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倉儲物流行業未來發展熱點解析
2016/5/20 10:40:1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國家《物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發布實施已2年,商務部提出并推動倉儲業轉型升級已3年,作為基礎性產業中的基礎產業,倉儲業發展任重道遠。一、倉儲資源深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國家《物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發布實施已2年,商務部提出并推動倉儲業轉型升級已3年,作為基礎性產業中的基礎產業,倉儲業發展任重道遠。
一、倉儲資源深度整合與網絡優化
經過近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營業性通用倉庫面積已近10億平方米,其中立體倉庫接近30%。總體來看,倉庫設施已基本滿足物流需求,但在結構與地區分布上還存在一些供求矛盾。倉庫供不應求與倉庫供過于求同時存在,倉庫高空置率與高租金同時存在,倉庫快速建設與倉儲效益下降、企業倒閉、轉行同時存在。
自動化立體倉庫的市場空間(億元)
在“北上廣”等地選取30家企業,重點推進以托盤循環共用為核心的商貿物流標準化試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試點企業裝卸貨效率提高50%以上、車輛周轉效率提高1倍以上、庫存周轉成本降低29%以上、供應鏈協同作業效率提高10%以上。
2016年,商務部、國標委將繼續擴大試點地區范圍及試點品種,把物流配送包裝納入專項行動內容,使托盤與包裝相銜接,促進物流配送包裝減量化、綠色化和循環利用。并于2016年2月在全國范圍內選取第二批150家重點推進企業及協會,繼續以托盤標準化及其循環共用為切入點,促進相關配套設施設備標準化的升級改造和普及推廣,以點帶面,輻射帶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乃至全國商貿物流標準化水平的提升。
托盤循環共用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也是一個長期的逐步推廣實施的過程。國家主管部門的試點工作只是一個行業導向,關鍵是供應鏈各環節的企業從自身效率與效益的角度達成共識、協調行動。中倉協已經會同相關機構發起組建全國商貿物流標準化行動聯盟,未來將會有更多的企業加入商貿物流標準化行動計劃,既可依托專業的托盤運營公司組織封閉式的循環共用,也可由行業組織主導建立公共平臺,探索建立開放式循環共用的途徑與平臺。
七、低溫倉儲與冷鏈物流系統建設
按國家發改委等3部委發布的農產品冷鏈物流專項規劃,我國冷庫與冷藏車輛等基礎設施已經甚至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到目前為止,冷庫容積已超過1億立方米,靜態儲存能力達2700萬噸左右,冷藏車輛已近6萬輛。與發達國家比較,我國冷藏物流能力雖然還有較大差距,但也基本能夠滿足經濟發展與人們生活的需要。目前的突出問題是,冷庫以“租賃”為主的運營方式太落后、服務功能單一,缺乏全國性網絡化的冷鏈物流公司。冷庫、冷藏運輸、低溫配送等環節集約化程度低、形不成冷鏈,不能從根本上保障食品在流通中的安全與品質。
2014 年我國冷鏈運輸市場分類
中國冷鏈物流主要商業模式
類型含義代表企業運輸型以從事貨物低溫運輸業務為主,包括干線運輸、區域配送以及城市配送雙匯物流、榮慶物流、眾榮物流倉儲型以從事低溫倉儲業務為主,為客戶提供低溫貨物儲存、保管、中轉等倉儲服務太古冷鏈、普菲斯城市配送型以從事城市低溫倉儲和配送一體業務為主北京快行線、上海新天天、深圳曙光綜合型以從事低溫倉儲、干線運輸以及城市配送等綜合業務為主。招商美冷、上海廣德、北京中冷交易型以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主體從事低溫倉儲業務為主聯想白沙洲、深圳農產品、江蘇潤恒、福建名成供應鏈型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開始一直到終端整個過程提供低溫運輸、加工、倉儲、配送服務,然后由分銷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將供應商,制造商,物流商,分銷商,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武漢良中行中國各區冷庫儲存能力(萬噸)
第三方冷鏈物流模式簡介
模式名稱特點具體描述順豐冷運模式快遞企業開拓冷鏈市場整合順豐物流、門店、電商等資源,為生鮮食品提供冷冷運干線,冷運倉儲,冷運宅配,生鮮銷售,供應鏈金融等一站式解決方案。現順豐擁有4 條省際干線,6 條城際干線,120 輛自有冷運車,7733 輛外包冷運車。京東商城模式電商開拓冷鏈市場15 年1 月,京東組建生鮮冷鏈項目組。15 年11 月,京東物流冷鏈配送面向京東平臺賣家、生鮮垂直電商全面開放。河南鮮易供應鏈模式傳統肉制品制造商和O2O 生鮮供應鏈服務商聯合開拓冷鏈市場定位于生鮮供應鏈解決方案運營商,為零售業、餐飲、終端消費者提供運輸和倉配一站式服務九曳供應鏈模式獨立第三方冷鏈物流提供加工、包裝、冷鏈宅配等“一站式”服務。現已開通北京、廣州、上海、成都等冷鏈集散中心,整合上百條冷鏈干線,宅配可覆蓋25 個省份的將近100 個城市。近年來,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強調落實“四個最嚴”的要求,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即將頒布的“十三五”規劃也把食品安全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底發布了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面對國家的總體要求,面對目前的突出問題,2016年及今后低溫倉儲及冷鏈物流將會圍繞以下幾方面發展:
