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加碼車聯網標準體系建設 智能交通發展加速推進
2021/5/2 10:12:0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車聯網乘著智能化浪潮的東風迎來戰略發展期。行業應用的落地需要標準先行,近期,工信部、公安部、國家標準委三部門印發《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交通相關)》(以下簡稱車聯網乘著智能化浪潮的東風迎來戰略發展期。行業應用的落地需要標準先行,近期,工信部、公安部、國家標準委三部門印發《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交通相關)》(以下簡稱《建設指南》),分別計劃2022年底和2025年前制修訂20項以上車聯網與智能交通急需標準。這意味著車聯網產業和智慧交通的發展正在提速。
行業發展標準先行
隨著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成熟和大規模建設,車聯網、智能交通等各類應用場景正加速布局,迫切需要標準化工作的支撐和引領。根據《建設指南》,到2022年底要初步構建起支撐車聯網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包括制修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交通信息輔助等領域智能交通急需標準20項以上。到2025年的目標是,系統形成能夠支撐車聯網應用、滿足交通運輸管理和服務需求的標準體系,包括制修訂智能管理和服務、車路協同等智能交通關鍵標準20項以上。
實際上,車聯網與人工智能的融合,以及相關標準體系的建立,已經得到行業的高度重視。僅2020年以來,先后有11部委聯合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工信部發布《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2020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等,均提出了建立相關標準規范、推動產業發展等內容。
車聯網賦能智能交通建設提速
隨著5G技術在行業內加速落地應用,“車聯萬物”也將以更高速穩定的形式呈現。5G具有高可靠性和低延時性,是自動駕駛技術進一步發展的“敲門磚”,“車聯萬物”是5G的核心落地場景。
說起車聯網,很多人會自然想到智能汽車、無人駕駛等,但實際上車聯網系統有著更廣泛的涵義:圍繞汽車,形成的車與車、車與人、車與路、車與云等多樣網絡,多場景應用模式下實現人、車、路、云之間數據互通,并最終實現智能交通、智能汽車、智能駕駛等功能。
因此,車聯網的發展對智能交通具有強大的賦能作用。從微觀層面考量,無論是紅綠燈信息,還是道路管控設施,這些信息都可以通過車聯網方式推送給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的車輛;從城市全交通考量,智能網聯產生的數據會更好服務于城市交通大腦,和交通互聯網數據有深度融合,最終呈現像車流分析、OD分析出的結果。
從另一方面看,車聯網的建設也需要智能交通系統(ITS)的建設支撐,既有以車為中心的研究,也有以基礎設施為核心的研究。
全場景應用落地仍存挑戰
車聯網目前已經在要素相對簡單的垂直場景中開展應用。如,新首鋼的智能網聯汽車示范運行園區,無人駕駛車、無人售賣車、無人接駁車、無人快遞車等智慧“擔當”開始服務園區,未來也將為冬奧服務。同時,無人駕駛車輛也在港口、礦山或者一些封閉的園區開始應用。
然而,在一些復雜的場景,比如城市道路或者越野等,車聯網應用場景落地仍存在一些挑戰:一是技術的挑戰,如與AI、安防領域、RFID識別技術、視頻監控、安全駕駛輔助、視頻分析、北斗定位、網絡通信、汽車總線、數據采集等一系列技術如何深度融合;二是打破原有體系形成新的協同和生態的挑戰。過去的產品構造都是受益體單一的生態環境,未來的車聯網需要通過汽車將車內網、車際網、蜂窩網連接起來,與車內輔助駕駛系統和創新技術連接,實現汽車業和交通業的轉型;三是缺乏完善的行業標準體系。
此次《建設指南》的出臺有助于相關技術盡快標落地,車聯網和智能交通行業發展因此有望提速。(吳曉芳)
轉自:通信信息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