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全球錫行業供需格局及價格走勢分析
2017/4/21 10:30:1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全球供需結構----中國消費最多 ;印尼、緬甸出口最大過去幾年,精煉錫發生兩個重要趨勢變化。首先,精煉錫的供需格局由過剩轉向短缺,庫存開始下降。其次,緬甸高品位礦的沖擊影響減弱,緬甸進口礦品位快速下滑,并且由于掠奪式開采,導致緬甸礦一、全球供需結構----中國消費最多 ;印尼、緬甸出口最大
過去幾年,精煉錫發生兩個重要趨勢變化。首先,精煉錫的供需格局由過剩轉向短缺,庫存開始下降。其次,緬甸高品位礦的沖擊影響減弱,緬甸進口礦品位快速下滑,并且由于掠奪式開采,導致緬甸礦的開采規模難以擴大,礦山壽命大幅縮減。預計未來緬甸礦供給維持穩定,難以有顯著增長。
全球儲量主要集中在中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少數國家。產量上中國、印尼、緬甸是最大的精礦生產國。其中中國主要用于自身消費,印尼和緬甸是全球最大的兩個出口國。印尼出口量隨著政策趨于更加嚴格、錫砂礦品位下降嚴重,導致成本提升,產量下降連年下降。緬甸目前在采以露天礦為主。緬甸靜態儲量僅 11 萬噸,年產 3.3 萬噸錫精礦左右。緬甸表層 5%以上富礦已經接近消耗殆盡,目前主力在采礦山品位下降至 3%左右。預計未來會進一步下滑。考慮到緬甸靜態可采年限僅為 3.3 年左右,預計緬甸未來產量難以增長,甚至可能出現下滑。
中國2012 年之前進口較少,錫砂礦每年進口不及 5 萬噸,折合錫金屬不到 3000 噸。自從緬甸高品位低成本礦開發后,中國進口大幅增加。低成本礦石沖擊中國云南錫產業。由于緬甸地理和成本優勢,致使中國和全球錫價大幅下跌。
全球儲量集中在中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少數國家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最大的錫礦生產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印尼出口占全球產量 20%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緬甸占中國進口大頭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是全球最大錫消費國和生產國。中國的消費量占全球將近一半。和全球的消費結構不同,中國一半的錫消費用于電子焊錫領域。歐美地區錫化工占比量更大一些。這主要是因為在產業分工上,中國在電子工業領域是全球第一大制造國,耗用大量錫。
中國消費占全球將近一半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錫消費結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主要地區消費結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錫價有望繼續上漲-----度過供給沖擊,錫重回供給不足
商業庫存接近歷史低位、供需重回不足、需求穩步增長而供給品位逐步下降,共同構成錫價持續高位的邏輯。全球錫的靜態可采年限為 16 年,是基本金屬里可采年限最少的品種。并且近年來全球未發現大型錫礦,動態增儲量小。
當前錫最接近鋅 2016 年的情況。鋅自 2014 年出現礦石端短缺后一直在消耗庫存。直到 2016 年初,礦石的商業庫存達到歷史底部、Lisheen 和 Century 兩個超級大框退出產能,2016 年需求超預期增長,共同構筑鋅價持續性上漲。
當前錫庫存接近歷史低位,2015 年底商業庫存為 2.83 萬噸。到 2016 年底,預計為2.33 萬噸。考慮到 2017 年中國供給繼續受到環保因素限制,需求端馬口鐵和錫焊繼續小幅增長,2017 年庫存可能進一步降低至 1.3 萬噸。商業庫存或只能維持不足一個月的消費量。
供需端過去兩年由于錫價大幅下跌,導致中國錫礦大面積虧損。中國錫精礦產量在2015 年達到頂峰 11 萬噸后,2016 年產量下降 1 萬噸至 10 萬噸。全球其他地區保持相對均衡。這是由于盡管緬甸的產量上升,但是印尼、秘魯等地的產量今年來持續下滑,導致增產和減產相互抵消。整體來看,2016 年全球錫精礦含金屬產量下滑 9000 噸,下滑 3.12%。此外,根據統計,緬甸的靜態錫儲量僅為 11 萬噸,按照目前每年 3.3 萬噸的產量,靜態年限不足 4 年。并且緬甸是掠奪式開采,極大損害礦山可采壽命,預計未來緬甸因素會成為助推價格上漲的因素。
商業庫存到歷史低位(千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供給連續兩年出現不足 (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秘魯和印尼減產抵消緬甸增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印尼 、秘魯、玻利維亞 、荷蘭四國占全球錫貿易比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需求端馬口鐵、錫焊小幅增長。預計 2017 年繼續小幅增長。2016 年全球錫消費量增長 5%。主要是受到電子產品復蘇、馬口鐵消費持續增長影響。全球錫消費中 52%來自焊料、18%來自馬口鐵、14%來自化工、合金占 5%、浮法玻璃占 2%,其他合計占 9%。下游電子工業行業是中國以及東亞地區錫消費的絕對主導地位。目前,國內電子焊錫料占總消費的 50%。
主要市場消費電子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半導體銷售量持續增長。可穿戴設備、無人飛行器、汽車電子的需求和滲透率不斷攀升,成為下一個增量需求點。長期來看,未來半導體產量和需求因這些新增市場而繼續增長,并拉動錫消費。
全球半導體銷量增長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美國電子行業產能利用率和日本半導體訂單同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印刷電路板和集成電路方面,全球主要生產和消費市場繼續保持增長。尤其是集成電路方面,中國增速保持在 20%以上,日本經過 2016 年上半年低迷之后,生產出現快速反彈。
日本和北美印刷電路板需求反彈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集成電路繼續保持 20% 以上增速、日本增速反彈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