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點2015年中國食品安全十大新聞事件
2016/1/5 8:59:4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食品安全領域,2015年,在黨和政府堅強領導下,我們付出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食品安全領域,2015年,在頑強拼搏、創新創業的征程中,我們常常倍感欣喜,也仍有食品安全領域,2015年,在黨和政府堅強領導下,我們付出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食品安全領域,2015年,在頑強拼搏、創新創業的征程中,我們常常倍感欣喜,也仍有心痛。回顧2015年中國食品安全十大新聞事件,就是要總結過去,展望未來,就是要進一步樹立必勝信念,繼續埋頭苦干,為堅決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食品安全工作,為全面打贏保衛食品安全的人民戰爭,開好局、起好步!
一、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食品安全戰略有望實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將對中國食品安全產生深刻影響
十八屆五中全會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開,全會強調必須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是關系食品安全在內的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其中又專門提出了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食品安全戰略。
新理念、新戰略,以及食品安全“黨政同責”的新要求,為各級黨委政府切實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切實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加快建立科學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嚴把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線,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中央再次強調確保口糧絕對安全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于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舉行,會議認為,明年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結構性改革任務十分繁重,戰略上要堅持穩中求進、把握好節奏和力度,戰術上要抓住關鍵點,主要是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會議強調要繼續抓好農業生產,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保障口糧安全,保障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加強農業現代化基礎建設,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把資金和政策重點用在保護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以及農產品質量、效益上。
12月24-25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難題和挑戰還很多,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放松三農工作,十三五時期,必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會議強調確保糧食安全,再次強調確保口糧絕對安全。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通過,并于2015年10月1日起實施
歷時兩年有余、歷經三次審議,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高票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新法對原法中大約70%的條文進行了修訂,并由原來的104條增加到了154條。
新法體現了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的成果,突出了食品安全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全程控制、社會共治的原則,強化了食品安全源頭控制,突出了對特殊食品的監管,加重了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這部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充分反映了人民意志,順應了規范市場經濟的要求,標志著我國食品安全工作在法治化軌道上又邁出了重大步伐。
四、國務院食品安全辦、中央文明辦等十八部門共同啟動2015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食藥、衛生、質檢、農業、公安、海關、工商、商務等食品安全戰線2015年取得系列新進展、新成果
2015年6月15日上午,國務院食品安全辦聯合中央文明辦等18個部門,在京啟動2015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本次宣傳周的主題為“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汪洋副總理強調,企業要增強守法誠信意識,政府要提高依法監管水平,公眾要依法維權參與治理,要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打好保衛食品安全的人民戰爭。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2015年,食藥、衛生、質檢、農業、公安、海關、工商、商務等食品安全戰線涌現系列新進展,取得系列新成果。原來存在的交叉、重復、矛盾等食品安全標準經過集中清理整合,截至2015年底,全國統一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基本建成;《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辦法》、《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食品召回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規章發布實施;“明廚亮灶”餐飲服務單位全國超過40萬戶;各地食品安全相關違法犯罪行為進一步得到嚴厲打擊。
五、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持續受到社會公眾的強烈關注,針對轉基因的法規相繼出臺
