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穩住基本盤 筑牢“壓艙石” “三農”穩產保供增收全面發力
2022/4/23 9:18:02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日發布的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顯示,一季度,我國“三農”基本盤保持平穩,“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凸顯。 看生產,春耕備播進展順利。據農情調度,今年春播糧食意向種植面積9.420日發布的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顯示,一季度,我國“三農”基本盤保持平穩,“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凸顯。
看生產,春耕備播進展順利。據農情調度,今年春播糧食意向種植面積9.4億畝,比上年有所增加。目前,春播糧食已過2成,早稻栽插過7成,東北水稻育秧過7成,均快于去年。
看供應,“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足。一季度末豬肉產量1561萬噸,同比增加14%。蔬菜供給總體穩定,在田蔬菜面積同比增加近300萬畝。
看收入,農民收入保持增長勢頭。一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78元,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6.3%,快于城鎮居民增速2.1個百分點。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有效發揮了‘壓艙石’作用。今年3月我國食品價格同比下降1.5%,與全球食品價格大幅上漲30%以上的局面形成鮮明對比;當前全球糧食安全形勢復雜,我國將糧食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將進一步夯實糧食安全基礎,為我國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鞭r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副處長、研究員姜楠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不過,也應看到,當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國際糧食市場價格劇烈波動、農資價格高位上漲、農民增收壓力增大、疫情對局部地區農業生產和流通秩序帶來影響等問題突出。
吉林是我國糧食主產省,前期受到疫情影響,農資運銷下擺,農民下田整地和農機上路作業不同程度受阻,春耕生產受到影響。據農業農村部監測,3月底吉林化肥下擺到位率只有68%左右,比去年同期慢了12.7個百分點。
加強生產管控,打通“卡點”和“堵點”。為穩住東北大糧倉,這片黑土地上正加快備春耕。
近日,記者在吉林省四平市中農資聯合貿易有限責任公司梨樹配送中心看到,一輛輛滿載化肥的貨車即刻啟程,進村入戶。該配送中心負責人姚樹鵬對記者說,連日來,裝卸工人每天發運上百噸化肥。交通部門開具了運輸通行證,能確;实谝粫r間運送到營業網點和農民手中。此外,吉林各地還組織龍頭企業、合作社等與農戶對接,開展“代耕代種”等服務,保障無法返鄉農民的土地不撂荒。
據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介紹,目前吉林種子下擺已經基本到戶,化肥到戶率97.6%,同比還快了0.6個百分點。他表示,目前,吉林前期耽誤的備耕進度基本搶回來了,春耕生產即將進入高峰。
強化農業科技支撐,也成為夯實糧食生產基礎的關鍵一招。
山東省汶上縣道立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道立向記者介紹,今年小麥追肥總體價格較去年一噸平均漲了400元至500元。為有效減少施肥用量,提高小麥產量,今年道立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新上了小麥鎮壓機,有效將松軟土壤進行壓實,達到保肥保水的目的。原有施肥模式下每畝小麥追肥大約需要40斤至50斤,通過使用鎮壓機作業,每畝小麥追肥大約為20斤至30斤,每畝可節省肥料10余斤。
汶上縣農業局局長胡繼廣介紹,在小麥苗床前,通過使用驅動耙、精密播種機,還能節省小麥播種量,節省率近1/3,減少了種子成本投入!半m然農資價格上漲了,但是通過技術升級加上新設備引進,總體支出卻比去年節省了。”張道立說。
此外,放眼全國,發揮國家化肥儲備調節作用、對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直面問題挑戰,系列措施組合發力,保障農業生產順利。
“今年春耕生產開局還不錯,我國防范風險能力還是很強的,不管國際形勢如何變化,我們有能力把中國人的飯碗端穩、端牢,端在自己手中!迸宋牟┱f。
筑牢“三農”“壓艙石”,要鞏固基礎之“穩”,也要補短板強弱項之“進”。展望未來,政策還將加碼發力,持續推進農民穩步增收、鄉村全面振興。
——發展產業促增收。重點是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引導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同時立足鄉村資源,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推進農業與旅游結合,發展鄉村休閑旅游業,增加農民收入。
——加快改革補短板。扎實推進鄉村建設,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深入推進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實現鄉村建設穩步伐、提質量;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升鄉村治理水平,推進新階段農村改革,促進農村社會穩定安寧,農民收入穩步增長。
——擴大投資增后勁。鞏固擴大財政投入,在高標準農田、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鄉村建設等領域,啟動一批重大工程;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現代種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領域,實現社會資本與農戶互惠共贏。
“當前,‘三農’工作重心已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范圍更廣,要求更高,任務更重!鞭r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說。
姜楠表示,未來要進一步統籌推進疫情常態化防控和“三農”重點任務,突出保供給、穩就業、促增收、防風險,毫不松懈抓好糧食、生豬等農產品生產供應,高質量完成產業扶貧任務,積極拓寬農民就業增收渠道,深入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農村改革,為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大局提供有力支撐。(記者 汪子旭 王陽 薛欽峰北京 濟南 長春報道)
轉自:經濟參考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大暑將至餐桌煥新味,魯花高油酸花生油助攻夏日清爽美食
- 研學游、親子游,創新高!透過數據看各大口岸迎來出入境客流高峰
- 夜市、夜游、“夜戲水”……繽紛“夜經濟”激發夏日文旅新活力
- 2025年廣東省縣域普通高中“托舉行動”開班
- 四款萌系車型齊亮相,愛瑪×黃油小熊發布會解鎖“可愛”的N種可能
- 7.08億立方米!我國最大“地下氣倉”加倉“蓄能” 織密國家能源安全防護網
- 國家能源局:7月16日全國電力負荷再創歷史新高 首次突破15億千瓦
- 乘風破浪 春華秋實——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提振全球增長信心
- 文化游、自駕游、出入境游……新場景新業態“解鎖”暑期文旅消費新體驗
- 六大領域+三類群體+3000萬人次 我國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