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季度貨幣政策“穩”字當頭 為經濟強勁復蘇提供澎湃動力
2021/5/15 9:36:18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日,央行發布《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稱,在一季度,我國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了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預期管理科學有效,保持對經近日,央行發布《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稱,在一季度,我國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了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預期管理科學有效,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金融風險有效防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量和效率逐步提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繼續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
對于央行發布的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昌忠澤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央行發布的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有三個顯著特征:一是央行繼續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一季度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金融機構貸款合理增長、結構優化,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處于較低水平;二是精準開展公開市場操作,深入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積極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精準導向作用,推動資金更多流向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等重點
領域和薄弱環節,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三是高度重視全球疫情反復、不確定性因素增多背景下對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的分析、預測和研判,在此基礎上確定宏觀貨幣政策的思路和框架。
與此同時,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有三大亮點:第一,穩中求進,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貨幣政策在宏觀治理體系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穩定發展的貨幣政策也發揮了它應有的作用,目前貨幣政策的穩定性是非常高的,并且保持了宏觀政策的連續性,這不僅體現了貨幣政策發揮了它應有的作用,同時它也體現了一些新的意圖。
第二,貨幣政策總體在穩定經濟的運行上保持了經濟的持續增長,貨幣供應量以及基本的利率方面,應該說都呈現出一個可預期的模式。同時,貨幣政策在中微觀環節,尤其是結構性的貨幣政策和金融管理的環節,比如說對綠色金融的支持以及對防風險的關注,都是有重點內容的。
第三,貨幣政策未來可期。這次的貨幣政策報告體現出非常多的新特點,在宏觀層面,應該說全球經濟復蘇的大背景下,中國的貨幣政策的穩定性和延續性是很強的,至少在疫情之后我們一直如此,我們不僅實現了數量化和數量工具以及價格工具在宏觀領域當中的管理作用,同時也對于整個中微觀層面的治理探索有了比較豐富的經驗。包括向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包括啟動消費等方面。此外,今年還有非常重要的宏觀目標,比如說像碳中和目標,都在這次貨幣政策報告中得以體現。
總體來看,今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穩字當頭,體現了前瞻性、主動性、精準性和有效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穩固。3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9.4%,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2.3%。信貸結構持續優化,3月末普惠小微貸款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速分別達到34.3%和40.9%。貸款利率持續處于較低水平,3月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63%,較上年同期下降0.19個百分點,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人民幣匯率以市場供求為基礎雙向浮動,彈性增強,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3月末中國外匯交易中心(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報96.88,較上年末升值2.15%。
助力疫后經濟加速恢復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動力不斷增強,積極因素明顯增多。也要看到,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嚴峻,我國經濟恢復不均衡、基礎不穩固,仍面臨不少風險挑戰,要堅定信心,攻堅克難,鞏固恢復性增長基礎,努力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下一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穩字當頭,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跨周期設計理念,兼顧當前和長遠,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穩定預期,精準實施宏觀政策,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強化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以適度的貨幣增長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
對于今年穩健的貨幣政策將在哪些方面助力疫后經濟發展,昌忠澤認為,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形成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均離不開良好的宏觀貨幣金融環境。今年穩健的貨幣政策應繼續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進一步發揮好再貸款、再貼現和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的牽引帶動作用,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強化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完善央行政策利率體系,繼續釋放改革促進降低貸款利率的潛力,推動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
在何代欣看來,穩定的貨幣政策將在三個方面助力經濟復蘇。第一是供給側,貨幣政策在于貨幣的整個社會融資比例,包括貨幣供應量等方面都延續了很好的態勢,并且促進了社會融資比例的上升。第二是需求端,需求端的消費,包括對區域和環保的重視是很突出的,貨幣政策體現出了它的結構性特征,應該說在全世界范圍之內,都是很少見的,是當前貨幣政策很重要的亮點。第三是在暢通大循環上,在消費、流通等領域,貨幣政策的作用是很明顯很突出的,比如說暢通商品和服務的循環是一定要暢通貨幣和金融的循環,那么在加強管理和監管層面,貨幣政策或者金融管理就體現了很多新的內容。
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把服務實體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珍惜正常的貨幣政策空間,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范風險的關系。健全現代貨幣政策框架,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管好貨幣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進一步發揮好再貸款、再貼現和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的牽引帶動作用,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等領域的支持,研究推出央行碳減排支持工具。
對于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等需要長期支持的領域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昌忠澤指出,一是積極運用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和抵押補充貸款等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三農”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發揮直達實體經濟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作用。3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6.7萬億元,同比增長34.3%,比上年末高4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小微經營主體3527萬戶,同比增長26.6%;二是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為具有顯著碳減排效益的項目提供優惠利率融資,按照市場化原則支持綠色低碳發展,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三是充分發揮LPR改革在優化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以市場化方式促進金融機構將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小微企業,增強小微企業貸款競爭性,繼續促進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3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為3.85%和4.65%,均與上年12月持平。3月,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10%,保持在歷史低位;四是今年第一季度,央行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完善宏觀審慎評估(MPA)框架,更加突出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考核要求,動態調整優化相關考核指標,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加大對普惠小微企業和制造業中長期融資的支持力度。(記者 寧婧)
轉自:中國產經新聞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