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民生問題 李克強總理這樣說
2021/3/12 15:36:19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民生問題關乎著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是頭等大事。3月11日,全國兩會“壓軸大戲”總理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表示,今年政府總支出比去年略有增加,盤子不小,所以要更多向量大面民生問題關乎著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是頭等大事。3月11日,全國兩會“壓軸大戲”總理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表示,今年政府總支出比去年略有增加,盤子不小,所以要更多向量大面廣的民生領域傾斜,特別是義務教育和基本醫療。
“如果下半年經濟持續向好,我們會下更大的力度把財政支出包括債務支出來投向這些領域。”李克強表示,這在當年對拉動GDP增長可能不明顯,但是對達長遠、惠民生是有支撐作用的。我們還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也是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人民的政府就應當施政以民之所望。
就業是民生之本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到就業問題,把“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列入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并表示就業優先政策要繼續強化、聚力增效。
總理記者會上,李克強再次強調,就業是民生之本,是發展之基,也是財富創造的源頭活水。
李克強表示,今年的就業壓力仍然很大,城鎮新增勞動力約1400萬人,其中高校畢業生909萬人,創歷史新高,還要保障退役軍人就業,還要為兩億七八千萬農民工提供打工的機會。
“所以今年我們在制定宏觀政策的時候,依然堅持就業優先的政策,我們繼續推動‘六穩’,實現‘六保’,還是把就業放在之首。去年出臺的有關就業的政策舉措,不僅沒有調退,還有所增加,其他政策都要有利于就業。”李克強表示,“我們相信,通過經濟穩定恢復增長,會帶動更多的就業崗位,而更多的就業崗位會推動經濟穩中向好。我們要一方面繼續鼓勵增加相對穩定的就業崗位,另一方面也要廣開靈活就業的渠道。”
“有的人一人打幾份工,很辛苦,所以我們應該給他社保補貼,特別是要用機制性的辦法來解決可能出現的職業傷害問題。”李克強動情地說。
李克強表示,中國有14億人口,勞動力資源可以說是最豐富的資源,中國人民又能夠吃苦耐勞,只要有就業門路就會多掙,“民生在勤,勤則不匱”。相信中國人民會用自己勤勞的雙手,來逐步邁向共同富裕。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關于教育問題,李克強在記者會上表示,今年要下決心加大對縣鄉教師培訓的投入,讓他們能夠在職便利地提高學歷,職稱評定要采取優惠傾斜的政策,對于在城市的農民工子弟,只要拿到居住證的一定要讓他們有受教育的機會。
“絕不能因為孩子家境、區域不同,輸在起跑線上。機會公平當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李克強說道。
養老托幼方面多一點溫暖
老有所養、幼有所育,是當前很多家庭面臨的重大民生問題。對于“一老一小”問題,李克強總理也在記者會上給出回應。
李克強表示,政府要通過引導社會力量來興辦社區服務業,盡可能在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支持,給家庭在養老托幼方面不僅減輕一點負擔,也多一點溫暖。
“總之,民生方面的事很多,我們要在發展中持續改善民生。我們現在實施的是廣覆蓋、保基本的社會保障制度。保基本,要在經濟發展中持續提高水平,但也要突出重點。對于事關人人、事關國家和民族未來的義務教育和基本醫療,各級政府都一定要把它扛在肩上。”李克強說。
健康是幸福的基礎
健康是幸福的基礎,也是生產力。李克強表示,現在縣鄉基層的醫療機構和力量還比較薄弱,很多人有病往大城市大醫院跑。
因此,在健康方面,李克強表示,今年要多措并舉加大對縣鄉醫院、衛生院的投入,對于擴大門診費醫保報銷和常見病藥品報銷范圍、降低藥品和高值醫療耗材價格等,都要采取一些讓群眾切實感受到的措施。
“也就是說,要讓群眾看病多一點便利,治病少一點負擔。這也有利于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果,防止因病返貧致貧。”李克強表示。
此外,前兩年住院費用的異地報銷問題得到了解決,極大便利了異地就醫。但目前有不少老年人異地養老,門診看病開藥需要回原籍報銷。
對此,李克強表示,今年要擴大門診費用跨省直接報銷的范圍,到明年年底前每個縣都要確定一個定點的醫療機構,能夠直接報銷包括門診費在內的醫療費用。
“這件事,還有類似的事,看似不大,政府工作人員多費些心,就可以讓老人、讓家庭多一點舒心。”李克強說道。
轉自:澎湃新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融合創新壯大實體經濟
- 下一篇:以“人”為核心 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