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國際科技產業交流會暨俄羅斯工程院成果轉化,產教融合簽約儀式
2023/5/22 10:38:27 來源:中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3中俄國際科技產業交流會在2023年5月19日上午9點30分在上海舉行,本次交流會以“科技賦能 共創未來”為主題,邀請中俄兩國科研領域相關的專家和行業領軍人物出席2023中俄國際科技產業交流會在2023年5月19日上午9點30分在上海舉行,本次交流會以“科技賦能 共創未來”為主題,邀請中俄兩國科研領域相關的專家和行業領軍人物出席,旨在加強中俄技術產業界的友誼和交流,使兩國科技合作與交流向全方位、多層次、多領域和高水平方向發展,實現中俄科技產業合作的可持續發展。俄羅斯工程院院士章·瓦列里·阿納托利耶維奇副院長、院士庫斯塔列夫·根納季·弗拉基米羅維奇副院長,原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莊聰生、國家發改委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北京事業部執行主任王東升,上海海洋大學副校長倪衛杰等重要嘉賓參與了本次活動。
上海海洋大學副校長倪衛杰大會致歡迎辭
本次活動活動響應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強綠色發展合作的指導精神。活動以“科技賦能 共創未來”為主題,大會圍繞中俄人才引進,技術交流,成果轉化,技術轉移為主題展開分享, 邀請到了中俄兩國科研領域相關的專家和行業領軍人物出席并發表講話。加強了中俄技術產業界的友誼和交流,使兩國科技合作與交流向全方位、多層次、多領域和高水平方向發展,為中俄科技產業合作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了力量。
原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莊聰生發表主題講話
原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莊聰生發表了當前經濟形勢和產業發展的主題演講,指出當前的任務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并指出民營經濟市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為企業家增強信心,為民營經濟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獻言獻策。
俄羅斯工程院副院長章·瓦列里·阿納托利耶維奇為大會致辭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北京事業部主任王東升博士 從成果轉化,技術轉移落地的政策法規,落地執行的層面,深入淺出的介紹了國家的相關政策,和一些成功案例,為中俄未來學術交流,成果轉化提供了實操經驗。
在當前世界經濟復蘇艱難、美元加息、歐美不確定性因素劇增的復雜國際形勢下,我們更要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加強中俄科技交流、人才交流,有利于落實我國科技興國的偉大戰略,有利于推動“一帶一路”有序開展。
本次活動旨在通過搭建一套以政府為主導,加深企業、高校,社會科研機構多元交流合作的國際交流平臺,實現與會各國科技與人才的深度交流,共同推進科技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將科技成果與高級人才引進來,讓中國理念和中國企業走出去,加深中國與俄羅斯乃至全世界的科研機構、院校、企業全面合作。
活動的成功舉辦,得到了與會嘉賓的一致好評。未來,中俄國際科技產業研討會將朝著常態化、規范化、全面化的方向發展,為中國與俄羅斯,中國與全世界的科技交流、人才交流、企業交流做出更大貢獻。
主辦方上海臨岫科技是一支由國家智庫人員、高科技實體企業家、國內創投界資深人士和國際頂尖科研院所為主要力量所組成的團隊。在當前形勢下,以”培養面向未來的大國工匠“為使命,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為各級政府打通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金融鏈。立足臨港、連接上海、面向全國。致力于職業教育領域產教融合、產城融合。通過建設”產、學、研、創、融“成果轉化、技術轉移、產業基金、創投孵化為一體的新型實訓創研基地,建立產業學院、打造示范性地域產教聯合體,
公司致力于通過整合國內外多方資源,構建一套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孵化體系、中外院士工作站,研發平臺、國際合作閉環生態。上海臨港片區是海內外人才開展國際創新協同的重要基地,在臨港搭臺,構建一個全球化的人才、科技,產業,交流平臺,
產教融合
基礎軟硬件平臺建設一-產教融合課程體系建設
校企融合雙師團隊建設-一校內外產業實踐條件
創新人才培養方案一-職業技能認證體系導入
產學研項目課題引入-一職業素養教學服務引入
政校企聯動,建設市域產教聯合體。
成果轉化
共享科研成果和推動科技產業化,為社會,企業提供智庫服務和資源配置服務。根據地方發展需要在各領域開展聯合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服務區域經濟。圍繞區域產業發展需要,通過與區域政府、高校等共建方式,促進技術成果轉化和項目落地發展。
院士工作站
與國內外眾多院士及高端人才主要通過技術引進和才引進的方式,與各地方企業進行地方院士工作立申報、工信部啟明計劃申報、科技部火炬計劃申報、中國科協海智計劃申報、各地高端人才計劃、國際間科技合作交流、技術掛職、全職就業等。
金融賦能
圍繞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及優勢產業,支柱產業組建風投創投基金,通過政府產業引導基金投資方式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優質企業快速成長。孵化區域企業上市,帶動區域產業集群發展。
中外院士工作站是上海臨岫科技產學研戰略的重要布局。以此為基礎,能夠聚集國內外高端科技人才資源,高效利用臨港的國際化與人才優勢,和優質在營商環境,更好地為國內外企業與機構賦能,推進地方產教融合、產城融合,為地方經濟發展與發展提供金融,科技,人才,產業支持。 以現代化產業集群來推動未來城市的良性,健康,高質量發展!
