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醇市場“金九”成色十足
2021/10/11 15:04:17 來源:中國化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進入9月份,下半年以來一直處于溫和回暖的甲醇市場突然快速飆升,開啟了一輪“金九”行情。截至9月底,國內甲醇主流成交價漲至3300~3400元(噸價,下同),山東、江蘇部分地進入9月份,下半年以來一直處于溫和回暖的甲醇市場突然快速飆升,開啟了一輪“金九”行情。截至9月底,國內甲醇主流成交價漲至3300~3400元(噸價,下同),山東、江蘇部分地區甚至已突破3700元,月漲幅逾40%。
市場評論員邵會文表示,此次甲醇行情的快速拉漲主要源于區域供貨失衡。青海、寧夏、新疆、山西、江蘇等9省因能耗強度不降反升被預警,隨后各地出臺更嚴格的政策,西北地區甲醇價格因限產而率先走高,繼而華東地區限電影響凸顯,華中、山東、華東等地減產明顯,加之煤價暴漲,而下游需求相對穩定,甲醇行情大幅上揚。
原料受限產能下降
據河南能源化工集團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企管部負責人陳奎介紹,自年初開始,內蒙古等地部分甲醇裝置因能耗“雙控”先后被降負或停車。8月份國家發改委公布了上半年各地能耗“雙控”執行情況后,多地“雙控”加碼,煤炭產能受限,煤價持續上漲。而國內甲醇(除進口來源外)88%來自煤化工企業,煤炭斷供導致部分甲醇裝置再度降負運行,引發西北地區甲醇率先提漲,從而一改甲醇價格北低南高的格局。
據統計,截至8月底,國內甲醇綜合開工率連續3個月保持在56%~57%的低位。由于“雙控”指標的預警,各地原計劃提升甲醇開工率的預期落空,加之煤價驅動,9月份甲醇價格快速大漲。
另外,9月份華東地區的限電影響也陸續傳導至甲醇市場,國內甲醇企業9月份綜合開工率已下滑至月底的53%左右,江蘇地區甲醇市場成交價格已突破3700元的高位。
“產能下降以及節前部分企業集中備貨引發甲醇價格突破上行,這大幅化解了前期煤價持續上漲對甲醇企業造成的成本壓力。”陳奎說。
區域失衡價格普漲
邵會文表示,此次甲醇市場的快速上漲首先表現出來的是區域供需失衡引發的價格突變。本來一直是價格洼地的西北地區因“雙控”煤價大幅走高,煤化工企業開工受限明顯,導致本地區甲醇供應捉襟見肘,價格率先提漲后一度超過華中、華東地區。在各地物流順暢的基礎上,甲醇的區域間價差很快被拉平,并引發普漲行情。
河南貿易商李冰認為,煤化工產品價格還有上漲空間。因為能耗“雙控”的執行還要持續,上游煤炭供應偏緊問題暫時還看不到緩解的跡象,并且隨著冬季來臨用煤量會加大,短期內甲醇行業開工率大幅提升的可能性不大,各地甲醇企業將繼續迎來利好期,受惠空間有望繼續增大。
目前,受益最大的為焦爐氣制甲醇企業,其產品的噸理論利潤已達1500元;其次是天然氣制甲醇企業,產品噸利潤也達到了900元左右;最接近源頭的煤制甲醇企業也由月初的虧損700元轉為利潤200元以上。
市場有望保持強勢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監事長侯黔榮表示,能耗“雙控”是煤價飆升的主要推手之一,繼而引發各地限電、限產,對包括化工、化肥、甲醇等一系列產業鏈造成較大影響,煤源問題不解決,下游的壓力就很大。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是規范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時機,有利于促進市場供需的再平衡,甲醇市場恢復了上下游的良性傳導功能,也讓煤制甲醇企業擺脫了虧損局面。
侯黔榮說,9月16日出臺的包括京津冀、河南、山東、山西、陜西在內的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方案(征求意見稿),相比去年增加了26個城市,屆時煤化工企業限產情況或將持續,在有限的資源背景下,煤化工產品保持高位的可能性較大。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本輪甲醇市場的快速走高既有上游行情的傳導,也有政策的促進,以及區域間供貨不平衡等因素。但隨著行情的快速拉升,風險也隨之而來。比如前期檢修的山東恒信高科、四川瀘天化等裝置將先后開車投產,涉及近百萬噸甲醇產能。另外,基于當前國內主流價格評估,港口進口貨源已出現套利空間,不排除港口貨源釋放的可能性。建議后期重點關注國內甲醇裝置開工情況、下游企業承受高價市場的能力變化以及進口貨源的到港情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