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煤化工行業儲量及價格走勢分析
2017/7/6 17:32:5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全球煤炭消費降低 1.8% ,遠低于其 2.1% 的 十年平均增長率。根據內容顯示,2015 年所有全球煤炭消費量出現下滑。而凈下降都由美國(-12.7%)和中國(-1.5%)引起,一部分被印度(+4.8%)和印度尼西亞(+15%)的少量增全球煤炭消費降低 1.8% ,遠低于其 2.1% 的 十年平均增長率。根據內容顯示,2015 年所有全球煤炭消費量出現下滑。而凈下降都由美國(-12.7%)和中國(-1.5%)引起,一部分被印度(+4.8%)和印度尼西亞(+15%)的少量增長抵消。全球煤炭產量降低 4%,其中美國(-10.4%)、印度尼西亞(-14.4%)和中國(-2%)大幅減產。煤炭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費中占比降至 29.2%,刷新自 2005 年以來的最低紀錄。
煤炭仍然是中國主要的消費能源 ,占比為 64% 。雖然我國核能、水電、可再生能源均有長足發展,全年可再生能源增速為 20.9%,但我國能源及消費結構不均衡的現象依然存在,煤炭仍占主導地位的國情不容忽視。因此,高度重視煤化工產業,適度、有序、科學發展替代能源,對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不僅必要,而且非常緊迫。
(一) 油價長期難以低位運行,煤炭儲量遠超油氣
油價相對低位運行長期來看是不現實的。目前,全球油價處于50-60美元/桶的運行區間,這到底是常態還是非常態?認為這是非常態。第一,世界上主要的原油消費大國美國、中國的原油消費量依然保持增長,印度的原油需求也增長較快,原油供應過剩已經減少。第二,減產協議已經正式開始執行,從目前各國石油部長的表態和數據看,減產執行情況良好,執行率超過 80%,減產速度超于預期。第三,受前兩年低油價影響,油公司紛紛縮減上游開支,導致新增可開采量減少。
石油不只有使用價值,它還作為一種金融手段、外交手段,實際上已成為一種金融貨幣,因此必然會受到國際金融和國際政治的影響。
我國煤炭儲量豐富, 截至 2015 年底,我國煤炭探明儲量 15663億。從化工的角度來說,如果假設以 1t 原煤轉化為 0.2t 油(合成油品),或以 1t 原煤轉化為 300m 3 甲烷(合成天然氣)來計算,我國 15663 億 t 煤,相當于 3132.6 億 t 油品或 469.89 萬億 m 3 天然氣。這一數值遠遠超過 1085 億 t 全國常規石油或 68 萬億 m 3 天然氣地質資源量。
所以我國“多煤,貧油,少氣”的基本能源儲存格局決定了煤炭在能源消費中占據的絕對優勢地位,這也就為煤化工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技術的持續性。
我國煤炭探明儲量2015年達15663億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低階煤蘊藏量約占煤炭儲量的 50% 左右,而褐煤又是低階煤中最低級的煤。由于高水、高灰、發熱量低而長期沒有得到合理利用,這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浪費。褐煤分布廣、儲量大、價格低,化學反應活性好,且無粘結性,十分適合通過化學加工生產油品和石油化工產品。
(二)煤化工工藝純熟,有效改善能源結構
煤化工開始于 18 世紀后半葉,19 世紀形成完整的體系。進入 20 世紀,許多以農林產品為原料的有機化學品多改為以煤為原料進行生產,煤化工成為化學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石油化工發展迅速,很多化學品的生產又從以煤為原料轉移到以石油、天然氣為原料,從而削弱了煤化工在化學工業中的地位。
煤化工是以煤為原料,經過化學加工使煤轉化為氣體、液體和固體燃料以及化學品的過程,包括煤的干餾、氣化、液化和合成化學品等。
煤制焦是化學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制取冶金用的焦炭,同時得到副產品煤氣、苯、甲苯、二甲苯、萘等芳烴化合物和硫酸、氨水、苯酚、焦油、瀝青等化工原料。
煤制氣用于生產城市煤氣及各種燃料氣,是潔凈的能源,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達到環境保護目標。
