在“增強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方面,對油氣產業也著墨頗多。不管是加強能源預測預警,還是進一步提升能源儲運能力,抑或是強化能源供應保障基礎,都對油氣產業做了多方面部署。可見,油氣產業增儲上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仍是主要任務。
盡管近年來電動汽車發展迅猛,并不時傳出禁售燃油車的討論,引發業內對石油行業前景的擔憂。但有專家預測,“十四五”期間,在國內煉化產業規模繼續增加及開工水平穩步提升的背景下,原油需求在臨近峰值平臺期前仍將繼續攀升,進口依存度或將升至75%;同時,“十四五”期間,減煤控煤工作將驅動工業燃料用氣需求增加,清潔取暖中“煤改氣”和交通用氣也將較快增長,氣電因其靈活調節的優勢或迎來重要發展機遇,這些都將推動天然氣需求持續增長。
由此可見,油氣行業仍需努力保障供應,增儲上產不可掉以輕心。
事實上,在能源轉型以及去年“負油價”的倒逼之下,包括我國“三桶油”在內的世界主要大型油企近期紛紛尋求轉型。開發氫能、建設智能充換電站、布局海上風電光伏等成為國內油企近期登上熱搜的主要話題。
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油企積極謀求轉型與增儲上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并不矛盾。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能源脫碳勢在必行。同時,“三桶油”去年凈利齊遭“腰斬”,也要求油企盡快找到新的盈利支撐點。但在持續降低煤炭消費比重,風電光伏成本偏高、波動性問題尚無法有效解決的當下,油氣產業還須聚焦主業,不能削弱油氣勘探開發和儲運能力提升,應主動扛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大旗。(別凡)
轉自:中國能源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