1、冷庫制冷技術的創新,兼顧安全與環保、節能,寬溫帶冷庫成為發展方向,大規模的冷庫群向網絡化布局發展。
2、冷庫運營方式由“租賃”向統一集中管理的轉變,冷庫向低溫配送中心發展。
3、對分散的冷鏈物流資源進行深度整合,企業之間的兼并重組、設施托管,冷鏈物流的網絡化運營。
4、冷庫及冷鏈物流的信息化建設,大型企業或行業組織主導的冷鏈物流信息平臺,食品信息與冷鏈物流溫控信息的全程檢查、記錄與追溯。
5、面向連鎖超市、餐飲飯店、網絡零售、機關團體、消費者個人等不同渠道或主體,立足加工食品、冷凍食品、生鮮食品等的不同特點與物流需求,建設針對性、適應性強的各種類型的冷鏈物流網絡體系。
2012-2014年我國易腐食品產量(萬噸)
2010-2014年我國速凍食品產量(萬噸)
2015年農產品冷藏運輸率對比(%)
八、中藥材倉儲網絡建設加速
商務部辦公廳于2014年底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中藥材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于2015年5月轉發了12個部門《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在商務部等主管部門的指導下,中倉協會同中藥協組織制定了中藥材物流各環節及物流質量管理等一系列標準,于2015年7月召開了首屆中國中藥材物流大會,提出了全國中藥材物流基地建設規劃建議,組織開展了中藥材物流基地的咨詢與評審工作。2015年通過專家評審通過6個中藥材物流基地建設方案,全國新建中藥材標準化公共倉庫近40萬平方米,在全國10多個地區72家企業推廣應用中藥材氣調養護技術。
按上述規劃與意見,2020年之前需要在全國25個地區建設80個以上中藥材各種類型的物流基地。2016年,隨著商務部《全國中藥材物流基地規劃建設指引》的印發,中倉協將配合各地商務主管部門,通過組織標準培訓、召開第二屆中藥材物流大會、組織基地方案咨詢與評審、安裝與運營“全國中藥材物流信息公共管理系統”等各方面工作。
引導醫藥行業的上市公司、大型企業,重點在安徽、甘肅、河北、四川、河南、湖南、貴州、廣西、山西、云南、江西、山東、湖北、寧夏、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陜西、浙江等地區,就中藥材物流基地的區域規劃提出咨詢意見,評審通過20個物流基地建設方案,評審驗收10個“中藥材物流實驗基地”,并統一使用“全國中藥材物流信息公共管理系統”。全年新建或改建中藥材公共倉庫50萬平方米,5萬噸中藥材采用氣調養護儲存。
九、金融倉儲的規范持續發展
金融倉儲即是為存貨擔保融資服務的倉儲,國際上通稱擔保存貨管理。最近幾年,為了走出“上海”“青島”兩案的陰霾,中倉協推動我國擔保存貨管理規范發展取得一定成果:起草并推動《擔保存貨第三方管理規范》、《倉單要素與格式規范》兩項國家標準的頒布實施;依據國家標準對擔保存貨管理企業進行資質等級評價,建立擔保存貨管理公共信息平臺,公示擔保存貨管理企業的資質等級信息與不良信用記錄,已有30多家企業取得相應資質并使用公共平臺管理擔保存貨;推動建立專業責任保險,支持組建保險公估公司,召開擔保存貨管理國際研討會及專業培訓活動,促進行業交流。總體看,規范基本建立、陰霾正在散去,但仍然沒有恢復到2012年之前的盛況。
隨著我國經濟新常態發展,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國家又出臺了相關政策,人民銀行已建立了基于互聯網的現代擔保物權登記公示系統,最高法院《倉儲合同司法解釋》也有望于今年出臺,存貨擔保融資與擔保存貨管理仍具有巨大發展潛力。2016年,中倉協組織起草的擔保存貨監管與監控協議示范文本即將發布,擔保存貨管理公共信息平臺將實現與擔保物權公示系統對接,并探索建立電子倉單系統,中倉協將與各類銀行金融機構直接合作,按國標要求對現有金融倉儲企業進行梳理、排查、評估,促進銀企雙方重樹信心。我們有理由相信,無論是作為倉儲企業的增值服務還是作為倉儲新興業態,金融倉儲必將走上良性發展軌道。
十、危險品倉儲的安全管理與有序發展
國務院剛剛批復公布了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調查報告。報告認定該事故是一起特別重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針對事故暴露出的問題,調查組提出了十個方面的防范措施和建議,其中,“建立健全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完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建立全國統一的監管信息平臺,加強危險化學品監控監管;嚴格執行城市總體規劃,嚴格安全準入條件;集中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消除各類安全隱患”等措施,必將對危化品倉儲安全管理與有序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去年下半年以來實施的全國安全生產大檢查已經有效果,一些危化品倉儲企業已經停業或面臨搬遷和改變經營方向的重大選擇。目前的問題是,安全與發展始終是危化品倉儲企業的兩大主線,關鍵是看企業對安全要求如何對待。同樣的嚴格監管,對一些企業是考驗,對另一部分企業可能就是發展的機會,畢竟我國的危化品行業已經足夠龐大,原本就短缺的危險品專用倉庫經這一次全面清理將更加稀缺。一批有資質、有條件、具備管理優勢的企業必將利用這次整頓的機會,尋求各區域的倉庫資源整合,發展壯大自身的倉儲網絡,在嚴格安全管理的基礎上尋求大的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