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安能源:如何開展學校的綜合能源服務?
2022/8/10 16:53:01 來源:華夏小康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國家3060碳達峰、碳中和的國家戰略前提下,碳安能源科技(重慶)有限公司幫助用電企業節能、減碳,能夠降低能耗成本約5%-10%左右,降本增效,增加用電企業的盈利能力,為不同需求的用電企業量身定制綜合能源服務方案!學校作為公共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著示范和引領作用。從江蘇能源云網了解到,其中,高校因學生擴招等原因開始了大規模建設新校區,這使得高校的能源消耗量急劇增加。據統計全國院校的能源消耗占據了社會總能耗的10%,全國大學生人均能耗是全國居民人均能耗的4倍,這說明校園蘊含著大的節能潛力。大學校園因占地面積大,建筑物數量與種類眾多,因此十分適合開展綜合能源服務以建立節約型校園。
目前,高校校園能耗主要有以下特點:
1、筑類型多,能耗種類也多。校園不僅有教學樓、科研樓、行政辦公樓等公共建筑,而且有宿舍樓等居住建筑和食堂、浴室等生活輔助建筑,建筑類型的多樣化必然能導致能耗種類的多樣化。
2、能耗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由于高校在1月下旬到2月中旬和7月上旬到8月下旬放寒、暑假,校園能耗會明顯下降。
3、能設施較單一,使用時間相對集中。高校中大部分的建筑耗能設施比較陳舊、簡單,而且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作息具有規律性,能耗會比較集中。
可以就這些能源消耗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綜合能源服務。
一、整合優勢資源,形成多輪驅動
面對廣闊的市場前景,綜合能源服務發展需要積極進取與參與,對內要激發團隊的動力與活力,加強對綜合能源服務最新理念、最新模式的學習研究,建立內部各專業協作機制,真正把綜合能源服務作為主營業務與核心競爭力,對于從傳統能源轉型的組織來說,尤其要注意擺脫對傳統業務的依賴與惰性,需要從思路、知識等各方面不斷更新與進取。
研究建立市場化激勵和考核機制,對市場開拓人員嘗試使用項目收益分紅等方式,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利用傳統業務營銷渠道,將拓展綜合能源服務等競爭性項目納入大客戶經理等傳統業務人員工作范圍內,積極開拓市場。
對外尋求合作共贏。針對傳統領域之外專業人才不足的問題,綜合能源服務企業除了探索采用社會招聘、勞務派遣等方式,引入多專業、多層次人才外,更要充分考慮資源的整合與外部合作。對于單個企業來說,盲目求大求全可能得不償失,而與外部資源形成廣泛良好的合作則可能事半功倍。在發展戰略上,部分項目選擇以合作的方式委托第三方實施專業領域的能源增值服務,可以為迅速做大做強綜合能源服務市場提供條件。
二、大膽創新實踐,實現服務升級
創新商業模式。通過對公共建筑、工業園區、工業企業等不同客戶特點的調研分析,準確掌握客戶能源服務需求,細分客戶類別。因地制宜地使用能源托管、多能互補等商業模式,大膽開展EMC、EPC、BOT等多種工程模式實踐,強化物聯網、大數據、儲能等技術的推廣應用,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綜合能源解決方案。深入研究綜合能源服務全產業鏈關鍵環節、關鍵技術的盈利點,打造最優盈利模式,實現效益最大化。
實施“互聯網+”能源服務。發揮企業資源優勢,廣泛應用綜合能源服務信息化平臺,結合設備代運維、用能托管等業務,掌握客戶內部能效數據資源,開展多維度分析,深入挖掘數據價值,為客戶提供用能監測、能效診斷等“互聯網+”能源服務,組建公司大數據分析團隊,主動學習掌握國內外先進的數據分析方法,通過對客戶用能數據的分析研究,指導開展綜合能源服務工作。
三、敢于先行先試,提速市場開拓
精心打造示范項目。加快推薦典型示范項目,同時緊盯潛力客戶,以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區域能源互聯網為方向,積極應用儲能、物聯網等技術,建設一批規模較大、效益良好、技術先進的綜合能源服務示范項目。主動提煉項目建設經驗,形成具有可推廣性和可復制性的模式,助力擴大現有業務規模,提升經營效益。
積極拓展服務市場。緊緊抓住經濟復蘇、用能量高速增長的機遇,加快布局綜合能源服務市場,力爭形成先發優勢。主動對接大型能耗企業,形成潛力項目庫。加強與各地縣(市)、區的溝通合作,通過簽署戰略協議的方式,明確合作意向,為后續拓展市場奠定基礎。
在國家3060碳達峰、碳中和的國家戰略前提下,碳安能源科技(重慶)有限公司幫助用電企業節能、減碳,能夠降低能耗成本約5%-10%左右,降本增效,增加用電企業的盈利能力,為不同需求的用電企業量身定制綜合能源服務方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