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我國煤企真要“痛起來了”
2014/3/18 17:50: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4年我國煤企真要“痛起來了”煤炭的“黃金十年”真的不存在了,2012年的時候,大家還在猜疑:煤價連跌是否真的“狼”來了?2013年,煤炭價格下跌的步子就止不住了,但我們還在偷著樂,因為銷售煤炭還有利潤,雖然只是微利。而剛進入2014年,人們便傻了,元旦前的反彈戛然而止,隨之而來的是煤價的“跌跌不休”。3月3日,動力煤期貨更是首次出現全線跌停。其中,主力合約1405每噸下跌26元,跌至515.6元/噸。“幾乎已接近零利潤了!”煤企老總們真的體會到了心痛的感覺。對山西而言,這個痛感要更強烈些。煤價就一個字:“跌”
引燃3月3日市場暴跌的導火索是世界最大煤炭經銷商神華的調價。3月起,神華開始執行新的現貨掛牌價格,下調動力煤價格,下調幅度為20元/噸。業內人士預計,其他煤炭企業或“跟風”降價,在需求不暢等多重利空影響下,動力煤期貨將延續陰跌。
“市場噸煤平均綜合售價已從2011年5月的656元下跌到2013年12月的430元,落差220多元。目前,煤炭市場仍在波動中,2014年1月更是掉到了410元,下降的幅度較大,下行的趨勢來的較早,而且不確定性因素仍然很多,煤炭企業生產經營的困難仍然很大。”省煤炭工業廳廳長吳永平說。2010-2013年,我省全行業煤炭出省銷量增長幅度分別為:15.23%、13.23%、0.12%和5.88%,總體呈下降趨勢。
萬達期貨焦煤鋼事業部經理段燕明給上證報記者分析,神華此次大幅度調價,原因之一是為了消化庫存。神華1月份的銷售量環比下降了40%,而2月份由于春節因素,銷售也不樂觀,庫存壓力大,銷售壓力更大,于是神華選擇了以降價“走量”。
壓價走量乃煤企內耗之大忌,但為了盤活資產,我省煤企也不得已而為之。據中國煤炭資源網3月4日報道,陽泉噴吹煤市場持續低迷運行態勢,成交清淡,當地大型煤企價格下調,幅度50元/噸。中國煤炭資源網分析師展美認為,煤價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是陽煤集團庫存大幅上升。該網數據顯示,陽煤集團今年1月產煤636.55萬噸,較同期增長22.4%,在我省五大集團中產量增長位居首位。截至1月底該企業庫存241.4萬噸,較期初上漲50.92萬噸,較同期上漲50.91%。而據《經濟參考報》報道,繼煤炭“兩巨頭”神華、中煤相繼大幅下調各煤種現貨價格之后,同煤、伊泰也緊急調價,其中同煤降價幅度在34元/噸到66元/噸。
煤炭行業徹底告別“黃金十年”
2010-2013年,我省煤炭行業原煤產量逐年增長幅度分別為:20.39%、11%、11.14%和5.3%,呈增速放緩趨勢。雖然順應了全國經濟放緩步伐,但前景并不令人樂觀。
吳永平認為,“國內煤炭行業徹底告別‘黃金十年’,煤炭價格將在一個時期內低位徘徊,煤炭行業開始步入相對微利階段。”
近年來,受我國國民經濟結構調整、節能技術進步、能源消費結構變化、煤炭質量的提高、生活用能結構的變化、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等因素的影響,國內煤炭消費量持續下降。但與之對應的是,2013年,國內煤炭產能不斷釋放,進口煤也步步緊逼,國內煤炭企業在內外雙層夾擊下,一時“兵敗如山倒”。
今年國家能源工作的重點依然是轉變能源消費方式、優化能源布局結構,煤炭消費比重將由70%降低到65%以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將由9.8%提高到10.7%。這對我省煤炭企業非常不利。
去年我省在很大一部分礦井改造建設的情況下,產量仍達到9.62億噸,到2015年重組整合礦井全部建成進入生產狀態,產能將達到約13億噸左右,供大于求的局面可能進一步加大。
“雖然我國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格局短期內較難改變,但是我國煤炭市場將由供需基本平衡向供應寬松、結構性過剩、個別時段和局部區域緊張轉變,我省煤炭市場將總體處于需求低增長、價格低水平的調整階段,預測煤炭經濟將呈較低位平穩發展態勢。”吳永平認為,科學合理調整、組織生產將成為下一階段的趨勢。
煤企老總的理性思考與順勢而進
“近幾年內,我國煤炭市場情況都不容樂觀:一是煤炭總體產能過剩。去年我國生產煤炭37億噸,庫存達1億噸以上,而煤炭產能還在繼續釋放。二是傳統的河北、山東市場受環保和鐵路運力影響,競爭更趨白熱化。為解決京、津、冀、魯四省市的霧霾天氣問題,國家出臺了嚴厲的環保政策,到2017年,四省市煤炭消費總量將減少8300萬噸;今年集團公司主供的大型電廠從采暖期結束開始改造機組,全年預計減少無煙煤發運二三百萬噸。同時,隨著鐵路運力的不斷釋放,神華、蒙煤、陜煤、寧煤都可以通過鐵路進入河北、山東,蠶食、擠占陽煤的主要市場。三是進口煤炭總量仍然居高不下。去年我國進口煤炭3.2億噸,同比增幅11%,我們很多傳統客戶開始采購低價進口煤。”陽煤集團總經理裴西平分析說。對于市場幾年內的“疲態”,山西的煤企老總都有著明確而清醒的認識。
“煤炭行業正處于產能高速釋放期、需求微幅增長期,加上進口煤沖擊和環保要求、新能源開發對煤炭消費的抑制,產能過剩已成定局,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經營壓力加大。”潞安集團董事長李晉平說,“我們面臨著生存課題。在煤炭市場持續低迷、煤價大幅下滑的困難形勢下,如何渡過難關、實現效益發展、確保很好地生存下去。這是一個最現實的課題。”
“在這種形勢下,我們是應該理性思考后順勢而進,還是繼續保持狂熱在高度缺氧狀態下逆勢而為?”山煤集團董事長郭海問道。做為企業家,他認為:“我要引導大家看到、看清我們所具備的優勢,不要在形勢面前彷徨,不要在困難面前喪志,更不要在前進道路上退縮,要辯證地認識形勢,充分地提振信心,保持斗志、增強干勁,用敢于擔當、勇于克難的實際行動,迎接新的挑戰。”
“無論是某個煤炭企業還是整體煤炭行業,市場競爭的重點將由價格競爭向市場份額競爭升級轉變,讓利爭市、以量補價等傳統的市場競爭手段逐步減效,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和保持市場供需平衡將成為必然方向。”吳永平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