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氣短缺致氣頭肥企大面積虧損
2023/6/25 11:10:23 來源:中國化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6月19日,有西南地區化肥企業向《中國化工報》記者反映,目前以天然氣為原料的氮肥和甲醇企業正遭遇原料供應短缺困局,企業大面積虧損。 一家氣頭化肥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從今年6月19日,有西南地區化肥企業向《中國化工報》記者反映,目前以天然氣為原料的氮肥和甲醇企業正遭遇原料供應短缺困局,企業大面積虧損。
一家氣頭化肥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從今年4月份開始,西南地區氣頭氮肥和甲醇企業原料用天然氣供應嚴重不足,導致每家企業的負荷只能維持在七八成,無法實現滿負荷生產。
“究其原因,主要是上游天然氣供應商跟化肥企業簽訂的年度合同量非常少,市場價的天然氣我們又承受不了。即便在合同執行期間,供氣量也嚴重不足,基本上也就是企業需求量的七八成。這一現象可謂前所未有。”該企業負責人表示。
據記者了解,相對于冬季的天然氣民用高峰,目前的西南地區正處于天然氣的銷售淡季。以往每年的4月~10月份,氣頭氮肥、甲醇企業基本都能實現滿負荷生產。
“但今年從4月份開始,上游的合同供氣量就在去年減少10%的基礎上進一步縮減了10%,使得企業只能維持70%~80%的負荷。化肥產量至少降低了20%,還出現了裝置運維不穩定、消耗高、安全隱患增多等現實問題,生產成本也進一步增加。而且合同內的氣價是每立方米2.2元,同比上漲了10.6%。通過交易中心交易的價格更是承受不了。不僅如此,企業80%的開工負荷與滿負荷相比,水、電、氣等能源消耗基本持平。”企業負責人無奈地說。
還有企業負責人坦言,針對原料氣供應短缺,他們跟供氣方溝通過,但基本沒用。因為氣頭氮肥、甲醇企業在產業鏈上分量不重,沒有話語權,也沒有談判的籌碼。
記者了解到,當前天然氣供應嚴重不足和開工負荷下降的現象在西南氣頭企業中并非個例。從今年5月份開始,因遭遇氣價上漲、氣量供應短缺以及肥價下跌的窘境,云天化、瀘天化、重慶建峰、四川天華等氣頭氮肥和甲醇企業的生產經營都受到了很大影響,整個行業面出現虧損。
供氣量下降,導致區域內的化肥供應也相應減少,與國家發改委一直倡導的保供穩價背道而馳。對此,有氣頭肥企負責人表示:“政府要求化肥企業保供穩價,但是原料生產企業卻無法做到保供穩價。在整個氣頭化肥產業鏈上,不能只對下游企業提出要求。如果上游不供氣,我們連原料都沒有,又怎么保供?其實供氣量減少的苗頭從今年4月份就開始出現。但因4月份尿素市場價格處于相對高位,所以問題并不明顯。但5月份化肥價格開始下降,6月份肥價下降的幅度更大,這個問題就變得十分突出,這也是多年來沒有過的現象,希望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關注并及時對供氣問題加以解決。”(郁紅)
轉自:中國化工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