產教融合孵化企業港岫科技 (上海)有限公司首次亮相大會:
全球領先的生物快檢芯片。公司擁有原始創新的“BT+IT 基因電學”快檢技術,將各種疾病從目前專業醫療檢測的2個小時-1周的檢測時間縮短到10秒以內。技術世界先進,國內首創,是個人疾病預防和全民健康管理的新方式。
本次參會的嘉賓有:
俄羅斯工程院院士章·瓦列里·阿納托利耶維奇副院長
俄羅斯工程院院士庫斯塔列夫·根納季·弗拉基米羅維奇副院長、
俄羅斯高速鐵路設計、建設和運營技術政策專家委員會工作組院士波利亞科夫·弗拉基米爾·尤里耶維奇、
歐洲力學學會會員俄羅斯工程院工程力學部的院士秘書索林·瓦西里·瓦西里耶維奇院士
俄羅斯科學院自動化與控制過程研究所實驗室主任菲拉列托夫·弗拉基米爾·費奧多羅維奇院士,
俄羅斯工程院干事、瑪麗娜
上海地市商會聯合商會周波秘書長 上海舜華氫能源系統高頂云董事長、上海遠方基礎有限公司劉忠池董事長 上海舜卓能源系統溫立顯總經理、 延安大學澤東干部學院杜憲增副院長、 中科云富(北京)技術研究院孫立人、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服務科學研究院環境與資源綜合利用研究室主任、總工程師徐陳國、 港岫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大路博士、申威聯創韓停基董事長、邁階科創園鄭瑾總經理,來自各省市駐上海辦事處的各位領導,以及各地商會和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家嘉賓。
俄羅斯工程院六名院士都在自己研究領域內發表了精彩的演講, 本次交流會已經有中方專家達成成果合作意向, 專家的發言也加深了與會嘉賓對中俄兩國合作潛力的認同,通過與專家、同行們的交流互動,進一步認識到企業的發展和創新必須加強交流,優勢互補、取長補短。中俄在科技、人才、市場等方面有廣闊的合作空間。攜手向前,中俄兩國的深入合作也必將為企業和個人創造更多發展機遇,為全球經濟復蘇創造更大動力。
本次大會兩項重要簽約:
本次活動主辦方上海臨岫科技主要圍繞上海臨港片區的主導產業,通過聚集國內外高端科技人才資源,利用臨港的國際化與人才優勢,運用市場化的方式,開展人才的產業化運營和科技創新服務。雙方就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孵化體系、研發平臺、國際合作等事宜深度交流與參觀考察。
為發展成果轉化、技術轉移、產教融合、共建中俄技術產業橋梁,上海臨岫科技執行董事陳潔與中俄科技合作處、俄羅斯工程院副院長章·瓦列里·阿納托利耶維奇簽約中俄合作備忘錄。
本次交流會的企業南通市匯益冷鏈倉儲有限公司與上海臨岫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成果轉化,并合作簽約。
本次參會的嘉賓表示出席此次活動受益良多,通過與專家以及同行們的交流互動,進一步認識到企業的發展和創新的潛力在于優勢互補和取長補短,中俄在高科技、制造、貿易等領域有廣闊的合作空間,為民營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機遇,有利于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可以預見,中俄科技產業的合作將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多實惠,有利于市場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有利于全球經濟穩定發展。
本次大會全體人員合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