煤液化即煤高壓加氫液化,可以生產人造石油和化學產品,在石油短缺時,煤的液化產品可替代目前的天然石油。
煤化工主要過程及其產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低油價下煤化工比較優勢不在 ,16年油價復蘇盈利重啟
國際原油價格下跌,煤化工經歷行業景氣度低迷,企業項目虧損慘重。2014 年 7 月開始,國際原油價格開始出現斷崖式下跌,從最高的 105 美元/桶,一路下跌到 27 美元/桶左右。我國現代煤化工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烴等在內的現代煤化工項目的盈虧平衡點,大都以國際原油價格每桶 80 美元為分水嶺。
原油價格在 100 美元/桶時,煤化工行業一般都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在 90 美元/桶時,有些企業已是微利。表觀(當前煤價等靜態條件下)看,煤制氣和煤制油產品的盈虧點分別在油價為 65-75 美元/桶和 75-85 美元/桶,烯烴和甲醇等化工產品的盈虧點約在油價為 65-70 美元/桶。在油價已低于煤化工產品的盈虧點,煤化工行業已無盈利可言。
本輪國際原油的大幅下跌使得大部分的煤化工項目成本優勢被嚴重削弱,出現大幅虧損。這也就是煤化工一度低迷的原因之一。
本輪原油價格下跌幅度巨大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油價企穩回升,預期空間重估,煤化工工程需求向上。可以看出,從 2016 年一月經歷油價低位拐點后,16 年下半年原油價格在 50-60 美元/桶價格區間盤整,在相關產油國家達成減產協議后,2017 年油價有望進一步抬升。煤化工項目的成本比較優勢將重新回歸,這將使得煤化工項目盈利性進一步改善。
(四)前期煤化工產品市場價格低迷,16年9月以來價格企穩回暖
在煤炭低迷的 2014 年、2015 年,煤炭企業“逢煤必化”,在行業虧損面近 90%的情況下,包括神華、中煤、兗礦等多家大型煤企業仍然加大了煤化工板塊的投資。然而這種選擇并不是高枕無憂——中國經濟增速下滑對于化工產品的需求也減速、全球低油價格局短期仍難逆轉、煤化工環保要求愈發嚴格。
2014年一季度開始,各類主要的煤化工產品出廠價格出現大幅下滑:純苯價格(金陵石化)一度從 9500 元/噸下跌至 4500 元/噸左右,跌幅達 52.63%;甲苯價格也從 8350 元/噸跌至 4300 元/噸,跌幅達 48.50%;與此同時,醇類產品價格也出現較大波動:甲醇出廠價從 3500元/噸下跌至 1500 元/噸,跌幅為 57.14%;乙二醇價格從 8000 元/噸跌至 4400 元/噸,巨幅下跌 45%。煤化工產品價格的大幅下跌使得企業本來依靠的利潤來源變成泡沫,進一步加大了虧損程度,新項目落成進度減緩。
純苯和甲苯價格大幅下跌后回調基本到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甲醇價格經歷大幅下跌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乙醇價格階梯式下跌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乙二醇價格依舊在底部運行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 年三季度以來,大部分化工品價格企穩回升,重啟企業盈利預期。從獲取的數據來看,前期經歷大幅下跌的幾類化工品在進入 2016 年三季度后均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一方面受煤炭和石油價格的走高,成本端價格的上漲導致化工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另一方面,部分化工品的需求端明顯改善,乙烯、丙烯、乙二醇等基礎化工原料大量進口。同時受環保要求的越來越嚴,一些低端無效的產能在逐漸退出,導致供應端增加有限。預計在需求端持續增加的帶動下,化工產品的價格還具備上漲的空間。
(五) 煤化工行業政策—“ 風雨搖擺 ”的十二年
據統計,截至 2015 年10月,投產和在建的煤化工項目已完成投資約2300 億人民幣。全國煤化工產業的計劃資金則逾2萬億人民幣。
煤化工行業政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