前央視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在網絡上公布其赴美拍攝的轉基因紀錄片,介紹了美國在轉基因問題上實際存在的分歧和爭議,2015年繼續引起反響,與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關于轉基因食品的爭論,2015年也繼續演繹并不斷發酵,并持續引起廣泛關注。律師黃樂平,北京市民楊曉陸、李香珍、田香萍等就轉基因信息公開提起行政訴訟。全國政協于2015年10月8日在京召開第39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專門就“轉基因農產品的機遇與風險”進行座談。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的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最終明確:“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應當按照規定顯著標示”。臺灣地區立法機構12月14日也通過相關規定,明確未來臺灣各級供應餐飲的學校,包括中小學營養午餐、大學餐廳,都全面禁止使用含轉基因的生鮮食材及初級加工品。
六、“僵尸肉”報道引發強烈反響,三部門重拳打擊走私冷凍肉品
2015年6月23日,新華網發表新華社記者李丹題為《走私“僵尸肉”竄上餐桌,誰之過?》的報道,文中提到“在6月的海關打擊凍肉走私的專項行動中,有‘80后’緝私人員在廣西某口岸查處了一批比他年紀還大的‘70后’凍肉”。“僵尸肉”迅速成為網絡熱詞和大眾關注的焦點,國內不少媒體紛紛跟進報道。
2015年7月12日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海關總署、公安部發布《關于打擊走私冷凍肉品維護食品安全的通告(2015年第29號)》。在確認“今年查獲的走私冷凍肉品中,有的查獲時生產日期已達四、五年之久,對所有查獲的走私冷凍肉品,海關均依法予以銷毀”的同時,通告將會同有關部門部署對走私冷凍肉品犯罪行為的調查,全力追查走私入境冷凍肉品的來源及銷售去向,包括幕后指使人、承運企業和相關人員、承儲冷庫經營企業和相關人員以及采購使用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并要求所有冷凍倉庫、肉食品經營企業、加工企業、餐飲企業嚴格依照有關法律規定,不得承儲、購買、銷售來源不明的冷凍肉品。
七、超過13年歷史的官方“QS”標志取消,民間“決不食品”標志登上舞臺
新的食品安全法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后,對消費者來說,一個最為直接的影響是,QS標志,某一天之后,在全中國的商場,將再也看不到了——根據食藥監總局同步實施的《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食品包裝袋上使用了超過13年的QS標志將退出舞臺,而由民間發起的名叫“決不食品”的替代性、升級版新標志,在互聯網+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已經出現。由于采用了移動互聯網新技術和更高的標準,“決不食品”標志不僅能幫助消費者通過手機查看廠商公開承諾,實時監控生產過程,實現有獎監督,還能應用到農產品、加工食品、餐廳、超市等所有食品生產經營領域,而且還能實現全國農民免費共享,為全產業鏈食品安全升級、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民脫貧致富、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微觀實現,提供了民間智慧和創新工具。
行政性、強制性的QS標志從2002年的產生,到2010年的變更,再到2015年的取消,再到如今市場性的決不食品標志登上歷史舞臺,輿論認為,其背后深層次的邏輯,正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的: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八、食品安全連續第四年登上中國“最受關注的十大焦點問題”榜首
由《小康》雜志社聯合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等進行的“2015中國綜合小康指數”之“最受關注的十大焦點問題”調查顯示,食品安全再次位居“最受關注的十大焦點問題”之首。
食品安全,已經是連續第四年登上“最受關注的十大焦點問題”榜首位置。為何食品安全問題如此“熱”?受訪者們給出的答案普遍集中于兩個字:擔憂。在他們寫出的本年度感到最憂慮的事件中,很多都涉及到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頻發”成為了2015年讓人擔憂的最主要的問題之一。調查也同時顯示,大眾對食品安全狀況的滿意度比往年提升了“一個檔次”,表明我國的食品安全狀況正在整體向好。
九、臺灣大選,食品安全成候選人競爭選票的重要議題
連續不斷的食品安全事件,特別是頂新地溝油案引爆臺灣全民怒火,讓食品安全解決方案成為臺灣2016“大選”各路候選人爭取選票的關鍵議題。
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拋出三大食品安全政策,包括強化食品履歷、有機飲食校園、擴大食品安全稽查等,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則將食品安全確定為五大社會安定計劃之一。在12月27日舉行的首場辯論會上,朱立倫、蔡英文更是就美國進口豬肉、廋肉精等直接交鋒。
十、全面兩孩政策實施,7000萬人脫貧,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及互聯網+戰略深入推進,將促使移動互聯網+食品安全+農業創新創業掀起熱潮
1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修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決定,全面兩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行。全國母嬰人群的增加,將對安全食品產生更強勁的需求。而7000萬人脫貧目標的確定,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實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及互聯網+戰略的深入推進,將進一步促進各路創業者,2016年邁向移動互聯網+食品安全+農業創新創業新戰場。
“不管你獲得了多少財富,如果你發現身邊的空氣是不行的,你的水是不行的,你的食物是不安全的,就一點意義也沒有,手機再好又有什么用呢?”馬云在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的吶喊余音未了,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再次就食品安全高調發聲:“迄今為止,沒有一家公司在中國建立一個覆蓋全國的冷鏈配送網絡,我們準備花兩年的時間打造這張網絡。我們希望通過品質加上品牌的方式,把農村真正的好東西打造成一個品牌,實現優質農產品的溢價,也解決城里人食品安全的問題。”而小米公司創始人雷軍也公開表示,“互聯網+”仍處在開始階段,還有非常多的機會,十年之內,會產生一大批百億美金市值的農村互聯網公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盤點2015年的十大食品熱點
- 下一篇:2015年白糖市場行情分析與后市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