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葉萵筍不能走“綠色通道”?果蔬業(yè)呼吁完善“鮮活農產品目錄”
2021/5/25 11:28:14 來源:央廣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去葉萵筍不能走“綠色通道”?油麥菜也不算?果蔬業(yè)呼吁完善“鮮活農產品目錄”5月20日,運送萵筍的一位司機途徑南京繞越高速開城路收費站,工作人員認為車上沒有葉子的萵筍屬于去葉萵筍不能走“綠色通道”?油麥菜也不算?果蔬業(yè)呼吁完善“鮮活農產品目錄”
5月20日,運送萵筍的一位司機途徑南京繞越高速開城路收費站,工作人員認為車上沒有葉子的萵筍屬于深加工產品,不能享受鮮活農產品免費通行政策,要求繳納102.38元通行費。司機因擔心耽誤時間致萵筍變質,無奈繳費,隨后將錄制視頻上傳至網絡,請網友評理,引發(fā)熱議。21日晚,南京公路發(fā)展集團全額退款并道歉。“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引發(fā)關注。
首采記者:相關部門糾偏尚算及時,過程中各個方面一度糾結
《揚子晚報》記者陳郁是最早報道去葉萵筍不能走“綠色通道”一事的記者,他對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回憶稱,據他采訪了解,這件事情是5月20日凌晨1點左右發(fā)生的,當時運送萵筍的司機途徑南京繞越高速開城路收費站,被要求繳納通行費102.38元,理由是“車上的萵筍沒有綠葉子”,不能享受免費通行政策,而此前在其他收費站都是按照“綠色通道”要求免費放行。
得到消息后,21日上午,陳郁也向開城路收費站負責人核實此事。負責人稱,收費站內部對此事也有一定爭論,負責人個人認為工作人員的收費決定沒有問題,綠葉菜就應該有綠葉,否則屬于加工過的產品。公司方面也“沒有定論”,直到21日晚8點多,南京公路發(fā)展集團正式答復,認為值班人員對政策理解出現(xiàn)偏差,不應收費,后向司機退款和道歉。
貨車司機:地方“綠色通道”收費亂象頻發(fā),希望惠民政策“別打了折扣”
已有十年貨運經歷的司機王金伍也曾遇到相似的困擾。王金伍稱,自己和身邊的司機經常遇到一些省份變相收費,“綠色通道”政策“打了折扣”。“比如我拉蛇果到江西,蛇果是蘋果的一個品種,到江西他(收費站工作人員)說這是蛇果,國家‘綠通’上沒有,不免費。2017年到2018年遇到的爭議是最多的。”王金伍說。
雖然常遇到亂收費問題,但王金伍也無可奈何,不繳費就無法通行,鮮活農產品保質期有限,若因爭論耽誤貨主收貨或致貨物變質,損失只會更大。“所以拉‘綠通’的司機遇到這種情況沒辦法,交錢。”
王金伍認為,在國家相關部門的監(jiān)督管理下,近兩年的收費亂象已經好了很多,但還是存在。他希望 “綠色通道”政策在地方貫徹落實過程中能嚴格按政策執(zhí)行,收費人員不能隨心提高門檻,變相多收費,不能讓政策“打了折扣”。
果蔬業(yè)人士: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目錄“科學性不夠”,早該及時更新
貴州省果蔬行業(yè)協(xié)會秘書長張鑑認為目前的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目錄“科學性不夠”,且更新速度太慢。他解釋說,比如油麥菜雖不在目錄中,但根據常識認知,它毫無疑問屬于鮮活農產品,而“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張鑑認為,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非常重要,能直接降低運輸成本,一方面影響到鮮活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如果運輸費高了,遠距離運輸成本也就高了,產品就走不了很遠,因為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另一方面,也會降低消費者的消費壓力。“生產者和消費者都是受益的。”
張鑑說,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改進的地方:首先,要考慮到鮮活農產品的“全覆蓋”問題,“凡是鮮活農產品都應該享受相應的政策”;其次,要制定相應的標準,尤其是相關主管部門如農業(yè)農村部需要參與其中;最后,應定時更新農產品的界定評估和對接機制,“不能哪個新產品出來了,它就不是鮮活農產品。” 中國之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首個校園配餐服務管理國標發(fā)布
- 中國制造打破“冰封” “甜蜜棒棒冰”圈粉海外釋放經濟“新”潛力
- 各地文旅市場“全面開花” 多重優(yōu)惠多樣體驗助燃“夏日經濟”
- 夜間新場景升級、群眾體育活力足 多業(yè)態(tài)融合發(fā)展燃動暑期文旅消費“熱”
- 今年以來全國12大類家電以舊換新產品銷售超1.09億臺
- 設施網絡完善、裝備技術領先、便捷服務升級——“十四五”交通強國建設交出亮眼答卷
- 沉浸式“反季”體驗清涼一“夏”成文旅新地標 避暑新風尚激活夏日經濟新活力
- 中國互聯(lián)網發(fā)展新成就:網民規(guī)模突破11億 5G覆蓋九成行政村
- 2024年我國清潔能源投資規(guī)模占世界1/3
- 各地積極推進首發(fā)經濟 持續(xù)激發(fā)消費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