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時節草木柔 采茶正是黃金期
2021/4/9 18:37:14 來源:羊城晚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唐代茶圣陸羽在《茶經》中記載茶葉“嶺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極佳”,韶州即今天的韶關。清明節前后,粵北地區氣溫漸暖、空氣濕潤,正是一年中春茶茶葉品質和口唐代茶圣陸羽在《茶經》中記載茶葉“嶺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極佳”,韶州即今天的韶關。清明節前后,粵北地區氣溫漸暖、空氣濕潤,正是一年中春茶茶葉品質和口感的“黃金期”。對于韶關的茶農和茶企來說,這段時間也是茶葉采摘和制作的最佳“窗口期”。
記者近日在韶關市始興縣采訪時發現,當地大大小小茶園里,成壟成行的茶樹上,柔嫩的芽頭和葉片仿佛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往外“冒”。放眼望去,整個茶園都被暈染成大片的青綠色。茶農們則趁著適宜的天氣,搶摘春茶。
清明前后是采茶制茶黃金期
日前,記者來到地處始興北山深處的十錢茶茶場,一座座山上,從山頂到山谷,是一壟一壟的茶樹。走進茶園,滿山都能聞到茶葉的清香。20多名工人單肩掛著竹簍,穿梭于茶樹之間,手指輕輕一折,鮮嫩的芽葉就落到手上,放進簍中。
“我們的茶是按照一心兩葉的標準采摘,采摘下來后攤開晾干水分,之后經過殺青、揉捻、烘干等程序,就是口感上佳的明前綠茶了。”茶場負責人李廬山介紹稱,清明節前后茶葉的品質好,要趕在這段時間采摘和加工茶葉,因此每天都有幾十人在茶園里忙著采茶。
同一時間,在始興縣沈所鎮南方村的大人棟茶場,一眼望去滿山都是“春天的顏色”。茶場主孔祥貴也正帶著大量工人在采茶。他告訴記者,由于茶場地處海拔數百米的山區,氣溫比平原地區低,常年云霧繚繞,“采茶季”也來得更晚一些,“清明節一到,茶葉嫩芽冒得比較快,我們每天都安排大量工人集中采摘,今年預計茶葉成品產量在5000公斤左右。”
茶企茶農設法提高春茶品質
始興各地茶農、茶企都在茶葉基地里專門建立了自己的茶葉加工車間,想方設法提高春茶的品質,增產增收。
在十錢茶茶場的制茶車間,記者看到,車間內,機器轟鳴,幾臺大型炒茶機器里茶葉在不停翻轉。旁邊兩臺揉茶機正在進行茶葉殺青和揉捻工序。李廬山告訴記者,茶葉采摘下來后,晾干露水,首先上揉茶機進行殺青揉捻,之后進入炒茶機里進行炒制。目前茶場已全面采用這種現代化的加工方式,極大縮短了制茶時間,也確保了茶葉生產的標準化。
“傳統制茶,由于制茶人的不同,所做茶品也參差不齊,如果在殺青過程中火候掌握不當,還會出現茶葉被炒糊的情況,影響茶品口感;而且傳統制茶耗時費力,無法大批量生產。”李廬山說,使用機器制茶后,生產效率大大提高,還能精準控制制作時間、溫度等,也確保了茶葉的品質。
茶產業成增收致富重要渠道
據了解,茶葉是始興縣重要的傳統優勢產業之一,目前茶葉種植面積約450公頃,有茶場、茶企業12家,茶青產量78萬公斤以上。為了確保春茶品質,當地大力推進茶葉等特色優勢產業做優做強,在生產加工方面,扶持茶企開展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全面提高茶葉產業的綜合生產能力。
目前始興縣茶葉加工廠面積達5838平方米,加工的茶類有紅茶、綠茶、龍井茶等,實現了傳統生產工藝向現代生產工藝轉變,茶葉加工企業實力逐漸增強,打造有車八嶺、亞歷亨、觀人棟等多個茶企品牌,茶葉產品曾多次在相關評比中榮獲獎項。近年來當地還建成完善了茶葉種植、加工、營銷和技術推廣體系,有機茶良種無公害生產基地建設步伐加快。
茶產業的發展,也為當地群眾增加了一條致富渠道。當地農戶以扶貧資金入股分紅、山林流轉租金收益、勞務收入等多種方式,實現穩定增收。據不完全統計,在該縣茶葉主要產區的太平、沈所、羅壩三個鎮共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456.82萬元,入股發展8個茶葉扶貧項目,每年給當地群眾帶來固定分紅達34.24萬元,其中羅壩鎮的亞歷亨茶葉有限公司還打造了以農戶+合作社+家庭農場為主體的農村特色產業發展模式,共帶動40戶農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原油價格整體上行節奏放緩
- 下一篇:護墻板賣了一年,我樂家居這個新品類貢獻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