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握裝備與技能,賽力斯準備足夠充分,躋身頭部梯隊沒壓力
2023/2/1 22:56:58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無論承認與否,2022就是中國新能源市場由更大量變所引發質變的一年。作為最佳論據,從乘聯會公布的終端成績單來看,10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67.6萬輛,同比增長85.8%。無論承認與否,2022就是中國新能源市場由更大量變所引發質變的一年。作為最佳論據,從乘聯會公布的終端成績單來看,10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67.6萬輛,同比增長85.8%。1-10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501.5萬輛,同比增長110.8%。
而按照目前的增勢來看,全年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與滲透率,分別逼近650萬輛與30%大關,不是沒有可能。
由此將視角繼續放大,試問為何2022整個中國新能源市場會這般欣欣向榮?難道只是因為那張所謂“綠牌”政策的收緊?難道只是因為油價的瘋狂上漲?還是因為諸多傳統燃油車企漸漸廉頗老矣?
不可否認,因為樣本容量足夠巨大,勢必會有部分消費者帶有類似的想法。但對于更多消費者而言,尤其是那些動輒下訂幾十萬元新能源車的用戶,牌照與使用成本必然不是促使他們做出決定的關鍵。
那么,唯一合理的解釋只剩:相比傳統燃油車,新能源車的綜合產品力已經實現了反超,所以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訂單。更簡單來說,在放下偏見后,潛客們開始打心底接受與認可后者的優秀。
也恰恰基于這樣的背景,新的風口與機遇不斷被催生出來。作為旁觀者,順勢見證了類似特斯拉、比亞迪包括“蔚小理”般的名字被愈發頻繁的提及,大有一副成為“規則制定者”的架勢。
但過往經驗告訴我們,游戲沒有玩到終局,就仍存諸多變數。
這不,隨著時間繼續推移,賽道中迅速涌現出了一位來勢洶洶的資深玩家——賽力斯。其與華為聯合設計的問界系列車型,已然成為實力不容小覷的佼佼者。
此刻,所有人必須重視它的存在。
第一梯隊,迅速達成
“如果想要對手尊重你,那么就變得足夠強大。”
不可否認,車市的競爭是殘酷的,尤其是對于“頂流”車企而言。實際上,過往很長一段時間,整個行業對于該群體,都存在頑固的偏見與質疑。而它們試圖為自己“正名”最直觀的手段,就是祭出一份具有說服力的終端成績單,即便這樣的方式略顯簡單粗暴。
當下,“蔚小理”之所以被劃分為頭部梯隊,當中的一項根本原因,也是由于三者的月度交付量,在不出現太大意外的情況下,基本可以穩定破萬,銷量結構中C端私人用戶占據了幾乎全部的比重,并且平均售價足夠的可觀,整體含金量十足。
那么,以此作為評判標準,問界無疑越過了這條“入圍線”,讓自己有了充足的底氣與“蔚小理”相提并論,甚至朝著它們不斷施壓。
進而將視線聚焦,自3月首款車型問界M5開啟交付以來,問界系列車型銷量、交付量持續提升。8月,問界系列車型交付量達到10,045輛,首次破萬;9月,交付量再度破萬,達到10,142輛;剛剛過去的10月,交付量以12,018輛再創新高。目前,賽力斯汽車已強勢闖入乘聯會新能源月銷榜TOP10,與傳統銷量大戶展開“近身肉搏”。
顯然,一個個明晃晃的數字不會說謊。僅就該維度而言,穩中有進,大踏步的向上,直至連續三月破萬,問界無疑用實打實的終端成績單為自己徹底“正名”。同時,現在的問界,毫無疑問已經是車企頭部梯隊中的一員。
當然,過往經驗告訴我們,造車更是一場弱肉強食的游戲,想要贏得更多的戰斗,還得手握的裝備與技能,準備的足夠充分。
回歸本文的主角,不久前隨著問界M5 EV的到來,其在售產品矩陣再度得到了強有力的擴充。而這款新車,僅就對應參數來說,幾乎做到了“滿配”的狀態,并順勢成為所處細分市場“霸主”特斯拉Model Y最強有力的“挑戰者”。
而在同樣蘊藏巨大需求的插混市場,增程版問界M5、M7的接連布局,已然向所有人詮釋了何為真正意義上的“爆款”。僅從目前收到的反饋來看,兩款新車無論行駛質感、能耗表現,還是智能座艙體驗,都令人非常印象深刻,并做到了同級別最優。
也恰恰因為如此,有了這些強勢產品作為背書,堅持“兩條腿”走路的問界,迅速迎來了量變所引發的質變。另外,可以肯定的是,對于問界而言,連續三月交付破萬顯然只是一個開始。
接下來,問界系列車型必然會沖擊更高的銷量目標。最終,在愈發內卷的中國新能源市場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每個維度,沒有短板
“這個世界沒有一蹴而就的偉大,有的只是厚積薄發后的綻放。”
此刻,這句話用在問界身上,感覺莫名的恰當。平心而論,賽力斯汽車能夠在產品矩陣和銷量表現方面,提交成績如此出色的答卷,無疑也體現了其強大的體系能力。
在很多維度,賽力斯汽車都可謂打了一場漂亮的“攻堅戰”。首先必須承認的是,賽力斯與華為“牽手”共同孵化問界系列車型,開創了車企與科技企業跨界合作的先河。而這樣具有前瞻性的布局,很好的證明了前者的戰略眼光。
“我們對于技術研發、產品品質、長期主義等多個方面,都不謀而合的默契追求。我們雙方深度互信、各取所長,圍繞技術、產品、渠道三大產業核心展開合作,形成了長期的、穩定的、牢固的合作關系。”賽力斯汽車這樣定義與華為的合作。
的確,正如賽力斯所說,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雙方對跨界合作模式創新,做了許多事情。我們也見證了二者克服重重困難,共同進行產品的功能定義、ID設計、軟硬件開發、銷售渠道、品牌營銷等全價值鏈的打造。
而在強執行力與高效率的加持下,問界系列車型收獲了令人眼前一亮的銷量成績。在問界M5于3月啟動交付后,問界系列車型至交付量已近6萬臺。其中,問界M5上市后僅用72天便啟動交付,并在接下來的87天中累計交付破萬,創品牌單款車型交付破萬最快紀錄;之后,問界M7僅用51天便啟動交付,再次打破紀錄。
另外,本文想要著重闡述的是,今年以來不少車企處境,都像是在充滿荊棘的叢林中搶肉吃,所以“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至于第一項,文章開篇對于中國新能源市場的樂觀預測,已然可以當成最好的佐證。相比之下,后兩項在我看來更多代指的應該是渠道端、制造端與研發端,所擁有的一些能力。
那么,以此再度聚焦賽力斯,從目前官方統計數據來看,AITO品牌已經覆蓋超過200座城市,門店數量已突破千家。預計到2022年底,門店數量將拓展至1200家以上。
同時,進一步了解后得知,賽力斯以“新能源技術自持者”為定位,已經擁有了超3000人的技術研發團隊,是為數不多自主掌握核心三電技術的企業,拿下了超1000項新能源相關的核心專利,且研發費用占比連年提升。
寫到這里,結合賽力斯汽車種種愈發周全的布局,漸漸更好地理解了為何它能夠躋身與“蔚小理”齊名的頭部梯隊之中。
總之,有關賽力斯,“實力,不容小覷。未來,足夠可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