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剛以“全球織網”體系 助力中國乳業開啟全球化時代
2023/5/15 23:15:59 來源:投資界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伊利作為一家想要“征戰”全球市場的乳品企業,要完成這樣目標,潘剛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在全球范圍內搭建適合自身的資源體系”,同時,還要考慮在保證產品符合高品質、質量安全的基礎上,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以及全球不同人群的差異。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健康食品提供者”,在2025年邁入世界前三行列,并在2030年登頂世界乳業第一——這是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為伊利規劃的一個長期目標。在潘剛的領航下,伊利集團也正在朝著這樣的目標前進。
伊利作為一家想要“征戰”全球市場的乳品企業,要完成這樣目標,潘剛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在全球范圍內搭建適合自身的資源體系”,同時,還要考慮在保證產品符合高品質、質量安全的基礎上,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以及全球不同人群的差異。
基于這些難題,伊利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全球織網。潘剛在接受訪談時,曾對伊利“全球織網”進行了解讀:“通過在美國聚集全球頂尖智慧資源,主導實施中美食品智慧谷,在新西蘭建設全球最大的一體化乳業生產基地,在歐洲建設伊利歐洲研發中心等一系列舉措,伊利搭建了覆蓋亞洲、歐洲、大洋洲和美洲的全球資源體系、全球創新體系和全球市場體系。”
在“全球織網”體系下,潘剛帶領伊利秉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策略,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戰術,探索出了一套具有伊利特色的“國際化方法論”,最終實現具備現實意義的國際化。
具體來看,其一,是尋找務實的并購目標。伊利建立了一個數據庫,將潛在的收購標的列入其中并跟蹤其發展前景,確定是否有合作乃至收購的可能。據標普評級報告認為,伊利將有序管理其收購事宜,如估值過高、交易規模較大或戰略目標不一致,伊利則會放棄交易,并預估伊利將優先選擇支出為10億~30億人民幣的交易。
其二是海外本地化運營。伊利的海外運營方法論可以總結為“抓大放小”:國內總部定位為管理戰略協同,日常管理運營則大部分交給海外運營實體自行管理,海外實體也擁有大部分自主的財政和人事權利。適當的本地化力度,能夠將總部的戰略高度和資金優勢,同本地化團隊熟悉當地市場和日常經營的經驗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
“伊利的未來必然是一家全球化的企業。”這是潘剛眼中伊利未來的發展方向。而在今后的發展之路上,伊利也將始終秉持國際化視角,不斷落地“全球織網”體系,引領行業中更多企業走向海外,攜手開啟中國品牌的全球化時代。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