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廣科學種植,高原上長出“金果果”
2021/4/2 11:28:14 來源:科技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位于四川甘孜州西南部的鄉城縣,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藏語意為“手中的佛珠”。從1983年參加工作以來,四川鄉城縣農牧農村和科技局副局長、高級農藝師劉成忠已經在這片平均海拔29位于四川甘孜州西南部的鄉城縣,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藏語意為“手中的佛珠”。從1983年參加工作以來,四川鄉城縣農牧農村和科技局副局長、高級農藝師劉成忠已經在這片平均海拔2900米的高原大地上行走了近38年。近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劉成忠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2014年起,隨著全面脫貧攻堅深入推進,劉成忠的足跡遍及鄉城各個貧困村。他指導督促實施特色水果、蔬菜、糧油等特色農業產業扶貧項目63項、發展特色水果15000畝,一線負責組織建立蘋果、釀酒葡萄、草莓等7個農業科技扶貧示范點,為貧困村、貧困戶長期持續增收奠定了基礎。
下真功夫推廣農技
“昨天正在青德鎮布機村集體果園指導,果園到了春季生長的關鍵階段,我還得繼續多跑跑,這個周末也排滿了。”3月5日接受記者采訪時,劉成忠正在下鄉服務途中。今年春節假期剛過,他已經走訪了鄉城的3個村,手把手指導200余名果農開展春季果園管理。
在現場,或指導村民開展施肥、灌溉,或下田示范修枝、嫁接,已經成為多年來劉成忠工作的常態。“我是學農出身,基層的農業技術重在推廣,就必須一個村一個村地跑,一片果園一片果園地指導。”他說,農業新技術的“落地”與扶貧工作密不可分,不同區域的土壤海拔、氣候環境各有不同,必須下真功夫,才能見到真成效。
脫貧攻堅工作中,劉成忠親自負責組織建立蘋果、釀酒葡萄、草莓等農業科技扶貧示范點有7個。“每一個項目都需要真抓實干,才能干起來。”他說。
2014年,劉成忠初次到訪鄉城縣洞松鄉松通移民點,當地20戶村民此前剛完成異地搬遷,“種什么、怎么種”成為關乎脫貧攻堅目標能否實現的重要問題。“當時有村民想繼續種玉米,我堅決反對。”劉成忠說,他當時拍胸脯向村民們保證,依靠科學種植,高原上也能種出致富的“金果果”。從選種到栽植、從培訓到示范,在他不斷奔波努力下,村民逐步轉變觀念,開始了釀酒葡萄種植。如今這里115畝的示范點,近三年釀酒葡萄銷售總收入已達122.6萬元,平均每戶每年銷售收入2.04萬元。
統計顯示,從2014年以來的6年時間里,劉成忠在不同的生產季節深入田間、果園生產現場開展技術現場指導達670天,實地指導農民7000余人次,幾乎每年都有100多天在下鄉。李 迪 陳 科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