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熱力行業發展趨勢及發展空間分析
2017/7/6 17:32:5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環保倒逼熱力行業變革 集中供熱為發展趨勢小鍋爐 、散煤燃燒為城市大氣污染主要元兇之一。熱力行業是居民取暖和工業生產必不可少的一種能源形式,廣義熱力行業煤炭消費占比達 20%以上。從供熱方式上看,熱力行業主要包括區域鍋爐、分散鍋爐、1、環保倒逼熱力行業變革 集中供熱為發展趨勢
小鍋爐 、散煤燃燒為城市大氣污染主要元兇之一。熱力行業是居民取暖和工業生產必不可少的一種能源形式,廣義熱力行業煤炭消費占比達 20%以上。從供熱方式上看,熱力行業主要包括區域鍋爐、分散鍋爐、熱電聯產、熱泵等供熱方式。國內供熱行業的使用的一次能源主要是煤炭。據披露 2014 年供熱行業消耗煤炭 2.25 億噸,而國內工業鍋爐每年消耗標準煤量約在 4 億噸,2014 年煤炭消費總量在 27.93 億噸標準煤炭,初步測算,廣義的熱力行業耗煤量占到國內煤炭消費總量的 22.37%。由于熱力行業目前仍然包含了大量低效、高污染的落后產能,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市以及城市周邊工業園區附近,為城市大氣污染主要元兇之一。
我國熱力行業供應量逐年增長(單位:萬吉焦)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廣義熱力行業耗煤占比超20%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清潔高效是熱力行業主要發展方向,熱力領域亟需開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熱力行業對于居民生活和工業生產均不可或缺,同時又面臨著日益嚴峻的環保壓力,熱力行業亟需發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從 2013 國務院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到 2016 年 12月剛剛發布的《“十三五”全民節能行動計劃》,均將開展熱力行業清潔高效利用,整治污染嚴重、效率低下的燃煤小鍋爐作為重點之一。
近年國家推出系列政策要求發展清潔高效的熱力行業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分散供暖效率低、污染高,集中供暖將是 熱力行業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主要抓手。分散式供暖和集中式供暖為熱力行業兩種基本的供暖形式,在采取煤炭作為一次能源的前提下,兩種方式效果差異巨大。首先,集中供暖效率顯著高于分散供暖,以綏化市南崗房管處下轄某區為例,在將分散式供暖改造為集中式供暖后,節約煤炭使用比例達到 44%,同時還節約了大量的水和電。其次,當前情況下集中供暖污染較分布供暖要小。
目前國內的分布供暖,多使用容量低的燃煤小鍋爐,排污大,處理也不到位,造成的空氣污染遠遠大于集中式供暖。正因此,國家一直致力于淘汰燃煤小鍋爐,改用集中供暖或者發展電代煤、氣代煤,考慮在使用成本上的差異,在可以推進集中供暖的區域,推動集中供暖將是熱力行業推薦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主要抓手。
集中供暖節約煤炭使用效果明顯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工業熱力需求占熱力總需求的 70% 左右, 工業鍋爐整體表現為“ 量大、容量小、燃煤為主”。工業用熱占比較大,跟季節性、地域性的居民供暖不同,工業供暖在南北方均存在需求同時不受季節影響,全年均有熱力需求,據不完全統計,工業熱力需求約占全部熱力需求的 70%。另外,工業用熱領域的集中度低于居民供熱集中度,國內北方主要城市經過近些年的大力發展,居民供暖集中高度有了極大的提高,相對而言,工業用熱領域集中度提升空間更大。工業鍋爐整體呈現“量大、容量小、燃煤為主”的格局。截至 2014 年,我國在用鍋爐 61.06 萬臺,總功率約 351.29 萬 MW,其中燃煤鍋爐 46 萬臺,總容量約300 萬 MW,小于 10t/h 的占總容量的 35.59%,約 106 萬 MW,小于 35t/h 的占總容量的 48%,約 144 萬 MW。
淘汰工業小鍋爐,因地制宜開展工業集中供暖是熱力行業未來主要發展方向。鑒于工業熱力市場占比較大,工業鍋爐“量大、容量小、燃煤為主”的特點,淘汰工業小鍋爐、開展工業集中供暖將是熱力行業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與此同時,隨著國家產業升級政策推進,各地工業園區化的趨勢愈加明顯,長三角、珠三角當地政府亦出臺措施,鼓勵工業園區內采取集中供暖等方式來滿足工業熱力需求。
工業用戶用熱量大,價格敏感性高,各地資源條件不同,除了采取燃煤集中供暖之外,還可以采取 1)用天然氣、生物質等清潔能源替代的方式;2)采用先進鍋爐技術和凈化技術;3)提升用煤質量等多種方式來解決工業小鍋爐問題。但從普適性、經濟性、治理效果綜合分析,開展工業集中供暖將是重要的技術路線,將會成為未來熱力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
不同的工業供暖技術升級路線比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集中供熱推動熱電聯產發展“十三五”增長空間明確
熱電聯產效率遠高于傳統熱電分開的模式。熱電聯產是將燃料的化學能通過燃燒轉化為用以發電的高品位蒸汽,同時抽取部分在供熱式汽輪機中做功之后的低壓蒸汽,再將這些低壓蒸汽對外界供熱。通過在利用熱能的時候按壓力或質量的好壞來進行合理的分配,充分發揮熱能作用,使得熱電聯產生產方式的熱效率要遠高于分別生產熱能和電能的傳統模式。
熱電聯產效率遠高于傳統熱電分產模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集中供暖帶來需求增長,政策持續助推熱電聯產發展。通過積極推動居民和工業用戶的集中供暖,熱力市場需求量進一步上升,為發展熱電聯產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截至2014 年底,熱電聯產機組容量在火電裝機容量中的比例達 30%左右,熱電聯產在城市集中供熱的總供熱量占比約為 30%。《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 年)》中,明確要求要積極發展熱電聯產。根據 16 年 年 3 月出臺的《熱電聯產管理辦法 》, 以及
電力 發展“十三五”規劃 , 未來將力爭實現北方大中型以上城市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率達到60% 以上。部分地方政策也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提升熱電聯產機組占比,持續助力熱電聯產發展。
部分地方政府出臺的熱電聯產政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 十三五” 火電增量將以熱電聯產機組為主 ,熱電聯產機組仍具發展空間 。根據《電力“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間電力行業發展思路主要為壓煤穩氣增風光,要求繼續降低火電機組占比。根據規劃 2020 年火電裝機將控制在 11 億千瓦以內,煤電部分仍然有 2億千瓦增長空間。規劃同時提出,“十三五”期間熱電聯產機組和常規煤電靈活性改造規模分別達到 1.33 億千瓦和 8600 萬千瓦左右。火電在“十三五”期間增量部分將以熱電聯產機組為主,熱電聯產作為一種優良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方式,在“十三五”期間仍將具備顯著的發展空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