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兩月固定資產投資、消費、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均超30%
2021/3/16 9:36:18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了今年首份月度經濟運行報告:1至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消費和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均超過30%。 經濟指標如此高的增速多年來罕見,是什么原因所致?說明了什么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了今年首份月度經濟運行報告:1至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消費和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均超過30%。
經濟指標如此高的增速多年來罕見,是什么原因所致?說明了什么?
主要指標增勢平穩
數據顯示,2021年1至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1%,比2019年1至2月份增長16.9%,兩年平均增長8.1%,為近年來同期較高水平。
2021年1至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9737億元,同比增長33.8%,比2019年1至2月份增長6.4%,兩年平均增長3.2%。
同期,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5236億元,同比增長35.0%,比2019年1至2月份增長3.5%,兩年平均增速為1.7%。
“今年1至2月份經濟運行延續了去年以來的穩定恢復態勢,經濟循環日益暢通,市場預期不斷改善。”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說。
劉愛華在今天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分析稱,主要指標同比大幅增長是經濟因素、政策因素和基數效應共同作用的結果。
她提到,疫情防控措施有力,宏觀政策實施有效,支撐經濟穩定恢復的積極因素累積增多;就地過年對工業生產起到提振作用;外部需求有所改善,帶動了我國出口快速增長。
此外,低基數因素也不可忽略。她認為,“去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影響,主要指標同比增速都出現大幅下降,顯著抬高了今年1至2月份的同比增速。”
剔除低基數的影響,通過計算兩年平均增速可更為客觀地看待當前經濟走勢。以此測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同比增速只有8.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2%。“從這些數據綜合判斷,經濟總體處于恢復進程。”
劉愛華強調,從1至2月份經濟運行的主要數據情況看,可以說2021年中國經濟繼續保持穩定恢復的態勢是有基礎、有條件的。
制造業投資提升明顯
從三大主要投資領域來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36.6%,兩年平均下降1.6%;制造業投資增長37.3%,兩年平均下降3.4%;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38.3%,兩年平均增長7.6%。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表示,制造業投資提升明顯,主要受兩部分因素推動:一方面由于去年同期疫情對制造業投資的影響明顯強于地產與基建行業,導致制造業投資在2020年的基數較低;另一方面自去年四季度起,我國制造業投資呈現快速恢復的態勢,而這一趨勢的延續也將明顯體現在年初的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速上。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制造業發展的政策,涉及提高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對先進制造業企業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提高制造業貸款比重等。分析人士預計,未來制造業尤其是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速有望繼續加快。
“就地過年”提振城市消費
就地過年對經濟到底有何影響?統計局的數據給出了答案:就地過年對工業生產和城市消費起到了一定提振作用。
劉愛華指出,“從監測結果來看,就地過年對城市文娛類行業,如電影票房收入帶來的提升是比較大的,對城市消費起到了促進和帶動作用。對網購也是一種促進作用。大家自己不能回家過年,可以通過網購給親人購買禮物,對快遞業也有促進。”
具體數據是最好的證明。1至2月份,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兩年平均增長3.4%,鄉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兩年平均增長1.3%,也就是說城鎮消費快于農村。
“前兩年一直是鄉村市場消費快于城鎮,今年在就地過年政策影響下,城鎮消費快于鄉村了。”她說。
她認為,從整體消費來看,接觸性消費潛力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比如餐飲消費還是受到一定影響。
對于未來消費形勢,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全國兩會期間曾表示,隨著國家對疫情控制持續向好、經濟復蘇持續向好、一系列對企紓困政策持續發力,今年對消費的總體判斷是處于恢復性的快速增長。(梁敏)
轉自:上海證券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