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遏制誘導重復消費 數字音樂市場未來可期
2021/6/20 10:12:03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對于喜歡聽音樂的人而言,成為音樂App會員已經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但在數字藝術領域卻出現一個奇特現象:同一個用戶重復花錢購買同一個作品,重復頻率從數十次到數十萬次不等對于喜歡聽音樂的人而言,成為音樂App會員已經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但在數字藝術領域卻出現一個奇特現象:同一個用戶重復花錢購買同一個作品,重復頻率從數十次到數十萬次不等。也就是說,如果花2元錢可以購買并聽一首歌的話,有的消費者在一首歌上花了幾十萬元。如此看來,瘋狂音樂的背后隱藏著不少貓膩與陷阱。
記者從某網站了解到,一方面是“粉絲”非理性消費,另一方面,音樂App也在煽風點火,誘導重復消費。具體來看,是在一些音樂類App上,消費者在花錢購買版權后,音樂可以播放,但付費的界面仍在。
音樂平臺亂象因何而來
音樂App出現此類亂象的背后,有看得見的原因,也有看不見的原因。
近些年,大眾的版權意識不斷加強。無論是體育賽事還是電影在購買后即可在平臺內上線,一旦購買成功,原先的購買頁面便不再出現。然而在某音樂平臺中,付款后的消費界面并沒有隨之消失,不僅如此,頁面根據用戶購買的專輯數量,還會羅列出銷量冠亞軍等榜單,讓人匪夷所思。
北京某互娛公司負責人宮女士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方面是粉絲經濟,包括粉絲或樂迷為偶像而狂熱,愿意為自己喜歡的偶像作品去買單。這其中還包含了一些狂熱人士為自己喜歡的偶像瘋狂打榜的現象,不難發現,大部分的重復購買者中粉絲占了絕大多數,反復刷量為喜歡的偶像加油。
而另一方面,不少音樂平臺也是幕后的推手,明知道這種粉絲流量經濟的出現,不但沒有及時地進行消費提醒,反而在誘導用戶重復消費。
對此,也有相關專家認為,實際上,數字專輯的重復購買在很大程度上與粉絲經濟相勾連。隨著近兩年選秀節目的興起以及飯圈文化的沖擊,為愛豆打榜買榜已經成為追星中的家常便飯。而作為檢驗流量歌手業務水平以及人氣的指標,數字專輯的銷量首屈一指,幫助歌手刷銷量也成為很多粉絲追星族們的主要任務。為迎合粉絲們的心理,歌手們也是無所不用其極,于是購買專輯之后的特殊“服務”出現了,“專屬銘牌”、“鉆石唱片”、“黃金唱片”等層出不窮。
在這場豪華盛宴下,當紅偶像和音樂平臺賺得是盆滿缽滿,而一些狂熱的粉絲也得到了精神上的滿足。然而,殊不知這條黑色產業鏈下的罪惡所在。有調查顯示,粉絲中的絕大多數都是中小學生,他們分辨是非的能力較弱而又具有一定的零花錢,在音樂平臺的誤導下沖動消費,成為被收割的“韭菜”。
不僅如此,知識產權專家認為,音樂App利用粉絲基于打榜心態而重復購買專輯所獲得的利益屬于不正當利益。
數字音樂市場亟待凈化
音樂平臺誘導重復消費,無非是為了利益,雖滿足了一些特殊群體的需要,但“吃相”畢竟太難看。
而更值得警惕的是,這種誘導消費可能給青少年帶來不良影響。比如,會導致沒有經濟來源的學生群體參與不理智的“打榜”行為。
針對這種現狀,相關專家指出,要凈化數字音樂市場,需要從消費層面、生產服務層面以及市場監督規范層面三個方面著手,才能有效規范市場。
首先是消費者層面,倡導理性消費是關鍵。不可否認,我們要鼓勵消費者為正版數字音樂知識產權付費,但同時也要倡導理性消費,特別是針對瘋狂的流量經濟,有組織或者有目的地為偶像打榜行為說“NO”。
其次是在生產服務層面,要規范數字音樂服務的提供者的行為,禁止誘導消費者重復消費。比如功能不清晰,利用粉絲的追星心理和打榜心態,和消費者玩數字心理游戲等,這些行為應該被予以糾正和禁止。
第三是市場監管層面。數字音樂市場和互聯網其他行業一樣,也同樣應該受到行業監管,針對音樂App等平臺出現的各種亂象,監管部門應該給予規范和進行常態化的監管,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數字音樂市場競爭有序,平穩健康發展。
河北唐大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松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狂熱粉絲大部分都是年輕人,而且有很大一部分是未成年的學生群體。無論是坊間存在的追星潮還是平臺的誘導消費,這些因素都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長。而對于平臺而言,如何引導消費者合理消費、理性消費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數字音樂市場未來可期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滲透,數字音樂用戶規模不斷壯大,也有越來越多的用戶愿意以付費的方式去欣賞自己喜歡的音樂作品。這無疑推動了中國數字音樂產業的不斷發展。
根據《2021年中國數字音樂行業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中國網絡音樂用戶規模已達6.35億,占網民整體的70.3%;手機網絡音樂用戶規模達6.33億,占手機網民的70.5%。
數字音樂市場經過多年的激烈競爭,經過大浪淘沙,尚存以騰訊QQ音樂、網易云音樂、酷狗音樂等為數不多的幾大玩家。
騰訊音樂集團發布的最新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集團總營收同比增長14.6%,達291.5億元,活躍用戶數穩定超8億。
網易在2月25日發布的2020年財報數據顯示,網易云音樂所在的創新及其他業務凈收入達158.9億元,同比增長38%。可見,從盈利情況來看,數字音樂App企業的盈利模式已經清晰,盈利情況正在逐步改善。
未來,隨著5G、AI、區塊鏈等前沿技術的落地應用,數字音樂產業的價值將被深入挖掘,數字音樂市場規模有望繼續擴大,行業前景仍可期。(記者 丁琦)
轉自:中國產經新聞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我國優質糧食工程實施成效顯著
- 下一篇:多因素推動 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