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石油污染及社會危害分析
2017/5/19 10:23:1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石油產業鏈包括開采、冶煉、運輸、終端銷售四大環節,其中,開采又可以分為地質勘探、鉆井、測井、井下 作業、采油五大階段,每個環節均極易造成環境污染。石油鉆井、井下作業等環節遠離我們的生活,很少受到關注,但實際上,帶來的污染非常嚴重;隨著終端設石油產業鏈包括開采、冶煉、運輸、終端銷售四大環節,其中,開采又可以分為地質勘探、鉆井、測井、井下 作業、采油五大階段,每個環節均極易造成環境污染。石油鉆井、井下作業等環節遠離我們的生活,很少受到關注,但實際上,帶來的污染非常嚴重;隨著終端設備的普及,現在油田污染網曝事件越來越多,新《環保法》的出臺及中央督察風暴的拉開,石油污染治理將提上日程。
石油產業鏈每個環節均易造成環境污染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一、油田污染危害性大
從油田污染的危害性來看,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 )油氣揮發污染 ,致癌性、光化學煙霧的始作俑者。油田開發工程對大氣環境造成的影響主要來自其勘探、鉆測、開采及集輸過程,其中,總烴排放量在油田開發中的各項大氣污染物中排放居首。非甲烷總烴主要包括烷烴、烯烴、芳香烴和含氧烴類等組分。很多烴類物質具有致癌的劇毒性,人及動物若短期內吸入大量高濃度烴蒸汽將會因窒息和麻醉而死。另外,對大氣質量來說,非甲烷總烴最大的危害在于二次污染,其可與另一種油田特征污染物 NOx 發生化學反應,被認為是形成光化學煙霧的必要條件之一。
我國大型油氣生產區域總烴數據超標嚴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油田污染物呈堿性,導致土壤板結,植被難以生存。鉆井過程中使用的鉆井液的堿性很強,一般含有機物較多的酸性土壤能中和其部分堿性或對中性土壤危害性較小,而對含粘土的堿性土壤二者堿性的加成作用導致危害性更大,若鹽堿化土壤收到鉆井液的污染,其堿性將可能遠遠超過植物的耐受限度(PH5.5-8.5),從而破壞植被生存基礎,成為石油污染所所處寸草不生的核心原因。另外,鉆井液中含有無機鹽(NaCl,KCL、CaCl2、Na2SO4)在土壤累計達到一定程度后,會加重土壤鹽堿化成都,使得植被更難生長。
鉆井廢泥漿環境污染嚴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 )重金屬含量高,富集到作物中對人身體造成重大危害。鉆井液中含有不同濃度的重金屬,油田開發能夠導致土壤中重金屬的濃度提高,進入土壤中的重金屬由于高毒性、持久性和蓄積性等特點,對土壤中的微生物、植被、東吳甚至人類健康構成嚴峻威脅。
受污染土樣重金屬含量增幅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石油污染難以處理
我國大型油田采用水力壓裂 情況 較多 , 乳化狀 油水導致分離難度大 。我國石油開采大部分處于新技術階段,例如,大慶、勝利油田基本處在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時期,壓裂水體量較大,占比高達 90%,且污水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組成、性質與原油油質、油層性質等密切相關,含油污水在油井節流口、閥門、油泵及輸油管等處,原油和水經過強烈的摩擦、特別是在油泵漿液的剪切作用及高壓液滴的沖刷下,其中的樹脂、膠質、瀝青質和有機酸等作為天然表面活性劑,油水被強烈混合而形成的原油乳化液,形成固、液、氣三種凝聚狀態共混,高濃度、高分散的多相體系,導致分離難度大。
乳化油難處理的物化學原因解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含油廢水處理難度大的原因分解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產業結構、 稅收 、就業 依賴性, 地方政府對污染治理意志不堅定。對于資源型城市,特別是煤炭、石油開采等,環境治理與發展經濟一直是很尖銳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產業結構、就業,財稅方面的高依賴性。以延長油田為例,其核心采油廠所在地的地方政府,超過 50%以上的財政支出高度依賴采油廠,有的地區 80%公務員工資發放指望采油廠交的利稅,因此,采油企業往往被各地政府奉為上賓,很難對油田污染進行嚴肅處理,在這種畸形的環保監管趨勢下,油田污染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石油資源型城市中石油產業占城市產業結構比重高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石油資源型城市中石油企業工業占全市就業人口比重高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