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拋晶磚 中小陶瓷企業后發制人的市場利器
2009/12/9 21:32:4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聚焦拋晶磚 中小陶瓷企業后發制人的市場利器拋晶磚應用范圍的擴大是實現大量銷售的前提條件之一。在拋晶磚的應用推廣上,金絲玉瑪走到了前列。圖為金絲玉瑪展廳開業時的場景。
在拋晶磚行業,拋晶磚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名稱。有的企業稱之為拋釉磚,有的稱之為拋晶玉,有的稱之為釉面拋光磚,還有的企業為了突出磚面視覺效果,則稱之為幻彩磚、藝術磚。
據業內人士介紹,從生產工藝來看,拋晶磚無一不是在磚體釉面上進行拋光而成。但是燒成和拋光工藝上有差別,磚體的表面效果也不一樣。其區別在:一般的拋晶磚是在磚坯上施釉后一次燒成、拋光;較高檔的拋晶磚要經過燒磚坯、燒色釉、燒透明釉的"三度燒"后拋光而成。本文涉及的拋晶磚除特別說明外,都是指"三度燒"拋晶磚。
在圖案設計上,拋晶磚實現了木紋、石紋、皮革、金屬、紡織、文物等仿真效果。因圖案類似仿古磚、光澤類似拋光磚,因此,拋晶磚同時具有仿古磚和拋光磚的特點。集思想觀念、文化創意與瓷磚技術為一體,是瓷磚產業全面升級的產物。但從目前的國內市場來看,拋晶磚的生產技術難度相對較高,還有待于日臻完善,因而處于高檔產品的階段。目前,在瓷磚品類的高端市場上,拋晶磚與仿古磚、馬賽克有"三足鼎立"的說法。
發展階段
從小規格到大規格
"讓一億家庭用上卡諾爾拋晶地毯磚!"就是這樣一句吶喊,讓當年"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拋晶磚,有了一個華麗的登場。
據了解,拋晶磚是歐洲最早生產的。在上世紀90年代,國內就有企業開始模仿生產拋晶磚,但規模普遍較小,小打小鬧不成大氣候。據拋晶磚業內資深人士介紹,最早推出拋晶磚的企業,是一家蘇州的陶瓷品牌--卡諾爾陶瓷。卡諾爾以經營瓷片起步,從2003年開始,就有意在資源配置上向拋晶磚傾斜。當時,卡諾爾生產的拋晶磚稱為"地毯磚",規格為200×200mm、300×300mm.
據自然の陶董事長陳焯佑介紹,在2003年秋季陶交會上,卡諾爾展出了其"地毯磚"產品,引起行業轟動。此后,一些企業陸續加入拋晶磚生產行列,較知名的有個性陶瓷、自然の陶等。
據了解,規格越大的拋晶磚,其燒制難度越大,技術要求越高,因此,拋晶磚的發展階段基本可以以規格來劃分。據行業人士介紹,第一階段是2004年前后,當時的規格僅能做到300×300mm;第二階段,2005年,個性陶瓷第一家推出500×500mm規格,隨后又推出600×600mm規格磚。自然の陶也緊隨個性之后推出600×600mm拋釉磚;第三階段,2007-2008年,自然の陶和個性陶瓷都推出了代表最先進的拋晶磚生產技術的800×800mm規格拋晶磚。目前能夠生產800×800mm拋晶磚的企業還不多見。現階段,除了自然の陶已經推出了600×900mm的大規格拋晶磚(自然の陶的拋晶磚產品名稱為拋晶玉)外,大面積鋪貼使用已成為拋晶磚的代表性事件。
技術難度
技術要求限制企業進入
