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韓餐一條街關店60%!韓國料理為何集體遇困?
2020/10/26 14:43:39 來源:紅餐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韓國料理經歷了一段快速躥紅期后,近幾年陷入了沉寂。今年,在疫情沖擊之下,不少韓餐館更是死的死、傷的傷,那些熙熙攘攘、一片繁華的韓餐美食街,也失去了往日輝煌。近期有網友反韓國料理經歷了一段快速躥紅期后,近幾年陷入了沉寂。今年,在疫情沖擊之下,不少韓餐館更是死的死、傷的傷,那些熙熙攘攘、一片繁華的韓餐美食街,也失去了往日輝煌。
近期有網友反映,號稱“韓餐一條街”的廣州白云區遠景路,有大批餐廳無法挺過疫情,或歇業或轉型,自己喜歡的一家餐廳也關門了。
“整條街人氣下降了很多,真希望特殊時期趕緊過去,還這里一片欣欣向榮的異國風情。”
紅餐網(ID:hongcan18)走訪發現,在不到1000米的遠景路,高峰期曾分布大大小小近100家韓餐館,如今卻僅剩下30多家,數量銳減了六成。
01.關店六成,廣州韓餐一條街輝煌不再
10月16日晚上七點多,正是晚餐高峰期,位于三元里大道和機場路之間、處身棠下村和棠景街道的遠景路韓國商業街,迎來了一天“最熱鬧”的時段。
所有店鋪的霓虹招牌齊齊亮起,努力照射出最絢麗的色彩。沿路韓餐館的服務員都嚴陣以待,翹首迎盼客人。
與這種熱鬧、嚴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昏暗的街道上,施工機械的轟鳴聲中,街頭稀稀拉拉的行人。
“疫情嚴重時,整條街都不見一個人,現在已經好多了。”一韓餐館店員說道。
據了解,受疫情影響,遠景路一批知名品牌韓餐館,相繼關門歇業。其中十年老店景福宮歇業關閉,最新評論停留在三月份末;延邊風格的牛香炭火烤肉,3家店全部暫停營業......此外,像宮火爐火、七甲山、瘋狂烤翅、TOMNTOMS COFFEE等之前知名的韓餐館也不見蹤影。
來自韓國首爾的知名烤肉連鎖店喜來稀肉,其遠景路店已關門拆鋪,新店遷址未知。而在6月9日,一位廣州消費者還曾不無擔心地點評:“之前去太陽新天地和深圳kkmall吃過的店,現在好像都關門了,希望遠景路這家還能挺住!”
紅餐網統計大眾點評數據發現,整條遠景街的韓餐館為50家,其中暫停營業6家,加上尚未營業、及無星級無評論的,正常營業的有35家。這跟實地走訪數據基本一致。而兩年前,據當時媒體報道,以遠景路為中心,招牌使用了朝鮮語的韓餐館還有88家。
而幸存的韓餐館,生意也冷熱不均。
金順、全州家、九尾狐、釜山海鷗等老牌韓餐館或連鎖店,生意依然紅火。 比如金順炭火烤肉在遠景街有2家店,彼此相隔約200米,但兩家生意都很好,其中2號店座無虛席,門前等位顧客排了一大堆。
一位店長模樣的工作人員告訴紅餐網,雖然工作日和周末每天客流量不一樣,但現在基本天天爆滿。聊不到兩句,她就抽身進店忙活去了。
全州家餐館,在不大的空間擺了約20桌四座的卡座,差不多坐滿了。
其他一些店生意就比較冷清了。 像八方炭火烤肉、勝利燒烤、阿黑郎燒烤、金元韓式料理、炭之家大片烤肉等,基本上座率不超過一半。而除了烤肉外的其他品類韓餐館,客流只能用凄慘形容:咖樓樹道咖啡,僅有兩桌4人;186℃炸雞、好吃來店pub也是同樣光景。
而遠景路知名的韓國料理廣場——“韓食匯”也已經關門停業, 門前堆滿了拆卸的餐廳管道和煙囪,一片狼藉。有商戶反映,因韓食匯所在大樓將于10月16日起進行整體裝修升級,故大樓所在店鋪已經陸續停業或者搬離。
02.從火熱到平淡,韓餐一條街為何衰落
遠景路是廣州著名的韓國街,因臨近舊白云機場和火車站,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大批來華從事服裝、皮革、鞋子及化妝品貿易的韓國人聚居于此。
