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助力補齊養老服務短板
2023/7/4 9:21:55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養老問題關乎民生,連著民心。隨著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養老服務保障”,億萬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將進一步加速變為現實,金融業也將為此提供重要推動力。 養老服務仍存短板養老問題關乎民生,連著民心。隨著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養老服務保障”,億萬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將進一步加速變為現實,金融業也將為此提供重要推動力。
養老服務仍存短板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80億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9.8%;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2.10億人,占比14.9%。與2021年相比,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0.9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0.7個百分點,顯示出我國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面對日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形勢,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全國各地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構建養老服務體系,初步滿足了老年群眾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政協副主席孫繼業表示,“但從總體來看,我國養老服務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與嚴峻的人口老齡化發展形勢、老年群眾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相比,還存在諸多短板,在體制機制、制度政策、體系建設、資金投入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問題,影響養老事業的發展。”
在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陽市政府副秘書長楊善竑看來,農村地區的養老服務短板更為突出。一些農村地區的空巢老年人占比較高,加之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遠低于城市,養老服務體系相對滯后,多以家庭養老和土地自我養老為主,因此更加需要引起廣泛關注。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對養老服務的需求正在逐步增加。目前來看,我國在養老服務基礎設施、養老行業專業技術等方面還存在一些短板,養老服務供給能力有待提升,尚難滿足多元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也表示:“我國養老服務供給與需求矛盾較為突出。從金融角度來看,‘三支柱’模式是全球養老保障體系的主流模式。只有實現多支柱均衡發展,才能建立起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進一步改善民生問題。”
更好發揮金融力量
民之所需,政之所為。針對如何完善養老服務保障,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委員、廈門海事法院院長夏先鵬建議,在頂層設計方面,加快養老服務領域標準的制訂、修訂工作,制定全國統一的養老服務質量標準、等級評定與認證體系,保障養老服務的規范化和精準性。由相關部門牽頭,打造一批滿足不同需求的養老服務樣板示范機構,構建多層次養老服務供給機制。
在近年來加快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背景下,金融機構也成為完善養老服務保障體系的重要參與力量。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白濤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建議為包括保險機構在內的運營規范的社會機構提供優惠扶持政策,加大養老設施改造、養老床位補貼力度。同時,持續引導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所屬培訓療養機構優先轉型為養老機構,通過“公建民營”等方式,將養老機構交給專業機構經營。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養老服務保障,在金融業內引發熱烈反響。國民養老保險有關負責人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將基于參與個人養老金業務實踐,著眼于更大客群和更復雜養老需求,通過創新方式不斷提升綜合服務能力。
“近年來,我國積極推動商業養老金融試點,有助于加快構建多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滿足多元化養老金融服務需求。通過總結試點經驗,推動完善頂層設計,養老保險產品與服務將進一步豐富。”周茂華說。
董希淼認為:“結合國外成熟經驗和國內發展現狀,下一步,應充分發揮銀行體系、保險行業和資本市場的不同優勢,加強行業協同與資源整合,以個人養老金制度試點為契機,通過養老領域金融產品創新,更好地在養老領域提供多元服務。”
加快人才隊伍建設
目前來看,人才隊伍不足是制約養老事業和養老服務產業發展的突出因素。
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寧夏區委會主委、寧夏醫療保障局局長楊淑麗介紹,據初步估計,我國養老護理人員缺口大約超過500萬人。養老機構普遍存在招人難問題,人員流動性大,兼職人員、臨聘人員和“40后”“50后”人員成為主力,學歷不高、專業水平低,業務素質能力不強,尤其是懂醫養結合的長期護理專業人員十分緊缺。
全國人大代表、常青樂齡護理院護理員李楠楠對此更有切身體會。“以江蘇為例,全省失能老年人總數約為135萬人,如按照1∶6的配備比例,需要專業養老護理員17.5萬人,缺口超過12萬人。”
為此,李楠楠建議,打通醫養結合養老機構醫護人員職業晉升通道,新增醫養結合養老機構醫護人員職稱評審專業目錄,科學制定符合醫養結合養老機構醫護人員的職稱評審標準。同時,完善醫護專業技術人員薪酬激勵機制,提高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工資福利待遇,以此激勵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專業技術人員持續學習,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和服務質量,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
白濤建議,將養老人才培養列為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將養老服務人員技能培訓放在就業培訓、失業者培訓的優先位置,開發相應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和評價規范,建立健全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制度,建立養老從業人員收入保障和從業津貼制度,從根本上解決養老服務人員供給短缺、質量不高、流失率大等問題。
[33]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