通體磚、拋光磚一般是一次燒成,即磚坯經壓制成型并干燥后,直接入窯燒成。仿古磚可以是一度燒,也可以是二度燒,但對于普通釉面磚而言,一度燒的燒成時間和燒成溫度均高于二度燒,因而技術難度更大、工藝要求更高。由于一度燒時坯釉一起燒成,所以坯釉結合好,有發育較好的中間層生成,其抗后期龜裂性能好,吸水率較低,抗折強度高。拋晶磚則一般需要經歷較為繁雜的三度燒(也有一度燒),原料要求、工藝要求與一度燒、二度燒有所差異,因而各有優點。
三度燒是指三個主要燒制階段,亦即:坯體燒、印花燒、燒熔塊(透明釉層)。整個過程的先后次序是:燒制玻化磚坯體;印花,燒色釉;燒熔塊。
拋晶磚的生產主要區別于其它品類產品的除了"三度燒"外,其技術難度主要在釉料的配方上,需要磚坯、色釉和透明釉的膨脹系數一致;其次,燒制時需要嚴格控制溫度差;三,拋光時需要較高的技術水平或先進的拋光設備。以上條件,尤其釉料配方上,抬高了企業的進入條件,尤其是大規格產品的燒制技術,只有少數企業掌握。
制造工藝復雜以及大量使用透明釉料,使得拋晶磚的制造成本較高,因此市場售價也非常高。據了解,目前拋晶磚的售價普遍比拋光磚高2倍以上。每平方米的市場平均售價達250-600元,有的商家甚至將拋晶磚的價格每平方米標價到千元以上。
產品差異性
兼具拋光磚和仿古磚特點
與一般的瓷磚相比,拋晶磚的產品特點主要體現在釉面上。此類產品使用全新進口釉料,因而花色更為絢爛,紋理也更加逼真,同時在應用上博采眾長,兼具了拋光磚的光亮和仿古磚的文化特色,較好地克服了拋光磚和仿古磚的裝修弱點,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
一般而言,拋光磚是通體坯體的表面經過打磨而成的磚種,其光亮度較好,性質堅硬耐磨。但拋光磚有一個弱點,就是容易滲色,抗污性差,不適合在衛浴、廚房等空間使用。相形之下,拋晶磚因為釉面密度大,質地堅硬,不易被臟物玷污,所以很好地克服了這一難題。
業內人士認為,從釉面工藝、現實功能以及文化創意等方面來看,仿古磚與拋晶磚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首先,兩者都屬于"釉面磚",都有亮光或亞光的效果,但拋晶磚所用釉料的要求高于仿古磚。另外,仿古磚的釉面厚度比不上拋晶磚,平面效果較為突出,因而立體感也比不上拋晶磚;在功能方面,兩者都以追求健康環保、解決裝修細節問題、實現陶瓷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最終目標;在文化創意上看,兩者都在追求品牌的附加值,都極其重視圖案設計,因而色彩感偏重。但仿古磚偏向于古典色彩,以體現歲月的滄桑、歷史的厚重為主,往往通過樣式、顏色、圖案,營造出懷舊的氛圍,而拋晶磚則結合其立體效果,根據不同的裝飾空間和不同的消費人群,創造出更為靈性的空間效果。
產能
企業亟待將"蛋糕"做大
"據我的估計,佛山的拋晶玉(磚)年產能不超過50萬平方米。"自然の陶董事長陳焯佑說。據他分析,拋晶磚產能不大的原因是專門產拋晶磚的窯爐比較少,而且受拋光技術的限制,產能在短期內不會有很大提高。
"目前,國內的拋晶磚生產硬件能夠保證規模生產,但能夠做精、做高端、做好服務的企業鳳毛麟角。"金絲玉瑪的總經理張健能則說。
在如何做精、做專拋晶磚問題上,陳焯佑和張健能都表示,因原料、技術要求高,成本相對較大,從生產到銷售,沒有強大的研發和經濟能力,沒有足夠的恒心,沒有強勁的突破能力,則很難立足。
張健能分析,隨著整體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內市場也正在逐步接受拋晶磚這樣的個性、時尚產品,特別是在華東、華南沿海較為發達的地區,市場速度發展尤其迅猛,甚至超越40%.
