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洪慶紫砂藝術——【清風軒】
2020/11/13 11:18:05 來源:市場信息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971年生于江蘇宜興丁蜀鎮,自小在紫砂的浸潤中長大,對紫砂有著與生俱來的情懷。1990年進入精陶集團,有幸受教于陶瓷藝術大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徐安碧先生學習陶刻藝術錢洪慶
號清風
國家級工藝美術師
潛力派藝術名家
中國宜興陶瓷協會會員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1971年生于江蘇宜興丁蜀鎮,自小在紫砂的浸潤中長大,對紫砂有著與生俱來的情懷。1990年進入精陶集團,有幸受教于陶瓷藝術大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徐安碧先生學習陶刻藝術,在此期間,得到陶瓷大師葛明仙親自教授全手工制壺技藝,并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黃自英收為入室弟子。期間得到何道洪、葛陶中等多位大師的悉心指點,紫砂制作技藝日益漸長。
在長期制作與學習的過程中,對紫砂有了新的認知和創新,漸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紫砂藝術源于傳統,而傳統藝術又有相通之處,在自己的刻苦研習和同行的交流之中,技藝日臻完善。所制作品受到全國各地愛壺之人的喜愛和藏家的青睞。
藝術來源于生活,在制壺之余的閑暇時間,錢老師也對生活充滿著感悟。在他的筆記本上,寫著這么一段話:
與人相處,寬厚積善,因為“積善之人必有余慶”。歲月漸長,年少時期的氣盛也漸漸磨練成了現在的沉穩。
所謂“知足者,常樂也”,遇事將心比心,思量一番才下定論,少了紛爭,卻多了一個朋友。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能相遇即是緣分,應當感謝這相遇相見的緣分,和樂融融的和每一位出現的朋友相處。
“腹有詩書氣自華”,比起容顏的美麗,內心的聰慧和淡然才是一個人才學的佐證。書海茫茫,而人生有限,能在有限的人生多多拜讀先人留下的精神財富,是真正的富有。
在紫砂制作的數年間,來來往往的人,錢老師早已見多。錢老師常說:“紫砂,是一門手藝,學習紫砂不單單是要能吃苦,而是要特別能吃苦,做壺先做人,只有會做人了,做出來的壺才能是珍品。沽名釣譽、逐利而往的都是太心浮氣躁的頑主”。
錢兆祎,號一真,國家級助理工藝美術師,中國宜興陶瓷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畢業于江蘇南京工藝美術學院。
在丁蜀,紫砂的傳承是師徒或是家傳相授,得益于父親的耳提面命,自幼便已知道紫砂壺的制作,每一步的制作早就已經爛熟于胸了。
實力派名家董小勇親自教授錢兆祎紫砂制作技藝,嚴師教導下,成績斐然。紫砂名家葛陶中、汪寅仙等大師的指教,更使得作品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現于【中堂紅工作室】制作。
作為一位青年紫砂藝術家,錢兆祎感恩于紫砂前輩的點滴教導,虛心受教,刻苦研習紫砂技藝,為傳承紫砂藝術,錢兆祎深知一點,技術是有限的,藝術是無限的,兩者結合,不求氣韻,氣韻自至,不求成法,而法在其中。
紫砂傳承好似萬物更迭,于成年積淀中孕育新生,年年月月,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謙和內斂、心靜平和是一個壺藝制作者的修為,在制壺的過程中也體會到,做壺與為人的關聯,沒有規矩何成方圓。制作壺藝講求規行矩步又不固步自封,藝術與人生在這有了最佳的結合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