根據周大鳴和楊小柳教授2014年發表的《淺層融入與深度區隔:廣州韓國人的文化適應》顯示,當時聚居廣州的韓國人有2.5萬,韓餐館有60家左右,其中第一大聚居片區就是遠景路、機場路。
到了2018,以遠景路為中心,136家使用朝鮮語的店鋪中實際營業的為131家,從事餐飲業相關的就有88家之多,韓餐館占據了67%的比例。放眼望去,整條街都是韓餐館。
然而,隨著韓餐在中國黃金時代的落幕,2019年遠景路的熱鬧已大不如前。
特別是2020年,疫情的打擊也沖擊到了韓餐街。作為上半年廣州疫情較嚴重的地區,遠景路所在的棠下社區曾發生過兩波疫情。據餐飲人透露,很多之前在此經商、生活的韓國人還沒有返回。
“坐車經過,韓國街已經失去了往日的輝煌,人流也少了很多,不知道能不能堅持下去。” 一位住在附近的消費者說。
對此,有業內專家表示,長年累積的人氣讓遠景路街聚集了大批韓國餐館、超市、酒吧、健身房、美容機構等形形色色的韓國商鋪,從而成為名副其實的“韓餐一條街”。
但是,遠景路作為韓國人聚居區,脫胎于廣州一個普通的城中村(棠下村),天生不具備吸引韓干和大韓商的居住條件,近年來,隨著韓國經濟的影響力開始變弱,不少在遠景路經商、生活的韓國人開始逃離。有人擔憂,長期以往,遠景路也許會變成沒有韓國人的“韓國街”。
目前在遠景路,“真正韓國人開店的,一只手都能數得過來,剩下的店鋪都是和韓國飲食相似的吉林延邊朝鮮族人開的。”據了解,目前廣州的韓國餐廳,有八成以上都是中國朝鮮族人開辦的。
對于那些來到此地,想要一品地道韓國料理的食客來說,是個噩耗。
而韓國街的成功打造,使沿線的房租、鋪租水漲船高。沿街地段一層的租金已趕上北京路步行街。
這對當地的韓商、留學生以及韓餐館的經營者而言,無疑增加了他們的生活和經營成本。遠景路居住和創業的優勢開始變弱。
同時,在遠景路的韓餐館,不但要面臨同樣做韓餐的同行的競爭,還要面對無數中餐館的競爭。
在與遠景路平行、相距約20米的一條口水街(棠景路),沿街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與韓餐風格不搭的小吃攤,有粥粉面飯,手抓餅、麻辣燙、臭豆腐,烤生蠔、烤扇貝、皮皮蝦等。
跟遠景路的冷清不一樣,這條口水街人來人往,人氣極為旺盛,且價格極為便宜,吸引了不少食客駐足。
即使是“時代·遠景大韓城”,雖名為大韓城,但商城的韓餐館并不多,大多數反倒是各式各樣的中餐館,比如川系烤魚品牌愿者上鉤、粗菜淡飯湘菜館、飯菜真香老壇酸菜魚、張亮麻辣燙、華萊士炸雞漢堡......而且大多生意還挺好。
此外,遠景路有著大多數美食街的通病:業態單一。
遠景路作為有名的“韓國風情街”及“宵夜街”,整街匯聚眾多韓風品牌及商鋪,但業態及文化要素單一,店鋪的形象及檔次給人的感覺并不高。
加上,地理位置并不突出,交通也不是十分便利,種種因素影響下,使得遠景路繁華不再。
03.遠景路衰落的背后,是韓式料理的“集體困境”
遠景路韓餐街衰落的背后,其實也折射了韓式料理近幾年在中國發展的困境。
紅餐網此前報道過,韓餐在國內興起的時間約在2000年。當時,隨著《藍色生死戀》、《大長今》、《加油!金順》、《來自星星的你》、《太陽的后裔》等韓劇的熱播,十來年的時間,韓餐從無人知曉到紅遍大江南北。
然而隨著韓流影響力的減弱,韓餐品類也因為種種原因在國內發展遇困。特別是薩德事件的沖擊,使得“韓流”變成“寒流”。
特別是這兩年,隨著中國經濟文化實力變強,國內的餐飲業態百花齊放,無論是菜品還是用餐形式都變得豐富無比。而國人文化自信的打造,使得年輕人從追求洋氣走向崇尚傳統,漢服熱、復古風興起,餐飲界刮起了一股“國潮風”。
