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屆世界內燃機大會開幕 中自環保等200余家企業及高校參會
2021/4/24 14:05:58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1年4月21日下午,第二屆世界內燃機大會展覽會在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展覽會將持續到4月24日。世界內燃機大會是由中國內燃機學會自2018年發起的內燃機行業綜合技術交流盛會。2021年4月21日下午,第二屆世界內燃機大會展覽會在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展覽會將持續到4月24日。世界內燃機大會是由中國內燃機學會自2018年發起的內燃機行業綜合技術交流盛會。
本次大會以“綠色、高效、智能、可靠”為主題,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探討內燃機行業未來發展。會議上濰柴、中國重汽、一汽解放,七一一研究所、FEV,中自環保、國鴻氫能,清華大學、上海交大等在內的220余家海內外企業、高校、研究所參展,集中展示了行業的最新成果,包括了內燃機的整機新產品、多元化新型動力系統、零部件和潤滑油劑,以及最新研發的內燃機測試設備、技術手段等。
據介紹,展覽區一樓為主機廠、研究院所及高校展區;二樓為零部件商及油品油劑商展區;展館外廣場展區將集中展示先進的內燃機動力整車,包括乘用車、商用車、推土機、大型船用發動機等。
發布會上,中國內燃機學會黨委書記兼副理事長、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所長董建福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船用柴油機由于其較好的經濟性、操作簡單以及遠航需要持續的功率輸出等原因,在船用動力中占據主要地位,約95%以上的動力是柴油機。船用機需要較大的功率輸出,特別是遠洋船舶,這是目前甚至未來十年其他動力很難取代的。船用動力系統目前也有采用電力推動的,但其電力來源還是主要來自于柴油發電機組。
隨著環保要求越來越高,對船用內燃機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需要開展船用內燃機技術升級和低碳零碳技術的研究。未來,業界還會開展船用內燃機低碳零碳技術研究,如大功率的船用氣體發動機、甲醇發動機、氨燃料發動機以及氫發動機的關鍵技術研究,從低碳內燃機逐步過渡到零碳內燃機,在船用發動機領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本次受邀出席的企業中,“中自環保”作為全國內燃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內燃機排放后處理催化劑工作組(WG15)組長單位、移動源污染排放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常務理事單位、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理事單位及其排放后處理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單位,在國六排放標準柴油車尾氣處理催化劑制備與應用領域積累了大量的技術研發基礎和產品開發經驗。基于此,中自環保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9項,參與的“新一代超低排放重型商用柴油機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參與的“高密度—低溫燃燒理論和技術及其在節能國六柴油機開發中的應用”項目獲得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此外,中自環保重型柴油車國五產品已實現向玉柴、云內、北汽福田等主流發動機廠和整車廠的批量供貨。
天津大學講席教授、中國內燃機學會常務理事、中自環保獨立董事堯命發在會上談到,柴油機廣泛應用于汽車、船舶、工程機械、農業機械和國防建設,是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主導動力裝置,發揮了重要作用。盡管目前國內外提出了一些針對重卡柴油機的低碳潛在的技術方案,但是,在可見的未來,柴油機在這一領域還將起主導作用。因此,提高柴油機熱效率是柴油機低碳綠色發展的必然選擇。
據了解,本屆大會設立1個主會場、8個分會場,大咖云集,報告內容豐富,研究深度和廣度都非常值得期待,來自世界各國家、各組織、各大高校的諸多知名學者共同為所有參會代表帶來豐盛的學術盛宴。
為加快內燃機產業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實現“碳排放達峰”和“碳中和”的發展戰略,積極組織開展行動,由中國內燃機學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船級社等單位共同發起“中國發動機碳中和創新聯盟”,聯盟揭牌儀式在大會開幕式上進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