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服務規范》發布
2023/4/18 10:09:17 來源:光明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日,《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服務規范》正式發布,這是我國社會工作服務業第二項,司法社會工作服務領域第一項國家標準。 未成年人保護關乎億萬家庭的幸福。為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福近日,《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服務規范》正式發布,這是我國社會工作服務業第二項,司法社會工作服務領域第一項國家標準。
未成年人保護關乎億萬家庭的幸福。為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福祉,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提出未成年人“六大保護”,即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其中司法保護不僅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辦理,還包括案件中未成年人的心理干預、法律援助、社會調查、社會觀護、教育矯治、社區矯正等工作。
實踐中,一些復雜的未成年人案件處理,涉及多個司法環節,牽涉部門較多,工作任務繁重,專業要求很強,單靠某個部門難以完成。國家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參與其中,實現專業化辦案和社會化服務的有機銜接。
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部長岳偉介紹:“從2014年起,共青團中央配合民政部積極加強青少年事務社工隊伍建設。截至目前,各級團組織共培育、聯系青少年事務社工23.35萬人,其中近三成是青少年司法社工。”隨著實踐的積累與立法的發展,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亟須出臺一份具有指導性的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服務標準。2019年4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共青團中央在全國40個地區開展社會支持體系建設試點。2021年10月試點工作擴大至80個地區。依托于此,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共青團中央委托首都師范大學研發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服務國家標準。歷經4年的完善與實踐檢驗,該標準于近日正式獲批。
《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服務規范》共分為15個章節,第5至11章對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中的不良行為干預、嚴重不良行為矯治教育、合適成年人、社會調查、幫教、被害人保護救助、家事案件觀護等7項服務的流程與內容作出了細致規定。第12章介紹了服務中使用的工作方法,包括一般工作方法和危機干預、歷奇輔導、外展服務等9種特定方法。第13至15章則對服務管理、服務評估、服務保障等內容進行了規定。“本標準將指導各地通過提供持續、穩定、專業的社會工作服務做好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將有效推動我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高質量發展。”首都師范大學副校長雷興山說。(記者陳慧娟)
轉自:光明日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