因此,企業普遍看好拋晶磚這塊"蛋糕",眾多上游生產企業都紛紛試水,大力投入拋晶磚生產和研發,一些沒有產能或技術的企業也貼牌生產拋晶磚。自然の陶董事長陳焯佑透露,其企業就幫其它3家企業做貼牌生產。"我們的生產技術是最好的,因此每平方米雖然貴20塊錢,別人也跑過來貼牌。"
對于近來一些大企業上馬拋晶磚生產線的傳聞,張健能認為這是好事,"我們不怕大企業進入,我們有我們的優勢。我們希望有更多企業進入,共同把拋晶磚的‘蛋糕’做大。"張健能表示,如今消費潮流正邁向多元化、個性化,這正是拋晶磚的機遇所在。眼下,傾力打造拋晶磚品牌的企業在逐年增加,不少馬賽克企業也意識到拋晶磚的市場潛能而紛紛向其靠攏。
企業橫向擴大規模并不難,難的是縱向發展,做深做精。
產區分布
基本囊括全國各主產區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拋晶磚的生產區域基本囊括了全國各重點陶瓷產區,除佛山外,山東淄博、福建晉江、四川夾江、江西高安等地都有拋晶磚生產。"法庫沒有聽說有產,其它多數產業基地,像淄博、夾江、晉江,都有投產。但其它產區的產品基本還停留在我們四、五年前的水平。"金絲玉瑪總經理張健能和自然の陶董事長陳焯佑都這樣表示。
據不完全統計,在佛山產區,生產拋晶磚的企業,大大小小就不少于20家,也有行業人士聲稱最多的時候有40到50家。就在這樣一個"趕熱鬧"的隊伍當中,一些生產硬件跟不上、渠道開發不力、服務不專業的企業因做不下去而停產。而實力較為雄厚的企業則脫穎而出,成為拋晶磚行業的佼佼者,并在國內市場展開角逐之勢。
代表企業缺乏標桿型企業
在這些佼佼者發力之初,往往以發達城市作為試金石,重點培養經銷商。與此同時擴大其業內影響力,進軍二級城市,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上海是進口品牌最密集的國內市場,能立足上海,對我們品牌的成長極其有利,因此我們選擇以上海為試金石。"張健能總經理如是告訴記者。
但在國內市場,拋晶磚的主流品牌尚未突出,標桿企業還沒有浮出水面。記者在走訪廣州越和建材中心、廣州花花世界建材館、廣州番禺五洲裝飾世界時發現,拋晶磚商家雖多,但產品大多被冷落在門店的某個角落,市場反響并不樂觀。而商家及顧客普遍認為拋晶磚并非主流產品,應用性不廣,在目前的市場上只能以陶瓷配套產品的身份出現。這種認識絕非偶然,既然廠商都沒有足夠重視,大眾又談何重視呢?之所以呈現意識上的混亂狀況,原因不一而足,譬如:對拋晶磚的稱呼不統一、企業生產不規范、行業性標準尚未統一等。
基于此狀,不少業內企業人士疾聲呼吁:拋晶磚行業需要標桿企業,拋晶磚行業不能缺少頭狼!的確,在一個行業,一流的企業、一流的品牌絕不能缺位。這些標桿企業將成為中小型企業的模范,成為行業標準的制定者,并引領拋晶磚行業走出無序競爭的狀態,進入良性健康的發展軌道。
金絲玉瑪眼下正以打造拋晶磚第一品牌為目標。張健能說:"產品是企業的基礎,也需要大舞臺進行魅力展示。我們重視產品,但我們最重視的不是賣產品,而是賣服務。為了樹立品牌影響力,我們統一了終端形象,所有的加盟店都以專賣店的形式呈現。"
價格體系
工藝及材料原因導致價格高昂
回顧近幾年的發展歷程,自拋晶磚上市以來,其價格就一直居高不下。居高不下的因素,首先體現在燒制工藝上,三度燒工藝使得成本大大增加;其次,拋晶磚為追求透明釉面效果,使用的釉料非常多,而且價格相對昂貴。早期釉料全靠進口,價格在每噸40000-50000元左右,目前一噸進口釉料的價格也在20000元左右。經多年研制,目前也有了較高質量的國產拋釉磚釉料,價格在每噸5000元左右;三是生產設備。生產拋晶磚的窯爐與一般窯爐相比,溫差控制要比較精密,拋光設備要要比拋光磚的拋光設備高級。