相比之下,極度依賴韓流帶動的韓餐,當“韓流的象征價值一直在衰減,韓流的影響力大不如前,韓料的熱度自然也會下降 。”紅餐專欄作者王鹿鹿曾如此說到。
其實,韓餐熱度下降,除了受韓流的影響,其自身也存在諸多短板:
1、產品單一,不能滿足多元口味
在知乎“如何評價韓國料理”的提問下,正反雙方激烈爭論。但是總的來看,吐槽韓餐的聲音占多數。
多數網友的吐槽點,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泡菜太多,吃咸菜還要弄一堆碟子擺一桌兒,可歸根到底都是咸菜;
第二,主食為主,醬料太多,“醬拌萬物”是不變的招數,但口味并不適合大部分國人;
第三,產品單一,來來去去就烤肉、炸雞、石鍋拌飯、部隊火鍋,此外再無創新性的產品。
業內人士分析,韓餐的模式主要是依靠一個品牌、一個品類、甚至一道菜不斷復制,在韓餐流行的時候,能夠依靠運作簡單、標準化的優勢快速發展。但是,這種單品店經營品種太單一,時間一長,一定會因為流行趨勢和顧客口味發生變化而出現經營問題。
比如當初因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大火的炸雞啤酒,曾一度成為不少年輕人必點美食,但如今已無人提起。
2、同質化競爭嚴重,難以突出特色
產品單一,創新難度高,韓餐無可避免地陷入了同質化競爭困境。這種同質化,不僅在產品方面,也出現在裝修設計、甚至是服務流程方面。
比如韓餐最主要的品類燒烤,菜品看似豐富,但是來來去去的食材都離不開五花肉、牛肉等,吃法上也沒有什么特別,烤熟小菜一配,生菜一包搞定。這種吃法,嘗鮮可以,但難以讓人產生持續消費的欲望。
再比如石鍋拌飯,除了拌醬,跟中餐的煲仔飯其實極為相似,不同的是它比煲仔飯更熱,“吃完飯,整個鍋都還是燙的,這在寒冷的北方還好,在炎熱的南方就體驗堪憂了。”
此外,在裝修、服務方面,各家韓餐館也大同小異,難以突出特色。
在遠景路的韓餐廳,記者曾統計過,50家韓餐店,有34家是烤肉店,但是他們的招牌、菜單、裝修幾乎都大同小異。進店,是穿著朝鮮族服飾的服務員說著半生不熟的韓語迎賓,門店內是琳瑯滿目的韓國明星的照片,入耳則是似熟非熟的韓語歌曲。
這些東西,客人初次體驗會覺得新鮮,看多了就膩了。
3、價格高,價值感不強
紅餐網通過大眾點評對遠景路50家韓餐館統計發現,其平均客單價在88元左右,即使是客單價最低的餐廳,也要人均56元。一個普通的石鍋拌飯,簡單加個雞蛋,最低也要30元多元。
而一些連鎖的韓式烤肉店,客單價更是高至120左右,往往會給人一種肉很貴,只能靠吃小菜吃飽的感覺。
而且,韓餐采用的食材大多十分普通,都是以豬、牛、雞為主,即使是海鮮鍋也大多是常見的魷魚、貝類、蝦等食材,加上烹飪方式簡單,這就顯得韓餐價值感不強了。
比如,當年大火的部隊火鍋,其實也就是放水放辣醬,切點罐裝午餐肉和香腸,泡菜、洋蔥、打糕,放幾塊面餅,最后鋪上幾片芝士而已。
“如果請比較尊貴的客人吃外國菜,一般都會選擇法餐和日料,沒人會選擇韓餐,且不說味道如何,起碼看著不夠高級。”某位消費者認為,韓餐價值感不強,所以面對其他品類的競爭時缺乏了足夠的競爭力。
結 語
如今的遠景路沒了往日的繁榮,堅守于此的韓餐廳,仍在用心經營。而國內的韓餐也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變得平淡起來。
未來,韓餐是否還能重現往日輝煌?這個我們不能下定論,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韓餐在國內確實積累了龐大的消費群體,其發展空間是在的,就看以什么形式再次出現在消費者的面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滄桑六百年:從紫禁城到故宮
- 下一篇:“中國綠色金融發展論壇”在海口召開