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造2025》將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
2015/5/25 8:33:3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中國制造2025》提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作為重點發展領域,明確了“繼續支持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掌握汽車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術,提升動力電池《中國制造2025》提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作為重點發展領域,明確了“繼續支持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掌握汽車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術,提升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高效內燃機、先進變速器、輕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形成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的完成工業體系和創新體系,推動自主品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發展戰略,為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一、汽車產業是制造強國戰略的必然選擇
從制造強國看,汽車產業以其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和對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被列為國家的戰略性競爭產業。以汽車為代表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延續了百余年,歐美日等制造強國也無一不是汽車強國。當前,以第三次工業革命為背景,全球技術創新與經濟復蘇日趨活躍,汽車產業又是第三次工業革命涉及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新裝備等技術創新最全面、大規模的載體與平臺,因此再次成為工業革命和工業化水平的代表性產業。
無論是從創新驅動發展,還是國民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大規模效應與產業關聯帶動作用的汽車產業都應是戰略必爭產業。中國汽車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僅為1.53%,與汽車強國4%的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其原因就是我們在產業鏈的低端,是制造而非創造,因此汽車工業做強將為國民經濟發展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同時,汽車工業極強的產業關聯與帶動性,也是中國制造業技術創新水平的集中體現。
二、汽車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與制約因素
(一)對汽車產業在制造強國建設和經濟轉型升級中的重要戰略地位認識不足,清晰系統持續的產業發展戰略和頂層設計缺失。近年來我國汽車產業發展迅猛,但汽車產業發展戰略依舊不清晰,缺乏系統完整的汽車強國戰略。汽車產業政策的不持續性,導致國內汽車市場波動大,企業產能要么難以適應,要么出現閑置,加劇了國內市場的低水平競爭,產業大而不強。
(二)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自主創新能力偏弱。目前,我國主要汽車集團在乘用車平臺技術、發動機系統、新能源電池等領域仍未完全掌握關鍵技術,尚未形成完整工業體系及能力。
(三)缺乏基礎研究共性技術平臺與創新體系支撐。目前,我國初步建立官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但是由于產業組織結構、企業規模及治理模式等多種因素制約,對基礎共性技術的研究仍偏弱,另外,目前尚無跨行業、跨領域、跨技術的協調管理機制。
(四)傳統汽車產業整體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薄弱,供應鏈體系不完整,制約戰略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由于我國傳統汽車及其相關產業的創新能力、研發投入強度相對薄弱,相關產業鏈尚不完善,部分關鍵零部件原材料和關鍵元器件依賴國外,制約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
(五)商業運營模式、人文等軟環境發展滯后,自主品牌培育仍需時日。目前,汽車產業主導的商業模式仍未確定,汽車文化環境建設滯后,同時國產汽車技術水平、產品質量、性能等方面仍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差距,缺乏核心競爭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大暑將至餐桌煥新味,魯花高油酸花生油助攻夏日清爽美食
- 2025年廣東省縣域普通高中“托舉行動”開班
- 夜市、夜游、“夜戲水”……繽紛“夜經濟”激發夏日文旅新活力
- 研學游、親子游,創新高!透過數據看各大口岸迎來出入境客流高峰
- 四款萌系車型齊亮相,愛瑪×黃油小熊發布會解鎖“可愛”的N種可能
- 六大領域+三類群體+3000萬人次 我國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行動
- 文化游、自駕游、出入境游……新場景新業態“解鎖”暑期文旅消費新體驗
- 國家能源局:7月16日全國電力負荷再創歷史新高 首次突破15億千瓦
- 乘風破浪 春華秋實——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提振全球增長信心
- 7.08億立方米!我國最大“地下氣倉”加倉“蓄能” 織密國家能源安全防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