除了成本外,拋晶磚的外觀亮麗,比拋光磚和仿古磚具有更好的裝飾性,性能也不比任何一類產品差,甚至在功能上更勝一籌,因而具備很高的性價比。
有商家認為,拋晶磚的價格過高,影響了它的銷量。但企業人士認為,如果只是一味地通過降價來拉動銷售量,就勢必產生惡性競爭的后果,使得利潤空間與拋光磚一樣走到江河日下的狀態。另外,拋晶磚因其原料和技術的獨特性,價格也不可能降到與其它品類產品相當的程度。企業普遍認為,當拋晶磚產銷基本滿足市場需求的時候,價格便會慢慢地趨于平穩,龍頭企業也會漸漸浮出水面。這時候,各個企業之間的競爭,就不僅僅限于產品的競爭,最核心的應當是品牌的競爭。
據調查,目前拋晶磚的的經銷價為60元/平方-120元/平方米,市場價為250-1000元/平方米。
市場情況
銷售占不到商家銷售的一成
在終端市場,商家銷售拋晶磚的比例比較高,據記者對廣州市場的調查發現,除了仿古磚和較大品牌的拋光磚專賣店外,大部分商家都有拋晶磚銷售。不少商家都將拋晶磚放到較為顯眼的位置。一些商家開辟了專區進行展示。通過記者對商家進行的調查結果,商家代理拋晶磚的原因之一是拋晶磚具有較好的裝飾效果,其次是拋晶磚的利潤空間較大。在采訪中,也有一些商家表示,拋晶磚華而不實,不適于大規模鋪貼,而且由于價格較高,消費者多不能接受。一些商家引進拋晶磚只是為了增加店中產品的品類,基本上等于"裝飾"店面的作用。
銷售上,除了專賣店,拋晶磚在多品類經營商家的銷售占比中只有較小的部分,在記者的采訪中,選擇銷售占比"不到10%"的占了絕大多數。
在終端市場,目前做拋晶磚專賣店的非常少。記者對廣州越和建材中心、花花世界建材館、五洲裝飾世界三個建材賣場調查的結果顯示,每個市場基本只有一、兩家拋晶磚專賣店。在越和建材中心,博蒂是唯一一家拋晶磚專賣店,佛樂建材則是花花世界建材館唯一拋晶磚專賣店。通過本報駐全國各地的記者的調查、了解,其它地方的情形也差不多,很少有專賣店形式的拋晶磚店面。
品牌方面,在終端較知名的品牌很少。能見到的品牌有個性、金絲玉瑪、高的、法萊雅、一品磁、博蒂、卓遠、歐威等。
出路
擴大產銷量尚待改變認識、提高技術
拋晶磚最初因外表"太亮",只能在局部裝飾時使用,限定了它的使用范圍和銷售量。但隨著技術的提高,目前拋晶磚已經能做出亞光的效果,還能模仿天然石材的表面效果,因此應用范圍日漸廣泛。從早期的廚衛間、墻面、廳堂的局部地方等逐漸發展到如今包括全部室內外空間的裝修都可以應用,擴大了其應用范圍。在空間產品設計應用方面,金絲玉瑪無疑走到了前面,其企業豐富的產品線可裝修出數十個不同風格的空間,這使得拋晶磚專賣店建設成為可能。據了解,日前剛剛結束的佛山陶交會上,金絲玉瑪在全國簽下了60余家客戶,簽訂銷售金額達3000多萬元。
但是從市場來看,顯然商家對拋晶磚的認識還有待提高,很多商家還停留在認為拋晶磚只能作局部裝飾產品的程度上。改變商家的認識,將拋晶磚產品推薦給追求時尚和個性的消費者,是拋晶磚提高產銷量的關鍵。
據業內專家介紹,拋晶磚雖然外觀比較出色,裝飾性強于其它品類的磚,但是其也有一些弱點:其一是透明釉層相比磚坯體較脆,耐磨性也低于玻化磚,不適宜在有大量人流量的公共場合鋪貼。其二是設備,尤其是拋光設備技術有待改進。因此,進一步提高拋晶磚的質量就要提高釉料的質量和改進拋光技術設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